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媒报道,俄乌冲突爆发以下,美国联合北约和欧洲国家在外交、经贸、科技及政治方面,对俄罗斯展开了近乎全面的制裁,然而即便如此,俄罗斯经济也并未出现系统性崩溃。美国媒体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欧都各自在自利地偷鸡摸狗,搞小动作。制裁是假,牟利是真。无疑,美媒的报道彻底揭开了西方制裁俄罗斯的老底,让国际社会看到了西方国家监守自盗的行为。
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国家响应美国人的号召,对俄展开了全面制裁。对比冲突前后,西方国家从俄进口商品数据来看,英国减少了79%,美国减少了35%,德国却减少了3%。相反,土耳其、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甚至是日本,都增加了对俄商品的进口。土耳其增幅高达198%,这个数据让国际社会感到诧异的同时,一向积极站在反俄前线的日本,竟然也增加了对俄商品的进口。从进口数据来看,英国无疑是践行制裁协议最彻底的国家,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当前,英国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糟糕的经济形势,英国央行更发布了悲观预期,认为英国的经济衰退周期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底。
导致英国经济几近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裁带来俄罗斯天然气短缺,进而引发了能源危机导致的通货膨胀。看到英国的惨淡经营,但凡是头脑稍微清醒的国家,都不愿意彻底与俄罗斯撕破脸。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除了进口数据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出口禁运似乎更成功。美国减少了84%的对俄出口,英国减少了71%,就连荷兰、德国也至少减少了50%。但是,这样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俄罗斯出口多进口少的局面为其带来了显著的贸易顺差,俄罗斯用大宗商品换来了源源不断的美元,从而充实了俄罗斯的财政。这就是俄罗斯经济没有发生系统性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国家所谓的制裁行为,无疑是貌合神离,暗藏猫腻,各自都在背地里搞小动作。就连美国人,也在面临能源危机的时候,偷偷购买了经过意大利提炼后的俄罗斯原油。其实,冲突本质上就是一笔烧钱的生意,就是所谓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根据福布斯测算,俄罗斯在9个月的冲突中,军费开支至少达到了820亿美元,也就是说,每个月将近花费了100亿美元。要知道,在冲突爆发前,俄罗斯2021年所有的预算收入也仅有3400亿美元。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冲突爆发后,如果俄罗斯没有额外的财政收入,这820亿美元的开支是很难拿出来的。
其中,为俄罗斯财政收入做出突出贡献的,反而是叫嚣着对俄进行全面制裁的西方国家,这无疑是一个极度讽刺的事情。当然,在利益至上的西方世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利益面前,所谓的政治道德,压根就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