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也没用?印度毒航班入境,双重变种直接“杀入”加拿大

2021年04月22日19:57:03 国际 1335

新冠疫情在印度肆虐,英国《卫报》将其形容为“新冠烈狱”。近日,印度单日新增病例逼近30万,一周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60万例。印度医疗系统崩溃,火葬场排队,焚尸火炉已被烧坏。印度专家认为,这是“双重变种”病毒在“使坏”。

接种疫苗也没用?印度毒航班入境,双重变种直接“杀入”加拿大 - 天天要闻

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拒绝来自印度的航班,加拿大却每天照常接收。如今,加拿大终于沦陷。据悉到目前为止,加拿大至少发现7万人感染了在印度被发现的“双重变种”病毒,仅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已经出现了39例。然而,加拿大的反应是:不用禁航,禁了也没用。

接种疫苗也没用?印度毒航班入境,双重变种直接“杀入”加拿大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在魁省发现第一例患有“双重变种”病毒患者,早在两周前就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而在两个月前,他还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的疫苗是辉瑞疫苗或莫德纳疫苗。显然,美国这两款疫苗已无法抵挡这种病毒。由此可见,加拿大有多少人感染了“双重变种”病毒无人得知。

接种疫苗也没用?印度毒航班入境,双重变种直接“杀入”加拿大 - 天天要闻

据卫生部门表示,这种病毒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发现,但当时政府并没有将其标记为“值得担忧的变种”。于是很快,这种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加拿大。仅在过去两周,从印度起飞落地加拿大的航班有35架,机上有众多乘客确诊。但加拿大卫生部门宣布,所有确诊病例都标记为感染变种病毒。

接种疫苗也没用?印度毒航班入境,双重变种直接“杀入”加拿大 - 天天要闻

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表示,这种变种病毒不只在印度有,很可能已经传到很多国家,禁止印度航班没用,所以无需紧张,而是应该想办法去应对。据加拿大顶级医生表示,想要阻止新的病毒变种到达加拿大是不可能了,全国民众接种疫苗也不能战胜这种病毒。加拿大一些城市的基础医疗设施几乎崩溃,ICU病房几乎被用尽。然而,特鲁多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限制措施,民众依旧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聚集活动。

接种疫苗也没用?印度毒航班入境,双重变种直接“杀入”加拿大 - 天天要闻

一边是激增的病例,一边是毫不在意的加拿大民众,还有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政府,加拿大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疫情的泥潭?据当地媒体称,一些加拿大议员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变种病毒的措施。希望这些官员能讨论出有效遏制病毒的方案并积极实施,如果为时已晚,伤害的将不仅仅是加拿大人。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供电恢复不到一周电缆又被偷走 西班牙多地铁路又停了 - 天天要闻

供电恢复不到一周电缆又被偷走 西班牙多地铁路又停了

当地时间5月4日晚,西班牙托莱多省多处铁路线路发生电缆盗窃事件,导致5日马德里与塞维利亚之间的高速铁路线路出现大面积延误甚至停运,至少10700名旅客和30列列车受到影响。事件正值假期返程高峰,给众多旅客造成不便。西班牙交通大臣奥斯卡·普恩特表示,这是“一起严重的破坏行为”,并呼吁公众提供线索,协助查明盗窃案...
安理会5日将就印巴局势举行闭门磋商 - 天天要闻

安理会5日将就印巴局势举行闭门磋商

据多家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称,应巴方请求,联合国安理会5月5日将举行紧急闭门磋商,商讨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 巴基斯坦禁止涉印商品过境贸易巴基斯坦商务部4日发布公告宣布,禁止第三国通过巴基斯坦陆海空转运进口原产于印度的商品,禁止第三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经由巴基斯坦过境,并禁止第三...
德国寻求庇护移民人数将降至十年来最低 - 天天要闻

德国寻求庇护移民人数将降至十年来最低

当地时间5月4日,即将卸任的德国内政部长南希·费泽对媒体表示,预计今年德国寻求庇护的人数将降至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德国内政部长 南希·费泽费泽称,如果非法移民继续像过去两年那样大幅减少,今年德国寻求庇护的人数可能会达到10万人左右。据德国联邦移民局称,上一次庇护申请数量少于10万人是在2012年。2024年的申...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天天要闻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文/观察者网 邵昀】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100天有余,但他竞选期间承诺的尽速解决俄乌冲突一事,尚未出现明显进展。对此,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5月4日播出的专访中,特朗普语焉不详,他一方面称自己对和谈前景仍抱希望,一方面又承认,俄乌和
中国驻美大使:美方应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 - 天天要闻

中国驻美大使:美方应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3日举办的使馆开放日暨甘肃省推介活动上,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表示,中国不愿打关税战,但不怕打。如果美方准备要谈,就应当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谢锋说,美国从国际贸易中受益颇丰,既享受了来自全球物美价廉的商品,又在金融、科技、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占据明显优势。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