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突然宣称“中国计划让两万人移居钓鱼岛”,专家:炒作过于低劣

2021年04月02日13:57:07 国际 1497

【环球网报道】“一艘中国渔船在日本尖阁诸岛(我钓鱼岛)附近抛锚。中方指示海岸警卫队保护这艘渔船。中国的渔民们无视日本警告,在其中一个岛屿登陆并等待修理零件。紧张混乱之中,慌乱的中国海岸警卫队人员开始向日本同行开火。”4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在报道开篇中写入这段自己臆想出来的场景,宣称这将是“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噩梦场景”。而离谱的是,这篇文章还危言耸听地宣称,“中方计划让2万人移居钓鱼岛”。

日媒突然宣称“中国计划让两万人移居钓鱼岛”,专家:炒作过于低劣 - 天天要闻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日本经济新闻说,这个“惊人”的信息,是受邀出席自民党议员上周一个会议的与会专家说的,他宣称,中国正在计划在钓鱼岛周围扩建土地,然后把大概2万人移民到那里。目瞪口呆的日本议员们围着这个专家问了一堆问题。

然而,这个让议员们目瞪口呆的消息《日本经济新闻》没有拿出任何细节,也没有信源,基本就是这么一说,就上了该篇报道的标题,并称,这些噩梦般的场景让日本海上保安厅急于提升“尖阁诸岛防卫” 。

那么怎么提升防卫呢?

日本经济新闻说,首先,在日本现行法律框架下,“中国渔民登上钓鱼岛”被视为一种“灰色地带情况”,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卷入的,而是由海上保安厅来处理。报道指责中方出台《海警法》,增加了在灰色地带发生冲突的风险。日本政府称,日本的《警察职责执行法》允许向未经授权执意登陆的船只开火,如果警察或海岸警卫队无法做出适当反应,那么来自内阁的一通电话或一个迅速的决定就就可以把自卫队动员起来参加警察行动。

而上周,与会的这些自民党议员想推动一项立法来“填补空白”。会后的文件中,议员们呼吁日本修改“海上保安法”,允许日本保安厅舰艇在符合国际法的前提下可以对拒绝被驱逐的外国舰只开火。他们还要求日本陆上自卫队可以被部署到离岛上,以图在敌对情况出现的情况下减少必要的反应时间。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日方的算盘还是冲着美国打的。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说,虽然拜登和他的高官们屡次向日本承诺,钓鱼岛防卫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范围,即如果日本执政管辖的领土遭袭击,美军有防卫义务。但这意味着钓鱼岛必须符合相关的定义,进而意味着日本政府要证明自己对钓鱼岛确实拥有实际控制。日本民主党籍前外相前原诚司宣称,日本必须保持实际控制钓鱼岛的现状。而另一位日本匿名官员说,除非日本愿意冲在保卫岛屿的最前线,否则美国是不会有意愿采取任何行动的。

日本企业(中国) 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2日对环球网表示,上个月日、美、澳、印4国首脑举行了线上会议,接着日美外长和防长又举行了“2+2”会议。这之后,日本一直在炒作领土问题。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日本当局因防疫不力引起国内不满,把矛头指向与日本号称有“领土争端”的中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对疫情问题的注意力。其次,日本首相菅义伟即将去美国访问,这次访问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日本的岛屿防卫问题。这种时候,这样的一篇文章就给首相访美做出了舆论上的某种铺垫。

至于日媒想象出来所谓“噩梦场景”,陈言表示,日本一直在希望找一个机会,期待在中国有关人员上岛的时候可以使用武力“驱逐”,以便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解决领土问题。这和日本的和平宪法出现了巨大的落差,因为日本一直强调自己不以武力来解决国际争端,其宪法也规定了这一点,

陈言说,虽然过去也有大陆、台湾或者是香港方面的渔船登岛,但是登岛最多的还是日本。中国海警在附近巡视不太可能出现失控情况。日媒文章特意炒作这种“失控情况”,还说什么“让两万人移居钓鱼岛”,即使是为配合菅义伟访美,但这种炒作也还是过于低劣了。

来源:环球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甘肃生态环境视频号传播影响力喜提前五! - 天天要闻

甘肃生态环境视频号传播影响力喜提前五!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提升短视频制作和运营水平,鼓励地方用好短视频宣传的传播方式,不断产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短视频作品,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客户端日前发布生态环境系统(省级)视频号传播影响力榜单。“甘肃生态环境”视频号传播影响力位列第五
又一法官出手,暂缓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禁令 - 天天要闻

又一法官出手,暂缓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禁令

又一法官出手!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邦法官之后,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23日对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决中说,哈佛大学提交的临时限制令动议指出,若未能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其将遭受“立即发生且无法弥补的损...
韩国大选临近,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中餐馆老板:前所未有 - 天天要闻

韩国大选临近,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中餐馆老板:前所未有

在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后,韩国定于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2日报道,随着选战在即,许多在韩中国公民和华人表示,他们正遭受着来自政治言论、社交媒体仇恨言论和街头骚扰的歧视。这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浪潮正螺旋上涨,令人不安。“我在韩国生活了很久,但这种形式的抗议前所未有。”一名50多岁、...
伊利亚·莫罗兹、安东·拉夫罗夫:俄乌谈判,俄罗斯人为何寄希望于特朗普? - 天天要闻

伊利亚·莫罗兹、安东·拉夫罗夫:俄乌谈判,俄罗斯人为何寄希望于特朗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伊利亚·莫罗兹 安东·拉夫罗夫 】在莫斯科,一种观点正日益盛行:通向和平之路不在基辅,而在华盛顿,而在华盛顿唐纳德·特朗普是最佳掌舵人——唯有他能打破欧洲和乌克兰强加的思维桎梏,提出务实的谈判方案。在很多俄罗斯人眼中,特朗普既是务实派玩家,也是未来协议的潜在担保人,他们相信,只有...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并强制在校留学生转学。对此,《纽约时报》5月23日发文称,“特朗普打压哈佛,让中国人再次对美国祛魅”。《纽约时报》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其影响范围将远不仅限于有能力进入这所著名学府的少数人群,而可能会断绝中国...
最新!哈佛大学禁令引众怒,美联邦法官发出临时限制令,冻结政府的撤销决定 - 天天要闻

最新!哈佛大学禁令引众怒,美联邦法官发出临时限制令,冻结政府的撤销决定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5月24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当地时间5月23日再次起诉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对此,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23日对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美...
痛别!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逝世,享年94岁 - 天天要闻

痛别!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逝世,享年94岁

新华社5月23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马原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马原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马原,女,1930年6月生,辽宁新民人。1951年1月参加工
“无法再忍受这一切” 以民众聚集在加沙边界呼吁政府停火止战 - 天天要闻

“无法再忍受这一切” 以民众聚集在加沙边界呼吁政府停火止战

5月23日,数百名以色列人来到以色列与加沙地带边界集会抗议,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并确保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获释。示威者: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一样,都站在加沙的边界上,我们都无法再忍受这一切了。我们知道,只有深处其中的人才能结束战争,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确保战火不再...
宝岛变成“火烧岛”?台湾强关核电厂,各地停电事件频发 - 天天要闻

宝岛变成“火烧岛”?台湾强关核电厂,各地停电事件频发

台湾最后一座核电机组——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 核三厂)二号机组17日正式停机,核电时代结束,台湾进入“非核家园”。这个被民进党喊了9年的目标在一众质疑声中“实现”了,然而“家园”真的如此美好吗?位于屏东县的核三厂。图源:联合新闻网 宝岛成了“火烧岛” 强关核电厂的代价是电力供应不足,怎么办?台电答曰: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