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菲律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月革命”——统治菲律宾达20年之久的马科斯下野逃亡,阿基诺夫人上台执政,成为菲律宾第一位女总统。在这之前不久,阿基诺夫人和马科斯先后宣布就职总统。
美国起初支持的是马科斯,但阿基诺夫人并未惧怕美国的干预,公开宣传自己的中国血统,以华裔身份参加竞选,赢得了菲律宾华人的支持。在阿基诺夫人上台之后,更是直接任命了一大批华人成为内阁高官。
马科斯在长达20年的独裁统治期间,结党营私,网罗亲信,被称为“亲友资产阶级”的特权阶层仅占全国人口的2.5%,却掌握着全国80%的资产。外债260多亿美元,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负增长,三分之一人口失业……
阿基诺夫人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且还有美国从中作梗,但她最终带领菲律宾从困境中走出。
很难想象,在成为总统之前两年,阿基诺夫人还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她的丈夫阿基诺于1984年遭到暗杀,在丈夫被暗杀之后,她强忍悲痛、不惧危难,继承丈夫的遗志与马科斯进行对抗,最终登上总统宝座。
阿基诺夫人和中国有怎样的渊源?她对华人身份持怎样的态度?她是如何从家庭主妇变成菲律宾总统的?面对美国的指手画脚,她是如何应对的?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1933年1月25日,阿基诺夫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全名是科拉松·许寰哥,许寰哥是父姓,阿基诺则是后来的夫姓。她的曾祖父名叫许玉寰,原是中国福建省龙海县人,于1861年到菲律宾谋生,逐步在菲律宾站住脚跟,开枝散叶,成为了一个大家族。
许玉寰到了菲律宾后主要是经营糖业,先后开创大片甘蔗种植园,开设大型制糖厂,成为了大富翁之一。经过一百多年,许氏家族在菲律宾已经传了七八代,他们的后代都带有中国血统。如科拉松同阿基诺结婚所生育的子女,面貌特征都像中国人。
科拉松(阿基诺夫人)是第四代华裔,兄弟姐妹8人,排行第六。她幼年在马尼拉天主教修道学校就读,以聪慧、美丽著称,毕业时被挑选为毕业生代表发表告别词。
1946年,菲律宾正式独立。也正是在这一年,13岁的科拉松远渡美国求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当时,同班同学称她是一个“腼腆的小紫罗兰”。1953年,大学毕业的科拉松从美国回到菲律宾,进入马尼拉远东大学深造法律专业。
在远东大学,科拉松与贝尼尼奥·阿基诺相遇并很快坠入爱河。1954年,21岁时和阿基诺结婚。两人生育了5个孩子,4女1男,独子班尼诺·阿基诺三世后来也成为了菲律宾总统。在这之前一年,伊梅尔达与费迪南德·马科斯经过11天热恋之后闪婚。这两对夫妇,将在未来数十年里相争。
阿基诺生于1932年11月27日,同样出身于大种植园主家庭,家世显赫。阿基诺在18岁时就以《马尼拉时报》战地记者身份到朝鲜战场采访,写过一些报道文章。1954年,也就是他和科拉松结婚这一年,22岁的阿基诺已经担任总统助理。
阿基诺29岁当选为打拉省省长,并且连任三届。39岁时,阿基诺又当选为最年青的参议员,并任自由党秘书长,青云直上,前途不可限量。阿基诺经常抨击马科斯,扬言要竞选总统。到了70年代初,阿基诺已经成为马科斯最有威胁的政敌。
科拉松成为阿基诺夫人之后,忙于生儿育女,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后来,阿基诺要求她参与社会活动,公开露面为他竞选省长。科拉松虽然是一位外表柔美娴静,但她完全有能力帮助丈夫。她的家族并不是普通商人家庭,其父许寰哥第二曾代表打拉省出任菲议会众议员,另一位叔伯也任过参议员,而她的兄弟小何塞·许寰哥连续担任菲律宾议会众议员。
1972年9月21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全国实行“军事管制”,两日后把阿基诺逮捕入狱。阿基诺被囚之后,阿基诺夫人的生活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因为阿基诺并不甘心,科拉松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助手,为他传递信息、联络外界。科拉松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处境既严峻又凄苦。她曾十分感慨地说:世界上没有多少女人像她那样经历丈夫入狱7年7个月所造成的困境。
1978年,阿基诺获准暂时出狱,竞选临时国民议会议员。科拉松此时已经成为阿基诺最为重要的助手,积极为他竞选。1980年5月,阿基诺获准假释赴美接受心脏手术,科拉松携子女同行。之后,他们一家在波士顿生活了3年。
1983年夏天,阿基诺听说马科斯病情恶化,立即准备回国竞选下届总统。马科斯力奋阻止阿基诺返国。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在亲到美国劝告阿基诺不要回国,愿送给阿基谱大笔金钱,并恐吓阿基诺说,他回国的安全问题无法保证。阿基诺回国之前,马科斯更亲自出面,在马尼拉电视中公开警告阿基诺不要回国。
任凭马科斯威逼利诱,阿基诺回国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他明知道此行非常危险,但他认为自己必须回国,促使国内恢复民主自由。回国之前,阿基诺对记者说:此行只有10%生存下来的机会。
1983年8月21日下午,阿基诺飞抵马尼拉国际机场。当他的脚一离开飞机舷梯,立即惨遭枪击,倒在了血泊之中。
还在美国未归的科拉松,听到这个噩耗后极为悲痛。对于菲律宾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震动的噩耗,人们纷纷表示愤慨和抗议。
对于科拉松来说,阿基诺之死是生活的又一个重大转折。过去的岁月里,她只是丈夫的助手,一切按照丈夫的旨意行事。但在丈夫去世之后,她需要亲自举起反对马科斯的大旗。马科斯和她的妻子想要用重金笼络科拉松,让她安心在美国生活,不要再回菲律宾。
但科拉松没有妥协,以阿基诺夫人的身份强忍着悲痛回到了菲律宾,出现在了斗争的第一线。她积极参加各种反马示威游行和集会,向广大群众揭露马科斯的独裁专制,呼吁大家同她一起推翻马科斯。
执政20年的马科斯,到了1985年下半年,面临国内外压力增大,被迫于1985年11月26日宣布在1986年2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当时,反对派群龙无首,120万人的签名表示拥护阿基诺夫人出来竞选。之后,阿基诺夫人正式成为反对派的总统候选人。
1986年2月7日上午7时,全国投票正式开始。当天下午投票结束之后,本应立即计票公布结果,但投票结束后八小时仍迟迟未宣布。因为马科斯控制选举委员会初步计票结果,阿基诺夫人领先,马科斯为此匆忙临时更改数字。
第一个晚上,马科斯计票作弊,已经引起全国质疑。第二个晚上仍继续作弊,原本是阿基诺夫人领先15万票,却公布为马科斯领先15万票。计票中心的41名统计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愤然离职以示抗议。
2月15日,马科斯控制的国会宣布马科新领先150万票,马科斯宣布将在2月25日举行总统就职典礼。民间的自由选举运动组织公布的计票结果,却是阿基诺夫人领先78万票。阿基诺夫人立即发表声明,不承认马科斯作弊的胜利。
美国国会两党也都看不下去了,谴责菲律宾选举发生舞弊与暴力的严重现象,要求里根总统抵制选举结果。里根此前曾发表谈话,对菲律宾选举持中立态度,实际上是支持马科斯。阿基诺夫人在竞选初期,曾提出当选后要废除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引起了美国的反感。
里根派遣特使哈比卜前往菲律宾,同马科斯和阿基诺夫人进行会谈。马科斯和阿基诺夫人双方各不让步,局势更加紧张。里根劝说阿基诺夫人放弃对抗马科斯,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制裁,但阿基诺不怕威胁,毫不让步。
2月22日晚上,局势发生剧变。菲律宾国防部长恩里莱和武装部队代理参谋长拉克斯联合发动兵变,拥护阿基诺夫人,里根总统特使哈比卜悄悄地飞离马尼拉。第二天,马尼拉大街光景大变、广大群众热烈欢呼和支持恩、拉的起义行动,拥护阿基诺夫人上台。曾统治菲律宾长达20年时间的马科斯,乘坐美国飞机仓皇出逃。
阿基诺夫人担任总统后,处境十分严峻,既要挽救频于崩溃的国民经济,解决失业、贫困甚至饥荒等民生问题,又要设法同菲共以及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求得和解。面对困难,阿基诺夫人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带领菲律宾走出泥潭。
当然,阿基诺夫人也遇到过几次重大危机,最难的一次是由美国在背后使坏的“8.28军变”。事后,还有记者发表文章污蔑道:假如你还记得的话,在8月28日军变中,当双方交火的时候,总统竞躲在她的床底下——恐怕这是历来第一位武装部队总司令做出这种事来。
阿基诺夫人看见了这篇文章,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之后,她气呼呼地命令新闻部长贝尼尼奥召集新闻记者到她的宅邸看她的睡床。阿基诺夫人当着众记者的面,掀开她睡床的印花床单,气愤地说:你们看,这是我的睡床,我能够爬进去吗?最后,阿基诺夫人的声誉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受人们拥戴。
值得注意的是,阿基诺夫人没有忘记身上带有中国血统和中国传统的美德。在几次同外国记者的谈话中,阿基诺夫人曾一再表示要学习中国人的美德。她说:她小时候家庭已经富裕了,但当时她的祖父母仍然自己扫地、做家务,上一代亲人也是这样勤奋、刻苦、耐劳,这种中国传统美德值得学习。
在1986年2月的总统竞选中,阿基诺夫人曾在马尼拉华文报纸刊出《致华菲选民公开信》,毫不讳忌地公开承认自己的华人血统和华人背景。她在信中说:
各位华菲同胞可能都已知道我有华人血统,受华裔祖先遗训影响至深,于总统任内,将邀请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的菲华社会贤达,积极协助政府,参与建立稳定繁荣国家之宏图……华人在菲律宾大社会里,构成一股庞大而不容忽视的力量,菲人中平均每五人要依赖一华人为生。
在华人社会的支持下,1987年菲律宾国会两院选举中,有3名华裔进入总统阿基诺夫人提名的24位参议员候选人名单。众议员候选人中,有71名华裔在列,有2名华裔当选参议员,12名华裔当选众议员。
此外,阿基诺夫人还以总统任命方式让华人直接进入政府内阁主政,如阿的财政部部长王彬、工商部部长康习商、农业部部长王海棉教育部部长郭顺敏、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郑建祥、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甄万雷等等。
当选总统后,阿基诺夫人还亲自回到中国祖籍地漳州龙海市角美镇鸿渐村寻亲祭祖,展示了坚定的华人意识。
不知大家如何评价阿基诺夫人?感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