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0人遇难,遇上强震的“脆弱”之地

2023年02月07日20:48:16 国际 2891

当地时间2月7日凌晨,强震过后的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气温降至0℃左右,出现降雨或降雪。救援人员在瓦砾堆中寻找着幸存者。无家可归的人们在阴冷、泥泞的街道上生起火堆,裹着毛毯依偎着取暖。

截至当地时间2月7日,土叙两国在强震中的死亡人数升至近5000人。土耳其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尚不清楚,有分析称或达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另外,叙利亚经历多年战乱已经脆弱不堪,加上持续的霍乱疫情,该国人道主义危机或将更加严峻。

世界多国向土耳其和叙利亚伸出援手。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首批将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紧急援助。

多国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援助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和13时24分,土耳其先后发生两次震源深度20千米的7.8级地震。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大量建筑坍塌,大量人员被埋。

土耳其灾害与应急管理署2月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强震已造成该国3381人死亡、两万余人受伤。另据叙利亚媒体和救援人员的说法,叙利亚政府控制地区和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合计有1000多人死亡。两国在强震中的死亡人数已升至近5000人。

据路透社报道,在第一次强震震中附近的土耳其城镇帕札尔吉克(pazarcik),当地居民徒手刨开废墟寻找被埋的亲人。当地居民mehmet gedik表示,他生活的村庄有350户住宅,地震过后,90%的住宅被毁,“据我所知,至少有30人仍被埋在废墟下。”

近5000人遇难,遇上强震的“脆弱”之地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2023年2月7日,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救援人员救出一名幸存者。图/视觉中国

在另一个重灾区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市,当地居民裹着毯子待在街道上,生起火堆取暖。“我们差一点就没能从房子里走出来。”地震的幸存者奈赛特·古勒(neset guler)说,尽管气温很低,但他害怕随时可能发生余震,不敢返回建筑内。

在土耳其港口城市伊斯肯德伦,救援人员爬上了一堆无法分辨原貌的建筑废墟,寻找着可能的生还者,这里原是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所在的建筑。医护人员仍在这座医院未损毁的建筑内尽可能地收治伤者。在土耳其城市奥斯曼尼耶,许多层数较高的建筑坍塌,救援行动困难,2月6日晚,当地下起了暴雨,全城停电,加剧了救援行动的困难程度。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月6日上午表示,已紧急组织搜救队并派往受灾地区。土耳其内政部长索伊卢称,该国救灾应急响应已提升至最高等级。不过,土耳其南部受灾最严重的一些区域通信不畅,道路受损,给救援和灾情评估带来困难。

土耳其加济安泰普省省长达武特·居尔(davut gul)通过社交媒体呼吁民众待在室外,保持冷静。“待在室外,不要惊慌,不要开车,不要挤在主要道路上,不要频繁打电话。”他说,优先让救援力量进入灾区。

土耳其红新月会主席凯莱姆·卡涅尔克通过社交媒体呼吁民众献血,他表示,灾区医疗部门正面临用血压力,红新月会正在向灾区运送更多的血液和医疗产品。一些土耳其城市的街头出现了居民排长队献血的景象。

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火山学和风险传播学学者索拉纳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的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较差。因此,拯救生命主要依赖于震后的应对措施。“震后24小时对寻找幸存者至关重要,震后48小时之后,发现幸存者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月6日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他说,此次地震的受灾民众生活在原本就亟须大量人道主义援助的地区,地震使得当地形势雪上加霜。

多国正在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派遣搜救小组、嗅探犬和设备。埃尔多安表示,已有约45个国家提出向土耳其提供援助。不过,由于地震对土耳其的主要机场造成影响,国际救援力量的运送也受到挑战。

近5000人遇难,遇上强震的“脆弱”之地 - 天天要闻

2023年2月7日,杭州,中国首支社会救援力量公羊救援队从萧山国际机场出发,赶赴土耳其灾区。图/视觉中国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首批将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紧急援助,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并提供土方急需的救灾物资。协调向叙利亚提供叙方急需的救灾物资,并加快落实正在实施的粮食援助项目。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月7日下午,中国政府派遣的中国救援队乘国航包机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赴灾区,实施国际救援。此外,中国首支社会救援力量公羊救援队已于2月7日上午赴灾区开展救援。

同时,中国社会各界也向土耳其和叙利亚伸出援手。中国红十字会已分别向土方和叙方各提供20万美元援助。当地华人华侨正在筹集帐篷、毛毯等救援物资。中国政府将根据灾情发展和实际需要,继续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叙利亚面临医疗资源不足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叙利亚灾情十分严峻。就算没有地震,当地已经遭受了持续超过11年的内战带来的破坏。

“(地震)是叙利亚人最不想看到的。”在土叙边境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乔马·阿尔·卡西姆告诉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表示,自叙利亚内战开始以来,这一地区遭受了无休止的灾难——平民伤亡、基础设施破坏、水电短缺、新冠和霍乱疫情,“地震使得一切变得更加艰难了。”

叙利亚西北部金达里斯的一名摄影师哈利勒·阿沙维(khalil ashawi)表示,即便在他拍摄叙利亚内战的十年经历中,也从未目睹过像2月6日地震这般灾难性的场景,“这里的医护人员和消防员正在努力救援,但不幸的是,有太多伤者,根本忙不过来。”

近5000人遇难,遇上强震的“脆弱”之地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叙利亚阿勒颇,救援队在搜寻遇难者和幸存者。图/视觉中国

在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工作的医生shajul islam表示:“我们医院现在有300个到400个病人,相当于每张病床分配了两个到三个病人。”他在重症监护室照顾40名至45名危重病人,没有足够的呼吸机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医生们需要在优先救哪个病人的问题上做出痛苦抉择。

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的数据,在叙利亚北部遭遇地震影响的地区,有超过400万人依赖人道主义援助生活,他们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在地震发生前,叙利亚北部难民的大部分食品和医疗援助物资都是经过土耳其边境送达的。“地震之后,用于人道主义工作的道路受损,我们必须想新的办法把救援物资送往灾区。”联合国一位高级人道主义援助事务官员对路透社说,目前叙利亚灾区天气寒冷,燃料等物资短缺。

ocha发布的一份声明说,除了地震造成的破坏外,叙利亚还面临强雨雪天气和持续的霍乱疫情。

由于战乱破坏用水基础设施、当地河流受污染等原因,叙利亚去年暴发霍乱疫情。国际救援委员会(irc)在叙利亚的负责人尼娅·埃文斯(tanya evans)在一份声明中说:“叙利亚的医疗卫生系统超负荷运转,即使在这场(地震)悲剧发生之前,许多人也无法获得他们迫切需要的医疗服务。地震使得当地资源不足的医疗卫生系统更加艰难。”

地震经济损失或达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2%

据cnn援引气象学家凯伦·麦金尼斯(karen maginnis)的分析称,土耳其地震灾区正有气旋过境,带来了雨雪天气,加剧了当地的灾情,“天气很冷,下着雨,道路可能会受阻,人们所需的食物等物资也可能受到影响。”

世卫组织负责欧洲事务的高级应急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表示:“死亡或受伤人数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大幅增加。”她认为,地震灾区有许多人无家可归,雨雪天气使得情况变得更危险。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2月6日土耳其地震的灾区是一个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地区。其中,叙利亚持续遭受战乱、经济危机和公共卫生危机。土耳其则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该国货币大幅贬值,通胀率一度达到80%左右,为25年来的最高水平。去年8月,土耳其民调机构发布的一项针对本国民众的调查称,因生活成本上升,70%的受访者表示难以负担食品支出。 

地震带来的后续影响可能让这个“脆弱”地区“雪上加霜”。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估计,土耳其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在1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达到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

“中东观察”网站的一篇报道称,很难估计土耳其强震的后续影响会有多大。埃尔多安及其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akp)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前,该国面临通胀、失业等难题,货币贬值达30%,该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度不景气。

另外,地震救援和后续安抚工作是对土耳其现任政府的一大考验。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发生后,时任政府救援不力曾引发民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危机。

近5000人遇难,遇上强震的“脆弱”之地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受损的加济安泰普古堡。图/视觉中国

在地震中损毁的还有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多处古迹。土耳其东南部的加济安泰普古堡严重损毁,据当地媒体报道,加济安泰普古堡东侧、南侧和东南侧堡体在地震中坍塌,碎片散落到了山坡下方的道路上。这座古堡最早建于公元2世纪至4世纪的罗马时期,现存结构形成于公元6世纪中期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另据叙利亚古物和博物馆总局(dgam)发布,地震破坏了叙利亚的几处古迹,包括imam ismail清真寺和shmemis城堡,以及建于13世纪的阿勒颇城堡(aleppo citadel)。叙利亚西北部古城阿勒颇的博物馆内的文物也在地震中受损。

记者 | 陈奕凯 

编辑 | 张磊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7月大地震是谣言!但官方一个数据,比预言恐怖100倍 - 天天要闻

日本7月大地震是谣言!但官方一个数据,比预言恐怖100倍

最近,你的朋友圈和各种群聊,是不是也被一条“日本末日预言”刷屏了?  一会说7月5号日本要天崩地裂,一会又扯到2025年有个惊天大灾难。甚至连某位日本漫画家几十年前的“梦境”,都被翻出来当成铁证。这些消息,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模棱两可的“证
热浪肆虐 西班牙6月已有超300人因高温天气死亡 - 天天要闻

热浪肆虐 西班牙6月已有超300人因高温天气死亡

西班牙近日遭遇今年首轮强热浪侵袭。当地时间7月2日,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和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各有一人因高温天气死亡。据西班牙国家卫生部门统计,仅今年6月,高温已造成该国超过300人死亡,其中已有约260例被确认与中暑、热射病等高温直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欧盟不应惧怕美国的关税 - 天天要闻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欧盟不应惧怕美国的关税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右)当地时间7月2日,在希腊雅典出席活动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表示,如果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导致美国公民为商品支付更多费用,那么特朗普也会受到影响。默克尔表示,欧盟必须团结一致,在特朗普对欧盟征收更多关税时不应畏惧,而应以自己的关税进行反击。欧盟必须与美国谈判解决关税问题。美国总统特朗...
童森军赴王村口镇调研: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 天天要闻

童森军赴王村口镇调研: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7月2日下午,县委副书记、县长候选人童森军赴王村口镇接受红色教育和红色文化洗礼,调研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在传承、保护红色文化的同时,推动红色资源价值转化,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国工农...
闪电评论丨法治辉映沂蒙魂,薪火长明新征程 - 天天要闻

闪电评论丨法治辉映沂蒙魂,薪火长明新征程

岁月长河奔涌不息,沂蒙精神恰似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自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淬炼而生。穿越时空的云雾,它始终散发着炽热而耀眼的光芒。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山东以法治为笔,饱蘸传承与创新的墨汁,在齐鲁大地上勾勒出弘扬沂蒙精神的壮美画卷。
【清廉滨州建设·“一把手”话清廉】提高站位聚焦重点 纵深推进清廉滨州建设——滨州市纪委监委推动清廉价值理念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 天天要闻

【清廉滨州建设·“一把手”话清廉】提高站位聚焦重点 纵深推进清廉滨州建设——滨州市纪委监委推动清廉价值理念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开栏的话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全党全社会廉洁价值理念进一步树立。
为书记力倡消费点赞,但自发自主的消费才更持久 - 天天要闻

为书记力倡消费点赞,但自发自主的消费才更持久

“今天我来买单,你们这些企业不要抢……”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区委书记高洪波自掏腰包“带头下馆子”的视频走红网络。他的个人社交账号还晒出菜单,两桌餐费共1100元,由他自己支付,他还配文“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连日来,个别地区颇有将禁止违规吃喝扩大为禁止干部职工正常外出吃喝的倾向,不少人“谈吃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