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我们繁育了一只蠵龟宝宝!
这可是国内首次成功繁育哦~
赶快向下滑动查看相关新闻!
国内首次人工繁育的蠵龟宝宝
在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诞生
从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获悉,7只小蠵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公园保育员细心呵护下破壳而出,这也是国内首次人工成功繁育的蠵龟,也标志着青岛海昌极地公园在海洋动物繁育领域再获重大成果。

【第一只破壳的小蠵龟】
据了解,今年6月1日,生活在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的雌性蠵龟产下30枚龟蛋,经过70多天的孵化,8月11开始,动物繁育专家发现小蠵龟有破壳迹象,并判断小蠵龟可能将在24小时内破壳而出,随后进行了24小时昼夜不离岗的观察,经过20多个小时的漫长等待,8月12日11:00时,第一只小蠵龟勇敢破壳,目前第一只小蠵龟长8厘米左右,重25克。保育员牟良琛告诉记者:“蠵龟宝宝刚孵出时,由于体内的卵黄并没有完全吸收完,因此不会马上就摄食,一般48小时后才慢慢开口摄食,我们选择水母、磷虾等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来供蠵龟宝宝开口。”

【保育员哥哥在耐心的给小蠵龟补充营养】
经过近1周的漫长等候,已经有7只小蠵龟宝宝(目前无法辨别雄雌)陆续勇敢破壳面世。经过一周左右的观察,目前6只蠵龟宝宝发育正常,体重均在25g左右,身长平均8.5cm,均已稳定进食;1只蠵龟宝宝先天存在发育畸形、体质较弱,目前进食能力比较差,保育员每天进行细心护理;蠵龟妈妈目前也特别安排单独的饲养池进行产后康复中。据悉,在2020年中国海龟保护联盟授予海昌海洋公园“全国海龟保种繁育基地”的称号,作为海昌海洋公园的子项目,此次是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第一次成功繁育蠵龟,在国内也是首次成功繁育蠵龟的海洋馆,据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保育部副部长王斌介绍:对于蠵龟的繁育主要面临两大难点:一是蠵龟卵孵化周期长,70多天的孵化期内,龟卵很容易被霉菌、虫卵等腐蚀污染而发霉变质,保育员需要持续跟进龟卵的孵化情况,及时清除未受精的卵或霉变的卵,以防止造成孵化环境污染;二是孵化期间,龟卵的发育对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高,必须一直保持好稳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龟卵才能正常发育,一旦温度、湿度不达标或者波动太大,都很容易造成龟卵终止发育。
据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总经理助理周庆杰介绍: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一直致力极地海洋动物的保护、繁殖和研究工作。国内首例人工繁育的灰海豹;成功孵化中国首只跳岩企鹅;省内首例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自然繁育的纯种北极狼三胞胎;顺利降生世界首例人工繁育伪虎鲸,同时,还成功繁育了海狗、白鳍鲨等多种极地海洋珍稀物种。15年间,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填补了我国在极地海洋动物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极地动物研究工作跻身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今后人工饲养、繁殖极地珍稀海洋动物提供了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同时,为未来人类合理开发极地资源,保护极地生态提供了参考性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