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2022年10月31日12:02:23 热门 1316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11月27日讯 11月27日上午,漳州三中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拉开帷幕,来自漳州三中校友代表400余人及3660名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市长刘远,市领导刘伟泽、吴卫红、漳州军分区政委李宣良等到场祝贺。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邵玉龙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漳州三中的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漳州市第三中学(漳州三中)创办于1920年,前身为进德女中、崇正中学,1952年两校合并为漳州市第三中学。1981年,漳州市第三中学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省87所重点中学之一,1988年被光荣地载入《全国著名中学》名录,1993年通过省二级达标校验收,2006年光荣晋级为省一级达标学校,至今已有100年历史。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漳州三中前身是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但其历史可溯源至清朝末年的进德女斋和崇正学堂。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的创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直至今日见证了漳州近代历史的风风雨雨,更见证了漳州教育发展的历史。

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并介绍西方知识,自明清有之,但受到严格限制。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进入千年未有之巨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一的封建教育模式也无形中被打破了。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西方列强武力的保护下,他们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传教。为了更好地达到传教目的,传教士们纷纷创办教会学堂,以教学作为传教的方式与手段。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培养洋务人才也开始效仿西方模式创办近代学堂。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福建被迫开放厦门和福州两处为通商口岸。福建地域也较早受西洋风气影响,1842年外国传教士随外国侵略者军舰来到福建,在通商口岸开始依托教学传教。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在福建创办船政学堂。福建的教育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打破了单一的封建教学模式,多种办学模式开始出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福州、厦门、漳州基督教会已创办多所教会学校。进德女斋和崇正学堂即创办于此时。1905年英国伦敦工会于接官亭(新华东路)礼拜堂创办进德斋(女塾)。次年,崇正教会教堂也创办了崇正学堂。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措施。然而时局多变,历经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建立北洋政府统治,复辟称帝,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及失败,国共十年内战,政局动荡,漳州教育亦在动荡中艰难发展。

1920年,英公会女宣教士黎以智创办进德女子学校,以进德斋为校舍,招生12人,教员4人,黎以智自任校长。进德女子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漳州三中百年风云办学历史正式拉开序幕。进德女子学校也是漳州第一所女子学校。1920年至1929年间,共招收7届四年制学生,毕业33人。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1923年,天主教多明我会创办的崇正学堂开始兼办中学,西班牙传教士吴明德任校长,校址位于芳华北路仁爱医院三楼。1924年崇正男校兼办中学,崇正女校则兼办师范。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的创立是以传教为目的,对中国国民进行文化奴役,校长均为外国传教士。在国民大革命声势浩大的冲击下,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的爱国学生纷纷以各种形式冲破教会阻拦,参加反帝文化侵略的爱国活动,表达自己爱国之情。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1926年秋,北伐军进入福建,国民政府规定外国人不得担任学校校长或者主持校务,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各自聘任殷彩芸和江凌云为校长。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由于漳州社会较为稳定,两校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德女中正式聘任殷彩芸为校长,并建立了新校舍。崇正中学则聘任林文彬为校长。

这个时期,开国少将周浣白、革命烈士柯联魁等一批爱国志士先后就读于崇正中学,周浣白当时任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席。烈士杨淑和1923-1927年就读于进德女中。

1929年崇正学堂自行取消旧制中学和女子师范名义,并改名为崇正初级中学,林文彬任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进德女中、崇正中学学生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支援北平“一·二九”运动的爱国游行。当年柯联魁(抗日烈士)等任教于进德女中。1932年崇正中学参加共青团外围进步学生组织的学生反帝大同盟和进步文艺团体。1933年,因为办学困难,进德女中黎以智往上海募捐,仅得千余元;崇正中学校长林文彬赴南洋募捐,李莱生父子捐款1万银元。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日军轰炸苍园保进德女中,毁坏教学楼一座。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全面激发,10月进德女中校长殷彩芸任漳州抗敌后援会妇女工作团名誉团长,进德女中学生刘葆美任副团长。李义明、李在恭创作慷慨激昂的《崇正学校校歌》,呼吁“读书革命两勿忘”,拯救“多难的国家”。厦门大学此时向长汀内迁,先把图书、仪器、标本等物资运到崇正中学校舍暂放,师生也是到崇正中学进行中转。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鼓浪屿等地,时局紧张,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也先后内迁。

进德女中于1938年迁至华安县城,由于学生水土不服加上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学校与小溪基督教会协商同意于1939年迁平和小溪惠和女子学校,并借用礼拜堂部分牧师楼和后巷的姑娘楼(解放后曾为平和县人武旧址)作为师生用房,为了能使学生上好体育课,还把校内一口池塘填为操场,使学校初具规模。招入除平和藉外厦、漳、泉、岩等地的女生近300人,续办初中、高中六个年段6个班,教授其他完中的所有课程。进德女中平和办学期间,先后毕业五届高、初中女毕业生。1944年秋,进德女中移设市郊浦南镇。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崇正中学迁往长泰坂里山区,得到当地乡绅的大力支持。20世纪30年代,长泰未设中学,因此复学后,长泰各乡镇,龙溪县角美、石美、东美,漳州市郊及华安、安溪等地的学生,纷纷跋涉于此,报名就学。由于生源扩大,新生招收也由原来的每届一班增加为每届二至三班,春秋两季都有新生入学,教师30多人。内迁长泰期间,崇正中学师生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组建军乐队,至龙溪县、角美等抗日前沿阵地慰问军民,宣传抗日。在坂里七年半共培养12届近300名毕业生,为长泰发展中学教育打下了基础,揭开了序幕。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进德女中迁回漳州。1945年9月崇正中学也迁回漳州原址。当年,吴芳桂担任崇正中学校长。1947年8月崇正中学改聘蒋许骙任校长。1950年9月,缪子山司铎任崇正中学校长。

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书记、市长共庆漳州三中百岁生日 - 天天要闻

1949年漳州军事委员会接管进德女中、崇正中学。1952年进德女中和崇正中学合并为漳州第三中学,林伟雄为副校长(后任校长),以原女中为校舍。两校合并,标志着教会学校在漳州的终结。百年三中办学历史进入了新的征程。

来源:新福建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