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岛内关于重启两岸服贸、货贸协议谈判的呼声很高。这一主张最早由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提出,在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的跟进下,成为岛内热议的话题。在国台办回应此事后,柯文哲谈及他对于“九二共识”的看法。
据岛内媒体报道,民调跃居第一的柯文哲,在出席公共活动时,被问及如何评论国台办关于服贸的看法?又是否认同“九二共识”。
柯文哲玩弄起装傻充愣的把戏,声称他至今都不知道“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因为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文字定义。在他看来,“九二共识”在台湾已经超过30年,被各种污名化,无法承担其原本的意义,因而呼吁大陆不要“局限于这一名词”,而是通过实质性的交往释放善意,避免两岸因不必要的争执而为难。
柯文哲明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清晰明了,那就是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往往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最大程度作了求同存异的处理。
早些年的时候,柯文哲曾提出两岸关系的“七大密码”,其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观点,分别是:两岸关系并非国际关系;遵守两岸“互动历史与协议”;认可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试问,“九二共识”是不是两岸“互动历史与协议”?一个中国原则是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如果柯文哲不知道“九二共识”的内容,何以抛出如此清晰的论述?
柯文哲在“九二共识”上卖乖弄俏、乔痴作呆,无非是为了争取泛绿与中立的选票,这也是岛内政客所特有的巧舌如簧、见风使舵的秉性。
同理,柯文哲呼吁重启服贸谈判,看似为业界发声、为民众谋利,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制造话题,聚拢民意,他不关心服贸协议是否能够重启,也不在乎到时候能不能谈得成,只要能够把话题炒起来,吸引业界与民众的关注,那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那么大陆方面是如何看待重启服贸协议的呢?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称,2010年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签署了ECFA。岛内中小企业、农渔民为此获益颇丰。但ECFA只是一个框架,更大的红利其实在货贸、服贸等ECFA后续协议中体现。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协议商谈被迫中断,ECFA也无法惠及更多台胞,这是一桩憾事。
国台办并未明确回应重启谈判的可能,仅以“遗憾”收尾,有那么几分覆水难收的味道,至于该怎么理解,则是台湾方面的事情。唯一需要点明的是,ECFA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敲定的,柯文哲天天吆喝着重启服贸谈判,却在“九二共识”上“玩暧昧”,这种两头通吃的小把戏,就不要在大陆面前显炫了。
单就重启服贸一事,台湾名嘴郭正亮应该看得最清楚。他曾不无喟叹地表示,如果服贸协议能够在2014年谈成,那么台湾的电商、金融都将因此获益,如今大陆这些产业已将台湾甩得无影无踪,眼里的目标只有美国。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即便台湾想谈,也要估量估量大陆的心思。
台湾省的地方选举,大陆无意牵涉其中,也希望类似柯文哲这种投机倒把的政客,不要假两岸议题谋一己之私,这样既不能增进两岸交流与善意,反而会惹来不必要的误会,徒增大陆民众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