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虎暗虎是根据虎鱼的状态区分的,明虎一般状态良好,胆子较大,体色较为鲜明,条纹清晰,黄色与黑色分布较为明显,表现较为稳定。而暗虎则状态不佳,胆子很小,喜欢躲藏,体色暗淡,甚至发黑,条纹不清,有时甚至很难看清黄黑条纹分布的界线,表现尤为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明虎暗虎多是形容印尼虎的。
明虎暗虎的区别很大,很容易区分,从外部色彩就能够很快的判断出明虎和暗虎。一般明虎拥有良好的表现,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和基因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明虎属于夜行虎,与人类的作息时间十分相似,已经习惯于白天活动和捕食,体型也相对较大,人工饲养时,在鱼缸中也能够很快适应,只要饲养方法正确,它们的身宽和体长的比例可以比较完美,比较壮实、有厚度,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自然能够有力的抵抗,良性发展,状态会越来越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泰虎,它们状态较为稳定,因此被很多爱好者所喜爱。
大多数暗虎属于夜行虎,一般会在夜晚活动和觅食,白天会找鱼缸内光线较暗的地方躲藏起来,也许因此被认为胆子很小,状态不佳。由于在自然环境中保留下的习惯和对食物的要求等,使得它们的体型稍小,相对修长瘦弱,在面对危险时,大多会选择躲避隐藏,时间久了,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恶性循环,状态很难再恢复。印尼虎就属于夜行虎,人工饲养印尼虎需要为其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能够帮助它们有一个较好的状态,便于观赏。
明虎暗虎不是根据虎鱼的种类区分的,状态的好坏决定了它们的明暗,它们随时有可能互相转换。由于泰虎的习性,它们很少会有发展成为暗虎的情况,而印尼的状态极为不稳定,明暗变化无常,明虎暗虎之间会相互转变。明暗转变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原因主要是基因的问题,人工饲养无法改变,为了获得状态较好的虎鱼,在挑选鱼苗时一定要留心观察,挑选状态好,色彩鲜明的虎鱼。明虎通过外界影响可能会很快变暗虎,暗虎也可能随时转变为明虎,外部条件的影响主要原因包括水质不好、受到惊吓、光照光线、疾病困扰等等,外部因素对印尼虎鱼的影响很大,人工饲养时若想使它保持好的状态,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经验。
关于黑白条纹的实验我没有做过,但是我以前养了两只四纹印尼,其中有一条就是黑黑的,有一天朋友说要我这条虎,就给他捞去了,可是他家的龙非常厉害,把小四文整成黑虎了,朋友说这样不行,又给我捞回来了,但是奇迹发生了,以前黑黑的小四文从新回到缸子里后变成长明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总结出:虎长不长明有这么几点:
1、基因问题:因为所有的印尼虎都是在鱼商那里筛选过才到我们鱼友手里的,而且印尼虎的体色是特别容易受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在我们小城市,品质好的虎非常少,有的虎从小就是黑的,你后天怎么努力都白费;
2、胆小问题:一般我们养鱼特别是虎,都充当配鱼的角色,很少有单养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龙虎配,龙在缸子里占主导位置,虎就会一直胆小一直黑;
3、要有竞争的关系:大家养红龙有的喜欢配银龙养,说是让红龙食欲旺盛,活动量增大,我觉得虎鱼也适用于这一点;
至于让虎变明的解决办法我觉得没有绝对好使的,只是有的方法适合某只虎或者是某个缸子的系统,所以,我的办法就是:
1、在虎小的时候最好单养或者隔开,这样虎就能够吃到食物,等虎长到15厘米左右的时候再和其他的鱼混,这样虎的状态不至于太差;
2、要是黑的话还可以适当的倒缸,改变一下环境,对虎刺激一下,但是不能频繁倒缸;
3、最好买几只一起养,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很有用的。
图文 /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