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抗疫日记
第十期
— 全文共1834字 阅读时间6分钟 —
疫情当前,责任在肩
每一份无惧都应该被感动
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记录
向所有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青山一道同云雨,京藏何曾是两乡。在新冠肺炎侵袭西藏的紧要关头,北京回龙观医院迅速落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的部署,派出由康燕霞、陈科、居勇超、吴伟、赵东杰、闫亚楠、毛洋洋、苏珊迪、李玉琦、王维和于威共11名同志组成的北京回龙观医院援藏医疗队,星夜驰援,奔赴西藏。
身处雪域高原,他们直面新冠病毒、克服高原反应;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回医人的担当与风采。
第九、十期《我的抗疫日记》将他们在拉萨的点滴记录于其中。
我在拉萨方舱医院做支援
001
淳朴笑脸是最好的褒奖 (文/闫亚楠)

洁白的哈达、巍峨的群山、蔚蓝的天空,走出机舱时,眼前的西藏和我在梦里见过的西藏一模一样,如画的风景让我对这一次的援藏之旅充满了期待和紧张。这种兴奋没有持续多久,胸闷、气短、头痛等等一系列的高原反应接踵而至,心率上升到了110次/分钟,血氧降到了85%。
在经历两天的适应后,我们进入方舱开始正式工作。身处高原,又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起来非常的吃力,而每当我辛苦工作之余,看到藏族同胞那一张张淳朴、善良又充满感激的笑脸,身心疲惫顿时一扫而光,我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圆满完成这次援藏任务,我也坚信这次援藏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002
黎明终将冲破黑夜(文/居勇超)
在接到支援拉萨抗疫的任务后,匆匆和刚上高一正在军训的女儿嘱咐几句,便出发了。走下舷梯、踏上拉萨后,一行的队员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大家还是克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
昔日原本慢节奏的城市,现在(本文记录时间为8月下旬)变得更慢了,然而与病毒的赛跑却不能有一刻停歇。我们面对全新的方舱医院,一切从零开始,几十个日日夜夜,这里成为了我们医护人员坚守的阵地,也是隔离人员暂时“温暖的港湾”,面对大家的问题,我们耐心解答、用心解决,悉心解释。
被汗水浸湿的衣衫、打湿的头发、腾起的水汽都将成为我们让这座城市早日恢复生机的积累,黎明终将冲破黑夜,胜利一定近在眼前。
003
护佑健康 绽放团结之花 (文/陈科)
不知不觉来拉萨已经一个月了,这次抗疫经历不同于以往,不仅方舱医院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还要克服高原反应。在缺氧的环境下,戴上N95口罩、穿好防护服,每移动一步都会带来胸闷和心慌。面对困难,我们医院的领队吴伟和兄弟医院的领队帮我一一克服。在大家的互相帮助下,方舱的工作环境、制度和流程不断完善、优化,患者的情绪也越来越稳定。
而在方舱的这段日子里,还涌现出了很多“活雷锋”和志愿者,他们协助完成出入舱人员的登记、维持核酸采集秩序、帮助我们发放食物和口罩,眼前的一幕幕感人画面让我们更坚定了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也正因为他们,让我们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民族团结之花。
004
高原展现回医风采 (文/毛洋洋)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高原,在队友的帮助下,我克服了强烈的高反,并完成了入舱前严格的考核。
我们在舱内每天的工作就是全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不管是我们自己的队员,还是和兄弟医院的战友们,大家配合都非常的顺畅、默契。
凌晨的拉萨,在高强度的工作后,兄弟医院医疗队的队员因为缺氧而过于疲惫,我和同伴帮助他们完成了核酸采集工作。虽然身体也很累,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们用互帮互助诠释了回医人的风采。
这次难忘的援藏任务,让我得到了历练,也注定让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真希望这片净土能够早日恢复生机。
005
我是“大白” 我是光!(文/苏珊迪)

到达拉萨的第二天,我就投入到工作中。在接手了刚刚完成建设的方舱医院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开荒”,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三区两通道的建设、搬运清点各类物资、舱内重点病人交接等等。我们克服了自身的高反,从零开始,让方舱投入使用。
每次排班,大家都要把宝贵的休息名额留给高反最严重的战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罢了。
舱内的工作强度很高,我们参与核酸采集、出入舱登记、感控消杀等等工作,但我和战友们时刻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而这份乐观也传递给隔离人员,许多藏族同胞都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转眼已经支援有一段时间了,夜深时,我也会想家,会梦到烧烤、梦到火锅,但当我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时,我又会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普通人,我是诺亚,是塞罗,是迪迦,我是光!
写在最后
京藏同心,携手同行,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北京回龙观医院援藏医疗队的11名队员义无反顾、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拉萨人民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刻有“回医精神”的屏障。
在这篇文章发布的同时,他们为期两个月的支援任务也行将结束,在完成健康监测后,他们将回到北京、回到亲人身边。万家灯火时,那些寻常的儿女情长,是山河无恙,让人心安……
图文 | 援藏医疗队
编辑 | 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