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育成高中联合微电影导演洪千玉制作的学生安全教育特辑。
分为火灾、交通安全、谩骂攻击、校园偷窃、性骚扰、溺水、诈骗、毒品,9个主题小短片,有剧情,每集4~10分钟,b站及youtube可看。
从冷知识开始。
一、溺水
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暑假高发,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统计,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56.04%。
带儿童去游乐场或泳池,溺水是最容易误判的。
影视作品会给人造成根深蒂固的错觉——溺水前会剧烈扑腾、胡乱挥手、大呼救命;下沉时会张大嘴猛吐气泡;溺水后会面朝下,平浮在水面……然后迅速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并及时救援。
可真正溺水时往往是无声的,溺水者忙于呼吸,来不及喊救命。
溺水图示,Sir电影
溺水初期,溺水者是站立水中的。
因为无法用四肢找到支撑点,所以只能保持直立。
眼神呆滞,无法专注,头发可能会盖住额头和眼睛,嘴巴半闭,很难挥臂或呼救,挣扎的姿态,看起来像在水中“爬楼梯”。
别以为他在玩水,其实他在垂死挣扎。——引自Sir电影
其实这样的情势已经万分危急。但岸上的人看了会以为溺水者在调皮玩耍,毕竟头还在水上,也没什么危险。
事故发生在一瞬间,带未成年人去泳池,家长要时刻盯住孩子,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不对,要第一时间大声问询,迅速行动。
可能一不留神,聊天、翻看手机、接打电话间意外就发生了。或误判,认为孩子在扑腾玩耍。
带多个孩子去玩水一定要保证人手,至少要保证大人孩子一对一分配。《超人回来了》中宋一国独自带民咕三胞胎去玩水上滑梯。下水前穿了儿童救生衣,还有工作人员在旁看护。可孩子太多了,照顾不过来,一眼顾不到趴倒在水里,救生衣也防不住,险些酿成大祸。
地点选择:不去不熟悉、无安全设施的水域。选择设施检验合格、有专业救生员执勤的正规水上乐园和海水浴场更为安全。
不适合游泳的疾病: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感冒、皮肤病、眼疾)、羊癫痫等,都不适合去游泳玩水。
穿着
游泳前:游泳或戏水避免穿着影响身体正常活动的衣、裤(如牛仔裤)入水,并视活动内容穿戴必要的浮具或救生衣。
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用冷水冲四肢躯干,让身体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等现象。
如遇天色骤暗、打雷暴雨、地震、水位突升。泥沙或枝叶突然增量等现象。请马上离水上岸。不去标示禁止入内的场所、禁止下海的沙滩游泳戏水。
游泳戏水期间:若察觉水温过低、身体颤抖不止或失温,呼吸心跳调节有异、受伤或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形。要马上停止并告诉他人。通报救生员,以利协助。
溺水求救五大步骤:
一、叫:大声呼救
二、叫:拨打紧急电话120,110
三、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树枝等救援
四、抛:抛掷球、绳、或较大型漂浮物。
岸上救援
五、划:利用较大型浮具滑过去。如船、救生浮标、浮木等。
如遇同伴水下抽筋或有溺水迹象,不要贸然下水救援。溺水的人由于紧张力气会比平时更大。
若未接受过专业救援培训,容易被拖下去。尽快找救生员求助。安慰抽筋或溺水者保持冷静,尽量自己向上浮。并抛掷大型漂浮物。
若下水救援则采用下图姿势
水上救援
下水救人前先脱衣服,从背后靠近溺水者。让头露出水面。仰泳或侧游上岸。
上岸后也不要急着进行人工呼吸。
先确认溺水者是否有心跳和呼吸。
如果有则先帮溺水者保暖,身体侧卧,头部向下,排除肺部积水。
如果没有,则先让溺水者平躺,要保证脚比头高。检查溺水者口腔,清除杂物并将舌头拉出,避免堵塞呼吸道。
开放气道,抬起下颌。进行人工呼吸,并辅以胸外按压。直到溺水者吐出积水。马上将身体扶起,拍背。
最后,及时送医检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