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尹锡悦访问美国
最近,韩国总统尹锡悦开启了他的首次访美之旅,到达美国后,尹锡悦先是在宴会上献唱英文歌曲《美国派》,而后又在国会演讲中,高调宣称长津湖战役是美国的“奇迹”,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尹锡悦究竟为美送上了怎样的“投名状”,而他这样做又有什么动机。
4月27日,尹锡悦到美国国会进行演讲,在演讲中,尹锡悦就长津湖战役发表了长篇大论,他这样表达了对美军的赞颂:“英勇的美军不惜代价介入那场战争,去保卫一个它们从未认识过的国家以及一个从未见过的民族”,同时,他还对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一事给了非常高的评价,称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并成功扭转战局。
那么长津湖战役真的如尹锡悦所说,是美军的“奇迹”吗?
图为韩国总统尹锡悦
先来说说背景,美国真的是为了“大义”去“保护”一个“不认识的民族”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悍然入侵朝鲜半岛,而半岛地区也就此沦为殖民地,不过在战争结束后,美苏两国沿着北纬38度线划定了各自的受降区,自此埋下了半岛局势动荡的伏笔,从这一点来说,尹锡悦口中的“保护不认识的国家”根本就无从谈起。
图为仁川登陆
至于被尹锡悦奉为“神来之笔”的仁川登陆,那本就是美国眼见己方支持的政权面临崩溃,迫不及待要武力干涉局面后形成的结果,更何况,那时半岛发生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南部,麦克阿瑟可以说是趁虚而入,打了朝鲜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尹锡悦大肆夸赞麦克阿瑟的指挥才能,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而对于长津湖战役,尹锡悦显然给了美军过高的评价,在他的嘴里,似乎美军都是英勇无畏的,而志愿军却只会用人海战术,所以,美军能够“奇迹“般地突围。
那么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是怎样的呢?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共发动了5次大规模战役,而长津湖战役,正是发生在第二次战役期间。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调整部署,再次发动进攻,而抓住这个机会,志愿军第9兵团决心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对联合国军来一场歼灭战。
在这场战役中,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悄然潜入战场,迅速形成了包围分割的有利态势。而在长津湖地区,中美两支王牌部队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美军包括陆战第一师,第3、7步兵师,以及韩军第一军团,总人数大约10万人。而志愿军方面参战的第9兵团主要包括20军、26军和27军,总共约15万人。
在兵力对比上,志愿军是占据优势的,但绝没有尹锡悦说得那么夸张,志愿军十几万人,包围美军陆战一师,丝毫不提美军其他部队,以及韩军,再加上武器装备的差距的影响,双方战力对比只能算是均势。
图为长津湖“冰雕连”
尤其要注意的是,志愿军当时是紧急入朝作战,大部分战士都来不及换装,穿着秋衣就进入朝鲜了,装备也十分简陋。而长津湖战役发生于冬季,当时气温骤降,最冷甚至能够达到零下45摄氏度,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衣着单薄的志愿军需要围歼装备精良,而且完全掌握制空权制海权的联合国军,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严酷的环境,大量志愿军部队出现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令人震撼的冰雕连故事,就发生于长津湖战役期间。在经过20多天的激战后,志愿军取得了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的辉煌战绩,就连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也在逃跑的混乱中翻车身亡,艾奇逊更是把这场战役称为美国史上最漫长的败退,
而在尹锡悦眼中,这倒成了一次“大胜”。
图为尹锡悦与拜登
不过,如今尹锡悦的表现也并非无法理解。自从他就任韩国总统开始,就坚定地奉行“亲美”路线,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出于对自身战略地位的担忧,韩国开始大幅度亲近美国阵营,为了能与日本组成遏制中国的第一线,尹锡悦不惜冒着民众的坚决反对,意图与日本在二战劳工赔偿问题上达成和解,其不仅做出了让本国财团代日赔偿这种出卖国家利益的操作,而且还不顾舆论,公然宣扬“日本不应为曾经的错误道歉”,其希望加入美国遏华阵营的企图已十分明显。
图为美军核潜艇
最值得警惕的是,尹锡悦的行为已收获了一定预想中的成果,如今美韩之间已经签订了《华盛顿宣言》,拜登政府公开承诺:将向韩国定期派驻战略核潜艇,由此可见,尹锡悦的一番操作已经成功将自己绑上了美国的“亚太战车”,只不过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非但无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本就紧张的半岛局势进一步被激化。
此前俄罗斯已经发出了警告:如果美国的核武器部署到韩国,那么俄方将会对朝鲜进行武装,再加之美国核潜艇驻韩之后,其将直逼黄海海域,威胁到中国部分地区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俄必然会对韩国这番举动发起严厉反制,可以说,尹锡悦并不是寻得了一处“保护伞”,而是真真切切“引狼入室”,随着地区局势的进一步计划,韩国也势必会承担更多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