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始料未及的变数,战争更是如此。拿下伊久姆与赫尔松之后,向扎波罗热增兵的乌军,并没有对部署在扎波罗热的俄军发起猛攻,相反,俄军却在顿涅茨克和巴赫穆特方向发起了反攻。在俄军的猛烈进攻之下,据守在巴赫穆特的乌军,只能被迫防守。
与此同时,俄军还对基辅、敖德萨和利沃夫的重要能源设施,发起了定点打击。基辅市长克利奇科认为,再这样下去,基辅或将同时面临供水、供暖和供电危机。
克利奇科喊话生活在基辅的乌克兰民众,要做好撤出基辅的准备。
此外,俄军还对乌克兰的交通设施发起了猛攻,当下,乌克兰超过40%的铁路都遭到了破坏。俄军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重创乌军的后勤补给线,二是施压泽连斯基、迫使基辅重返谈判桌。
俄乌之间的攻防转换意味着,不到最后一刻,“谁输谁赢”就是一个未知数。论实力,俄罗斯明显强于乌克兰,但乌克兰拥有美国和北约支持,战况也处于胶着状态。
就在此时,新的变数出现了,至少有2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不顾俄罗斯警告,波兰特种部队现身乌克兰。俄罗斯透露,波兰特种部队和北约情报人员穿着乌克兰的衣服,现在就在乌克兰的马尔加涅茨,目的是为了寻找所谓的“俄罗斯帮凶”。俄罗斯强调,透露这个消息的,恰好就是北约指挥部的作战指挥中心。
11月底,俄罗斯国防部曾表示,俄军在哈尔科夫击毙了200多名波兰雇佣兵,在克列缅纳亚和斯瓦托沃等方向,波兰雇佣兵同样付出了沉重代价。俄罗斯强调,波兰雇佣兵在乌克兰很活跃,和俄军作战的大部分雇佣兵,都是从波兰出发的。
虽然俄罗斯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俄军绝不会对任何拿起武器的敌人手软,无论对方是乌军士兵还是雇佣兵。但波兰雇佣兵却不怎么理会俄罗斯,在俄军歼灭大量雇佣兵的情况下,决定留在乌克兰的波兰雇佣兵,仍在与俄军激战。
需要注意的是,波兰雇佣兵与俄军作战,与波兰特种部队针对俄罗斯,是截然不同的事件。对普京而言,波兰特种部队亲赴乌克兰无异于挑战俄罗斯的底线,如果俄罗斯不以牙还牙,波兰必然会更加有恃无恐。
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还透露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波兰有意对乌克兰趁火打劫”,也就是趁机夺取乌克兰领土。虽然乌克兰认为俄罗斯是在信口开河,但不管怎样,关键时刻,基辅还是多留个心眼比较好。别忘了,即便是和乌军“并肩作战”的波兰雇佣兵,也没少和乌军起冲突,双方甚至还交火了。
波兰雇佣兵之所以不顾危险、前往乌克兰和俄军作战,与厌恶俄罗斯、支持乌克兰有关,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利益,即便有可能会战死沙场。
相比之下,波兰特种部队更值得俄罗斯警惕。
事实上,乌克兰本土有北约军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俄罗斯甚至认为,拒绝离开乌克兰的美英军官,为乌军提供了直接指挥。
当然,截至目前,俄罗斯还没有公布“北约军队和俄军正面交战”的消息。这意味着,波兰特种部队不太可能直接对俄军出手,这些波兰特种兵有可能是为了确保北约情报人员的安全,以及帮助乌克兰揪出俄罗斯间谍。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波兰特种部队直接参战,普京绝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俄罗斯必然会报复波兰。
上一次,落入波兰的导弹是乌军发射的,波兰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是下一次,波兰有可能会遭遇重创。
激怒俄罗斯的结果,没准就是自讨苦吃,要不要保持克制,波兰确实应该想清楚了。
第二件事,德国总理朔尔茨给普京下马威。12月2日,朔尔茨和普京举行了电话会谈,时间长达1个小时,这次电话会谈是朔尔茨主动发起的,普京没有拒绝。
朔尔茨认为,俄军对乌克兰重要设施发起的攻击,是不可接受的,俄罗斯应该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分歧。朔尔茨表示,德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确保乌克兰拥有防御俄军的实力,俄罗斯应该从乌克兰撤军。
普京也谴责了德国,称德国为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帮助训练乌军士兵、为乌克兰送上经济支持的行为,使得基辅不愿意恢复谈判,促使乌克兰对乌东民众犯下了罪行。
朔尔茨要求普京撤军和停战之前,拜登也对普京开出了谈判条件。拜登表示,如果俄军愿意撤出乌克兰、普京真心想要结束战争,他便可以和普京对话。
很快,俄罗斯便拒绝了拜登开出的谈判条件。
国际局势变数不断,在俄乌冲突有可能蔓延至北约成员国、欧盟为能源危机头疼不已的情况下,朔尔茨确实想早日结束战争。至于美国,试探普京和释放烟雾弹的可能更大。
如果说美国真想让冲突画上句号,局面也不会变得如此复杂。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乱,百姓更苦。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时候画上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