对于打压中国,美国是变本加厉,又连续三次出手,对中国发难。可以说,中美在多条“战线”上的对抗正在加剧。
美国第一招是,计划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的云计算服务,该限制政策要求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企业在没有获取政府的许可之前,不得向中国提供云计算服务。
美国之所以采取这个限制措施,是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商务部计划要求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只有在获得政府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这个计划让美国政府变相阻断了中美的AI芯片交易。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工智能的训练虽然是以相关先进芯片为载体,但归根结底,AI训练需要的只是芯片所带来的计算能力,只要能实现计算,人工智能就能得到训练。
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
于是,从“云”上实现计算也成了一个AI训练的可选项。在美国政府看来,虽然阻断了中国获取AI芯片的渠道,但中国依然可以借助采用先进AI芯片的美国云服务商,而不用购买任何芯片,就能完成AI训练。因此,美国才又考虑下达这个限制云服务的禁令,以此补上围堵中国AI芯片的漏洞。
不过,美国显然是“想多了”,毕竟,拿2022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云计算的市场份额的64%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它们已经搭建好了国内云服务体系,并不依赖也没想过要依赖美国的云服务商。
亚马逊是占据中国市场份额最多的美国云计算服务商,不过这个数字也仅有8.6%,美国想通过限制云服务打压中国AI,并不会收到什么效果。这只能说明,美国在科技封锁中国这件事上越发极端,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而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绝不止是“芯片战”,除了云服务,美国最近还在文化、旅游上对中国连连出手。在文化上,美国国防部宣布,将不对那些为了能在中国发行电影而遵守中国审查制度的制片方提供帮助和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美国好莱坞靠近中国。
美国好莱坞是举世闻名的电影中心,但却被五角大楼推向中美博弈的“战场”
美国之所以对好莱坞施压,是因为虽然美国电影借助中国打开了市场,获取了巨大利润,但与此同时,许多好莱坞从业者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制作了很多包含中国优秀文化、用更优美的视角看待中国的电影,这无疑触动了美国政府敏感的神经。
一直以来,美西方都通过电影、音乐等,向东方进行文化输出,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可以说,电影这些艺术都是美西方最好的宣传工具。在美国看来,中国可能会用自己的庞大市场作为筹码,反向要求美国电影制作者拍出具有“中国价值观”的电影,美国不能接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对好莱坞施压。
对此,迪士尼公司总裁艾格表示,依然会遵守中国的电影审核,这其实是美国电影从业者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高,本土电影的可看性越来越强,而好莱坞千篇一律的电影已经让中国观众审美疲劳,美国对于美式价值观的宣传也犹如强弩之末。
至于美国的第三招,在旅游业上,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最新赴华旅行的三级警告,称中国内地可能存在“被不当拘押的风险”,要求美国公民重新考虑要不要去中国。
所谓的“旅行警告”,已经成为美国政治操弄的惯用手段
美国发出该警告的依据,仅是五月份一个有美国护照的香港居民犯间谍罪被捕。不得不说,美国这是颠倒黑白,也是借“安全提醒”的名义,渲染“中国威胁”,抹黑中国形象,为中国施加国际压力。
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外国人有遵纪守法的义务,美国不能在法律层面寻求“特权”。中美两国现在正处于紧张关系,如果美国继续宣传对中国的错误认知,那么中美之间的共识很难落到实处。
总的来说,美国连续三次对中国发难,涵盖了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显然,在布林肯访华后,美国并没有拿出诚意,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对抗还在加剧。这告诉我们,对于美国,的确不能有任何幻想,我们要做的就是,拿出更强的实力,保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