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全国水泥市场一片火爆繁荣的景象,今年中国最耀眼的两个行业(钢铁与水泥),只剩下水泥一个行业孤独求败了,近日山东部分区域水泥供不应求,惊现水泥车连夜排队抢购现象。
11月28日午间,山东某水泥厂门前已经排五十多辆水泥车,据了解这五十多辆均是今天上午刚到的。此前因企业设备故障曾现排队现象,近两日刚有缓解,昨日又因缺少熟料、混合材等而再现供应紧张。
进入四季度后大部分区域工地进入年末集中赶工期,全国主要区域水泥、砂石涨价带动商混价格轮番上涨,正在加速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涨价的大戏”,那么这场大戏是怎么上演的呢?
第一阶段:对抗
去年业内流出一封由西安市22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联名发起的公开信,该信接收方为西安市副市长聂仲秋。信件重点就当时由于水泥、砂石骨料价格上涨对当地预拌混凝土行业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作了说明。
信件指出,“水泥企业无序涨价,引发市场混乱”,“且告知混凝土企业,如不在涨价函上签字确认,将予以停止水泥供应,此举还从侧面引发了预拌混凝土其他原材料(如粉煤灰、矿粉等)的涨价趋势,对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混凝土企业造成致命一击。”
信件以22家当地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名义向西安市副市长聂仲秋提出请求,希望对水泥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
同期湖北武汉混凝土协会发出倡议书称,因水泥等原材料无序暴涨致使混凝土行业采取一些维权手段,武汉混凝土协会一直呼吁会员单位应当采取正当合法渠道维护行业权益,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诉求。
第二阶段:妥协
因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混凝土企业受影响比较大,但是这次跟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各混凝土企业并不是像之前发布对涨价指责的函件,而只是轻描淡写的发布了一些预警通知:
第三阶段:跟涨
据水泥人网了解,在经历了前面两个阶段后,水泥价格继续高歌猛进,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各区域混凝土协会终于坐不住了,纷纷发布涨价函。
经历了商混与水泥、砂石的对抗到跟随涨价,自然会传导到下游工地,目前,多处工地已面临无料可用的境地了。水泥企业门前天天排长队,砂石也需跨省,跨国采购。混凝土被迫跟涨,多处工地延期或停工,整条产业链的价格体系已面临失控。
第四阶段:价格轮番上涨带来行业巨额利润,带来投资建厂的热潮
水泥、砂石、混凝土都属于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近两年的旺销行情却带来了相关行业项目的“投资热”。水泥项目通过产能置换陆续开工上马,点火投产。同时,各地针对于砂石行业的招商引资项目也陆续启动。
仅11月份就有多个大型砂石骨料项目落地。
近日,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九(神山)灰岩矿综合开发项目是,落户安徽池州。据了解这一项目是安徽池州市最大招商引资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用于开发的最大规模灰岩矿,项目投产后,产量规模将是世界第一,产值总规模过千亿元。
湖北省《大冶市鑫万达石料有限公司石料加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发布,项目实际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石料、石粉150万吨。
山东省泗水县投资促进局负责同志到柘沟镇调研新建(扩建)项目建设情况,总投资11780万元,泗水惠丰出资的泗水凯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湿式精细分级建筑骨料生产线正在建设。
11月中旬,伟厦新材石灰石综合利用开发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伟厦新材项目由湖南常德伟厦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湖南省临澧县,投资2.5亿元,年产砂石骨料300万吨,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带动地方就业180人以上。
11月初,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九洲矿业有限公司在河北省井陉县就井陉01号矿山设备采供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01号矿山面积约6平方公里,石灰岩储量3亿多吨,拟定产能为2000万吨每年。九洲矿业一期投入将达20多亿元,二期投入将累计达到40多亿元,随着矿山产业链的沿伸和矿区的采后复建,后期投入将超过100亿元。
水泥项目方面,今年以来也有多条生产线点火投产:
2018年3月28日昊龙集团在贵州省投资的首个建材项目——贵州昊龙胜境建材有限责任公司2X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一期正式点火投入生产。
2018年8月8日上午,山西晋兴奥隆建材有限责任公司4500吨熟料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运营。
2018年8月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举行了三线窑系统试生产点火投产仪式。
8月25日在甘肃兰州甘草环保建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
类似的项目在近两年集中开工建设不在少数。水泥、砂石、商混本属于过剩产业,在近两年的产销两旺的带动下,产品频频爆出供不应求,价格节节攀升,企业日进斗金,在下游需求疲软现状下,这样的好日子我们还能享受多久? 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