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1日,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这是悲哀的。仅仅一个月后,另一个物种被宣布“灭绝”,这就是儒艮。
说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事实上,它是童话中“美人鱼”的原型。儒艮是海牛类哺乳动物。因为它们主要生活在距离海岸线约20米的地方,它们必须每隔几分钟浮出水面呼吸。此外,古人从远处看不清楚,所以他们会误认为自己是海里的人,因此他们联想到美人鱼的传奇生活。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它可以长到3米长,成年后体重在300到500公斤之间。儒艮是一种非常温和和胆小的动物。它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海底的植物,包括海洋植物的根、茎、叶和各种藻类。它每天可以吃45公斤以上的食物。它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进食,但在人类活动区域,它们主要在夜间进食。
它们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和热带和亚热带西太平洋的沿海国家和岛屿上,南北纬27°之间,至少37个国家的海岸线周围,包括中国、日本、印度、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儒艮是分布的。
儒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脂肪可以用来提炼油,它的皮肤可以用来制作皮革,它的骨头也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这使得它成为人类关注的目标,并被大量猎杀。此外,儒艮几乎只吃海底的海草,而海岸线附近的海草很容易被人类破坏,这对它们又是一个打击。此外,海洋环境的恶化、严重污染和即将灭绝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最近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自2008年以来,中国水域从未出现过儒艮(尸体是在2008年发现的)。虽然我国通过法律和其他措施保护他们,但保护手段来得晚了一点,最终未能挽救他们的命运。
伦敦动物学会动物研究所的海蒂·马博士也访问了中国南海沿岸的几个省份,收集了儒艮的目击记录,结果并不乐观。该论文的主要作者、该研究所的研究员塞缪尔·特维教授指出,在综合了许多研究之后,中国的儒艮在功能上已经灭绝。
所谓的功能性灭绝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灭绝并不完全相同。这并不意味着儒艮已经完全消失,但保留在自然界的儒艮不足以恢复到正常数量。
此外,还有一个地理范围,即在我国范围内。虽然世界许多地区的儒艮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但澳大利亚的儒艮数量仍然相对丰富。然而,儒艮只能生活在海岸线附近,因此它们很难穿越海洋来到中国水域,帮助这里的同类恢复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