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限产背后,就是你我的共同富裕之路

2021年09月26日18:22:03 国际 1492

近来很多地方限电限产的消息和解读霸屏了。站在不同角度的人,能解读出来的含义也各不相同。

首先现在双限最主流的解读就是:海外国家超发货币(尤其是美国),用贬值的花纸头来中国疯狂买产品。导致原材料价格飞涨,碳排放激增。然而这波买买买的行情下,作为卖家的中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由于原材料的主要来源是以澳大利亚为首的这些外国资源国家,他们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是我们生产企业尽管工人累到吐血,也没有多赚多少钱。因为国际贸易的成品定价权不在我们的制造业手里。甚至赔钱赚吆喝,还要在碳排放和环境保护上吃国际社会的瓜捞。高层非常不满这样的现状,所以力推双限,意图敦促我们有能力的企业去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夺取一定的定价权。同时淘汰一批技术落后,靠压榨工人加班,逃避工人社保义务的那些拖中国经济后腿,制造“内卷”的产能和企业。


限电限产背后,就是你我的共同富裕之路 - 天天要闻

各方声音各有不同。

经济学家们:基本就是上述的主流观点。

外贸企业的老板们:有不少比较抵触和不能马上理解。因为,目前在运行的订单价格和交期都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前就跟国外谈好的,现在临时涨价基本不可能;订单交期本来由于海运的紧张就严重延误,现在限产了,交期就更难以保证了。这些都是摆在外贸人面前最现实的困难。处理起来很棘手,碰到好商量的客户,敲定的订单价钱是不可能变的,但交期上倒是可以有商量的余地;遇到不好商量的客户,他们态度强硬,不准时交货就取消订单,或者威胁违约要空运,运费中国企业承担。更有甚者,就要威胁以后不合作了,已下但没出货的订单要全部取消。正是一言难尽,眼前和未来的困难一堆!

工厂工人:限产了,直接影响收入。因为外贸企业大多数都是计件的。上班天数少,产量自然就低了,挣得就少了。本来想再拼几个月,到12月底或1月初就可以回老家过年了。现在这些已经在预算中的收入少了,心情自然也不好了,对双限也是一肚子牢骚。

至于官方:那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官方解读的,需要自己去体会和理解。

不在这些生产行业的吃瓜群众:事不关己,自然没有切实的感受,总体是支持和叫好的。

作为笔者,是外贸从业人员,体会更深一点,看到的实际困难更多一点。但非常赞同这次的行动,并且认为很有必要。

作为外贸工作者,我无数次为某些国内企业与外商谈判时的表现,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渠道话语权的老外个个都是人精,他们的谈判技巧和手段可以写一本书。总之,由于买方的天然优势,最后我们的不少企业只能赚非常微薄的利润。万一后续订单出点事,还要中国企业背锅。 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实话说,我们的外贸被做成了畸形的生意模式。是到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我们不求盛气凌人,但是在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平等和双赢是应该去赢得的。

限电限产背后,就是你我的共同富裕之路 - 天天要闻

最后说说,限电限产实施一个阶段后,我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和其中的逻辑链条。

  1. 迫使工厂普遍实施5天上班,2天休息。一定要坚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短了,没效果。
  2. 这样就出现2个结果。

第一种:少生产2天的产品,产品总量减少。反正就这么多,谁出的钱多,谁把货买走,付不起新价格的,那么你去印度,越南看看,他们的便宜点。你是买地摊货的主,你就去地摊逛逛,别来我们这里凑热闹了,疫情严重,少聚集为宜。用价格去淘汰一些劣质买家。

第二种,就是7天的量想办法在5天里完成,怎么实现?无非就这几种办法,增加机器和工人数量,技术更新优化机器的生产效率,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的平均效益,降低残次品率。其实第二种是国家希望看到的。也是极力去推动的。

3 . 等5+2生产和休息模式成为一种习惯和理所当然后,那么就“由奢入俭难”了。工人们会觉得上5天班是天经地义的,以后哪怕给再多钱,也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去加班了。周末两天就该吃吃,喝喝,逛逛,陪老人孩子享受生活的。这样当更多人有自由时间后,自然不会都天天窝在家里了。休闲,短途游,体育运动,逛街,聚会自然就多了。这样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回升,车子需求,饭店需求,文化需求,体育设施需求都会被带动起来,你知道这后面是多少亿的绿色经济吗?

4 . 老板们也认清了形势,通过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这种低级赚钱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那些你就要想办法问科技,管理要产能。这样的话,这方面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就更有用武之地。同时,保证自己的基本利益的另一个手段是,问客人要更合理的价格。对客人也会有更全面的筛选,做到真正的双向选择。

5 . 通过这些变化,人民的生活会更有质量,大家不再是一个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工具人。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体会人生的精彩。热爱生活的人更有朝气和热情,人也会变得更善良和随和。

6 . 如果要维持原来的产能,那工厂需要购买更多的机器,聘用更多的工人,就业问题也改善了。 随着老百姓的自由时间更多,各种消费就会起来,税收收入也会相应提高了。说不准,老百姓空了,孩子的出生率也会作为“副产品”提高了,这不是一举多得吗?这后面又增加了多少绿色GDP?

以上这些如果都能实现,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共同富裕”吗?蝴蝶效应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生活的,当你发现时,我们或许已经处于一个新的世界了。若干年后,回头看,2021年的秋天是一个神奇且意义深远的一个季节!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虽然俄方单方面宣布停火三天,但乌克兰连续使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等12个机场,机场延误或停飞影响全俄6万多乘客 - 天天要闻

虽然俄方单方面宣布停火三天,但乌克兰连续使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等12个机场,机场延误或停飞影响全俄6万多乘客

【虽然俄罗斯单方面宣布停火三天,但乌克兰连续使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等12个机场,机场延误或停飞影响全俄6万多乘客。】5月8日,综合多家外媒报道——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向乌克兰提出在“红场阅兵期间”停火三天的建议,但乌克兰方面并未理睬,且持续采用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进行打击。俄罗斯政府将于本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
10天前还在调研,邵阳市副市长仇珂静主动交代问题 - 天天要闻

10天前还在调研,邵阳市副市长仇珂静主动交代问题

5月8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湖南省邵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仇珂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九派新闻注意到,10天前,仇珂静还在公开调研邵阳市市体育彩票工作。据邵阳日报,4月2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仇珂静调研全市体育彩票工作。她强调,要...
哥伦比亚,牵手中国 - 天天要闻

哥伦比亚,牵手中国

文︱陆弃曾被视为美国在拉美“最忠诚盟友”的哥伦比亚,正在用一纸“意向书”撕裂旧秩序的最后幻象。5月6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正式宣布,将签署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向书。
国家卫健委修订发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 - 天天要闻

国家卫健委修订发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

5月8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消息,为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推动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于2019年制定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在总结老年医学科建设管理经验基础上,我们修订形成《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 天天要闻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党的十八大一闭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制定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徙木立信之举实现时代风气之变,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当代中国在政
三部门: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 天天要闻

三部门: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各省(区、市)专项信用报告应至少涵盖行政处罚(含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和刑事裁判(犯罪记录)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