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4月22日,陕西省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毛乌素沙漠
一棵树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普遍,很少人会转头多看一眼。但,如果这棵树是方圆几百公里沙漠内唯一的一棵呢?而且,还是非洲的沙漠。
沙漠中的泰内雷之树。
非洲尼日尔的泰内雷沙漠,是大撒哈拉沙漠区中最严酷的一段路。而在这不毛之地的中央,居然长出了一棵相思树。估计树龄超过300年的“泰内雷之树”成了旅人在茫茫沙漠中的灯塔,成了唯一一棵会被画在4百万比1地图上的植物,以及当地人眼中的“圣树”。直到那一天……
撒哈拉沙漠
壹
泰内雷之树:为骆驼商队指引方向,被标注在4百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图上
示意图
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平均气温是摄氏40度。在一年超过4000小时的烈日照射下,土地干得发烫。沙地温度有时甚至高达摄氏80度,几乎可以把鸡蛋烤熟。
示意图
即便不适宜人居,但自古仍有游牧民族组成的骆驼商队,每年都必须从西非的漠南草原将物资运送到北非地中海沿岸,与欧洲商人贸易。这中间要穿越的,就是撒哈拉沙漠。在大海中,有灯塔指引着岸边;但在沙漠中,只有星光点缀着漆黑。
泰内雷沙漠里接近比尔马一带的沙丘
其中最严酷的一段路,在尼日的境内,叫泰内雷的地区。当地的图阿雷格语中,“泰内雷”就是沙漠,就如同“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一样。所以说,泰内雷就是沙漠中的沙漠了。在茫茫的荒漠中,游牧商人要找到前往绿洲比尔马的道路何其困难。一个方向走错,就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曾经的马里帝国
只是,在非洲尼日尔境内位于泰内雷沙漠一带不毛之地的中央,居然长出了一棵金合欢。没有人知道是它是如何长出来,在何时冒芽,又怎么长成一棵3公尺高的树。
示意图
1939年5月21日一名撒哈拉沙漠将领麦克·勒索尔德在阿加德兹与比尔马之间的地点看见泰内雷之树后,认为这棵树能够活存至今而不被行经沙漠的商队将树枝砍下来生火、或是不被商队让骆驼去吃它的叶子,是因为商队已将它视为一种象征;且将它作为行经沙漠时可指引方向的灯塔。
摄于1961年的泰内雷之树
自从它被发现后,就被当成泰内雷沙漠中的地标。从来没有一棵树会被标注在比例尺4百万分之一以上的地图上,除了它。这棵相思树自然就被称作“泰内雷之树”,沙漠中的树。
泰内雷沙漠
多少年来,泰内雷之树一直坚守岗位。在这种干燥酷热环境下,一棵树要如何生存?
泰内雷沙漠
没有人浇灌照料,周围没有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只有黄沙一片。而且风吹得很凶,吞噬一切的风沙像是世界的尽头。泰内雷之树是孤单的,距离此树最近的其它树木远达400公里以上,放眼望去,没有任何东西在视线范围内,被视为是世界上最被孤立隔绝的树木。
泰内雷之树被标注在地图上。
20世纪30年代有人尝试挖井,发现地底下33-36米深的地方有水层,这也意味着,树根坚韧地向下扎了至少30米,才得以补充蒸发的水分,和抵挡强风的吹袭呀。
西非
法国民族学及探险家亨利·洛特在他的《泰内雷沙漠的史诗》书中,两次提及泰内雷之树。首次是在1934年,当时泰内雷之树外观上看起来虽有些病变之处,但仍有生长着绿叶与黄花。第二次则是在1959年11月26日,泰内雷之树已有被车辆擦撞过的痕迹;且外观状况与1934年有着明显差别。
尼日尔
贰
西非的树木崇拜:有意志、有个性的猴面包圣树
尼日尔河
在西非,人们总是尊敬树木,甚是膜拜那些被当成精神支柱的树木。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圣树。比如,布基纳法索西南部的邦福拉的神圣面包树。
要参观神圣面包树,得先获得树的同意。
面包树,或者说猴面包树很容易被当地人视为圣树,因为体积庞大,很多百年神木的树干直径超过10米,高达30米,是树木中的大象,草原上的国王。在《小王子》的世界里,一棵面包树就占据了一颗星球。干季的时候,树叶掉光,干枯的树枝张牙舞爪,所以也有人称为魔鬼树。
西非
在西非参观神圣面包树,需要经过树的同意。但如何得到树的许可?实际上是要得到树的守护者同意。
一般来说,树的守护者要请示神圣面包树,需要一只活鸡,当场杀鸡献祭,奉献给圣树。如果圣树同意请求,杀鸡时的血就会喷到树干上,反之,就是拒绝请求。
西非
非洲各地的圣树,有面包树、金合欢、芒果树、棕榈树等,可能因为稀少、巨大、坚毅不摇,所以被当地人崇拜着,直到……
沙漠
叁
撒哈拉沙漠的形象大使:在严酷沙漠中存活,却不敌人类破坏
1961年
那一棵泰内雷沙漠中的生命之树,在1973年遭遇了不测。一个利比亚的卡车司机酒醉驾车,在空无一物的沙漠中,那棵树是唯一可能撞到的东西。
示意图
据说他醉醺醺的在倒车,旁边有其他几个游牧民族,朝着他用各种语言大喊“小心那棵树!”结果,他还是不偏不倚撞了上去,树当场折成了两半,没能活下来。
摄于1985年、取代泰内雷之树的树木模样金属制品。
这棵树估算有300年左右,为人指引着方向,是一座有生命的灯塔,也是撒哈拉沙漠的形象大使。不怕沙漠的环境,却不敌人为的破坏,成了历史画面。
示意图
这个意外受到尼日尔相当重视,当地人的哀伤,就如同圣母院之于巴黎人一样。当年11月8日因受创而死去的泰内雷之树残干,被移送到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博物馆给后人展示。
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博物馆
然而不同的是,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法重建泰内雷之树了。而泰内雷之树原来生长之处,则另外竖起一个以金属打造的树木模样雕刻品作为替代。孤立在沙漠中央,被吹倒了好几次,后来加了底座,才勉强能够抵挡撒哈拉的酷热和风沙。
纪念邮票
1974年,尼日推出了一张纪念邮票,主角就是这座有生命的灯塔。
或许是担心一棵泰内雷之树太过孤单,1998年日本艺术家筱原胜之在旁边间隔几公尺之处,用金属和玻璃媒材,设计了一棵“风之树”,跟泰内雷之树作伴。树上刻着N、S、E、W代表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泰内雷纪念碑和后来的风之树。
这两件雕塑作品,虽然少了原有树木的生命温度,却多了人类的反省和思念。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泰内雷沙漠及邻近的阿德尔自然保护区列为世界自然文明遗产,写到“此地区拥有最重要的多元性生物,具有保育或科学的价值,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让人难以不联想到泰内雷之树的历史意义。
示意图
隔年,教科文组织就将泰内雷沙漠改列为濒危世界遗产,在这片荒漠上逐渐消逝的生态物种及自然景观中,泰内雷之树永远都会是最先被提及的一个。
示意图
现在,西非国家正筹备着兴建横跨撒哈拉沙漠的纵贯高速公路,从尼日利亚穿越尼日尔,直通到阿尔及利亚的地中海岸。
尼日尔
撒哈拉沙漠的地貌将完全改变,早期商旅的移动方式也会永远消失,泰内雷之树不论形式上或精神上,都将因为人类交通的发展而成为过去式。
示意图
不管人类如何掌握这个世界,树木才是一直默默驻守在这块土地上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