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迅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经过短暂的原因分析后,俄罗斯认定是乌克兰的所作所为,也因此将乌方爆破克里米亚大桥一事,定性为了“恐怖主义行径”。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大桥上曾经运输过俄运往前线的军事物资,按照欧美一些媒体的说辞来看,乌克兰的行动更像是“敌后破坏”,而非“恐怖袭击”。但是俄罗斯现在已经对该事件定性了,无论欧美怎么说,俄罗斯都将在将来贯彻自己的反制行动。
早前,美国卫生部曾公开宣布了斥资2.9亿美元购买防辐射治疗药物的计划。虽然从美国政府的解释来看,此次购买只是“例行公事”,但是仍然有不少美国民众感到了恐慌,非常担忧俄美两国之间因利益冲突,而爆发“热核战争”。
难道俄罗斯真的做好了核大战准备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暂时还无从得知,但是俄罗斯民众有3条加大对乌军事打击的建议,我们可以先参考一下。
首先第1条,有俄罗斯民众向政府建议,应当将乌克兰军队及其乌国家安全局等政治、军事组织列为恐怖组织。如果俄政府真的采纳该建议的话,那么之后俄军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打击乌军,起码在心理与道义上都不会有潜在的负面作用。
这就类似于美国此前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一样,既然美国在试图打击伊朗前,可以消除美军及其美国民众的一些心理负担。那么俄罗斯也可以把乌方列为恐怖组织,由此可以加大打击力度,乃至是未来可能用战术核武的时候,其俄国内舆论压力都会减轻。
然后第2条,有俄罗斯民众认为,应当适当扩大俄罗斯特种部队打击乌克兰恐怖分子的军事权限。其实言下之意,就是应当投入更多俄军部队进入乌克兰战场,以及让俄军可以定点打击一些乌军的重要设施,以此达到同等报复行动的目的。
就俄罗斯目前暂时不至于动用核武的情况来看,普京确实有可能会做出和这一建议类似的决策,比如加大对乌军打击的人力资源投入,以及动用俄军精锐的特种部队,对乌军重点目标进行打击,甚至是对乌军重要军事、政治人员进行定点清除行动。
不过,虽然俄罗斯政府进行了部分动员的,大约有30万人可在未来几个月成为乌军战场上的人力资源补给。但是由于这些人中有不少缺乏军事训练与实战经验,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训练,加上俄罗斯现有的军事装备存在空缺,所以实际执行效果可能不如普京预期。
最后第3条,就是俄民众建议俄军应当加大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打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基础设施里包括了一些军民两用的电力系统、堤坝、桥梁等。在俄罗斯执行特别军事行动早期,俄军还没有通过打击让乌克兰断电、断水等。
但是在乌克兰反攻获得了局部胜利,以及俄本土遭乌军炮火打击后,俄乌局势已经开始走向类似于战略相持的阶段了。这对于想尽快结束冲突的普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轰炸一些基础设施来击败乌军主力部队,对于俄方来说是个可选项。
综合来看,俄民众的上述建议都均未提到要动用战术核武器,侧面也反映了大多数俄罗斯百姓不希望世界有陷入热核战争的可能。
在10月9日,俄罗斯《真理报》就分析过,西方国家希望俄政府采取仓促且极端的行动,但是普京会在深思熟虑后才作出有关决定。《真理报》称:事实上,自他执政以来,普京从未真正出现过冲动行事的情况。
如此看来,普京目前因克里米亚大桥被炸而动用核武的可能,并不是很大。但是采用更加猛烈的进攻方式以消灭乌军有生力量,其实还是比较经典的选择。毕竟,俄罗斯也不希望把事态变得复杂化,战场局势升级对普京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关键在于,乌克兰既然说了炸大桥只是沉重打击俄方“第一步”的话,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乌克兰可能还会采用更加激进、极端的手段对俄其他重大民用设施发起袭击。届时,就看俄罗斯是否沉得住气了。毕竟,核战争下很少会有真正的赢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