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2020年03月30日17:04:06 宠物 1131

耳朵是动物的听觉器官,不同物种的耳朵有着不同的形态,比如大象长着一对像蒲扇一样的大耳朵,这对大耳朵除了能够让大象听到声音外,还能帮助大象散热以及驱赶蚊虫,而棕熊的耳朵相比体型来说就要小很多,它对声音的捕捉能力相比就比较的差,但是它用灵敏的鼻子(比狗的嗅觉都灵敏)来弥补了这一点。

一般情况下,同科动物的耳朵长的都比较的接近,比如熊科动物的耳朵相对较圆且小,犬科动物的耳朵大都竖直且尖。但是,猫科动物则不同,大型的猫科的耳朵大都比较的圆,而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大都比较的尖。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同科动物之间的差异化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 天天要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圆耳朵和尖耳朵各自的好处

听觉范围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听觉范围,比如我们人类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赫兹之间,大象的听觉范围在1-20000赫兹之间。通常,我们将低于人类听觉极限的称为次声波(小于20赫兹),高于人类听觉极限的称为超声波(2万赫兹以上)。从大象的听觉范围看,大象能够捕捉到次声波,但是与人类一样,它们无法捕捉到超声波。但是,猫科动物则不同了,猫科动物有着敏锐的听觉,它们的听觉范围通常在60-65000赫兹之间,也就是说虽然猫科动物无法捕捉到低振动频率的声音,但是它们却能听到高振动频率的声音,也就是超声波。

许多小伙伴可能对赫兹的概念有些模糊,简单的说1赫兹就是物体在一秒振动一次,振动的频率越低就证明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越少,但是低频率的声音每秒的振动次数较少,所传出的声音波长更长,更加的低沉,而高频率的声音由于一秒内振动次数较多,所以波长较短,声音更加的尖锐。

当然,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20-20000赫兹的声音,一般情况下,超过15000赫兹之后,声音就不再刺耳了,那是因为马上到人耳能够捕捉到的声音的极限了。

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 天天要闻

圆耳朵和尖耳朵

相对来说,同科动物之间的听觉范围比较的接近,也就是能够捕捉到声音的极限都差不多。但是,对外界声音的捕捉范围就不同了。由于猫科动物的耳朵都是竖立的,而且是向前的,所以圆耳朵对前方180°范围内的声音捕捉能力较强,但是圆形的耳朵也形成了一道屏障,对后面的声音有了过滤作用。而尖耳朵相对来说,对后方的声音捕捉能力比圆耳朵更强一些。

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 天天要闻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小型和大型猫科动物之间的耳朵差异呢?

01 首先是生存环境

大型猫科动物,简称“大猫”,泛指豹亚科下的所有猫科动物,比如狮子、老虎、花豹、美洲豹等等。这些大型的猫科动物在分布上很少有重合的地方,比如老虎是亚洲独有的动物,而狮子则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豹则是美洲独有的物种。也就是说在大型猫科中,只有花豹与狮虎的分布有重合,相对来说,它们都是各自生存空间中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在野生环境下,无论是狮子、老虎还是美洲豹都没有天敌。

而小型的猫科动物则不同,比如猞猁、狞猫这些小型的猫科动物,猞猁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而狞猫则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南亚等地。由以上两种小型猫科动物的分布来看,它们与大型的猫科动物的生存环境有重合的地方,因此,就会面临大型猫科动物的威胁。比如在非洲的狞猫最大的天敌就是花豹。

因此,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大型猫科动物通常不用害怕来自后方偷袭的动物,而小型猫科动物则要时刻警惕其他动物的捕猎。这是造成它们耳朵差异的原因之一。

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 天天要闻

可能细心的小伙伴发现,在上面的动物中,我们略过了大型猫科动物花豹,花豹同样与狮虎的栖息地有着较大的重叠,也要警惕狮虎的捕杀,所以,花豹是大型猫科动物中,耳朵比较尖的存在。

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 天天要闻

02 猎物的不同

大型猫科动物的猎物大都以中型或是大型食草动物为主,比如野猪、野牛等等,这些动物由于体型很大,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大型猫科动物通常不会用耳朵来寻找猎物,而是用眼睛。

但是,小型猫科动物则不同,小型猫科动物的主要猎物为啮齿类动物、野兔为主,这些动物在草丛中很难用眼观察到,只能是借助自己的听觉系统。

而我们上面说过,尖长的耳朵更利于周围声音的收集。这也是大型和小型猫科动物耳朵差异化的一个原因。

为什幺小型猫科动物的耳朵是尖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耳朵却是圆的? - 天天要闻

总结

即使是同科的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它们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鲸目的祖先最早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但是经过漫长的水下生活之后,它们的形态与鱼类非常的相似,这就是趋同演化的缘故。

而不同的猫科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态位不同,它们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就有了一定的差异,比如狮子的群居,大小猫科动物的耳朵等等。

宠物分类资讯推荐

“大而美”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它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而美”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它究竟是什么?

最近随着中东地区的消停,最引人注目眼球的变成了美国内政。这个大而美法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懂王和马斯克,继第一次吵架,双方和解之后,第二次又在骂骂咧咧,分道扬镳?今天咱们来说一下这个事。 ....
多地解禁土狗!童年的“大黄”可以回家了 - 天天要闻

多地解禁土狗!童年的“大黄”可以回家了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记者了解到,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等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妻子刚出电梯就被毒蛇咬伤!丈夫“教科书式”急救保命 - 天天要闻

妻子刚出电梯就被毒蛇咬伤!丈夫“教科书式”急救保命

近日重庆一小区居民赵女士刚出电梯就被盘踞在电梯间的毒蛇咬伤脚踝电梯内的摄像头记录下了赵女士被咬的过程可见这是一条呈灰黑色的蛇事后赵女士回忆“先感觉脚有点疼看到有黑色的血往外冒然后小腿膝盖就麻了”面对妻子被毒蛇咬伤的紧急情况丈夫冉先生的处理堪称“教科书式”他迅速取下裤腰带将妻子伤口上方捆扎同时拍照取证...
你早,河北|半年打下32“虎”;大到暴雨+大暴雨;中华田园犬该不该解禁;“大而美”还是“长而丑”? - 天天要闻

你早,河北|半年打下32“虎”;大到暴雨+大暴雨;中华田园犬该不该解禁;“大而美”还是“长而丑”?

习近平7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半年打下32“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6月累计公布的落马中管干部达32人,与2022年全年中纪委通报查处的...
虐待动物者应受惩处,完善规则也很重要 - 天天要闻

虐待动物者应受惩处,完善规则也很重要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进入考察人选名单》中,考生苏某某曾因虐猫被华中农业大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7月1日,记者从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经考察核实,根据《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该考生不符合招聘条件,...
猫猫睡觉睡上顶刊:三分之二的家猫都倾向于向左睡 - 天天要闻

猫猫睡觉睡上顶刊:三分之二的家猫都倾向于向左睡

三分之二的家猫都更倾向于向左睡。这是来自最新刊登在Current Biology的研究结论,论文标题就是:家猫的侧睡姿势。此前的研究显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表现出多种大脑和行为上的左右不对称性,就像是人类大部分是右撇子,小猫小狗一般也会
上海动物园道歉 - 天天要闻

上海动物园道歉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对夫妇带10个月大婴儿在上海动物园游玩时,由于园内唯一母婴室位于大门外,步行需15分钟,家长遂进入有空调的科学教育馆角落用奶瓶喂奶,遭工作人员以“禁止饮食”为由驱赶。6月30日晚,上海动物园发布通告致歉。通告全文如下:近期,网络上关于我园“父母喂10月龄婴儿喝奶瓶被赶惹争议”等报道引发广...
长沙拟让中华田园犬合法入户,此前广州深圳已先行解禁 - 天天要闻

长沙拟让中华田园犬合法入户,此前广州深圳已先行解禁

关于中华田园犬的禁养争议,本质上是城市管理需求与本土文化保护的冲突。6月30日,话题 #中华田园犬 禁养# 登上热搜引发热议。记者了解到,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广州/深圳先行2024年深圳解禁田园犬,2025年1月广州将其移出危险名录,允许登记饲养。2024年11月,我国本土品种的中华...
东航“宠物进客舱”服务拓展至17条航线 - 天天要闻

东航“宠物进客舱”服务拓展至17条航线

记者从东航了解到,从7月1日起,“宠物进客舱”服务进一步升级,新增16条宠物专属航线,航线总数达到17条。升级后,东航“宠物进客舱”服务覆盖上海—北京、上海—深圳、上海—广州、上海—济南、上海—太原、上海—南昌、上海—鄂尔多斯、上海—青岛、上海浦东—合肥、青岛—宁波、青岛—太原、青岛—合肥、广州—北京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