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2022年10月06日09:30:13 热门 1281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他们永不饥饿,永不退缩,永不辱使命,永不介意身边的战友倒下。”

战争形态总是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武器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正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无人化作战系统开始应用并通过战场检验,这种发展趋势必将导致一种全新的无人化作战形态的出现。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军用地面无人平台就是这样一种用于完成军事任务的自主式、半自主式和人工遥控的机器人,以完成预定战术或战略任务为目标,以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武器装备。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军测试战斗机器人

军用地面无人平台能够代替士兵完成各种极限条件下的特殊危险的军事任务,使得军人在战争中免受伤害。大量的无人平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战场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早期的无人地面载具

早在二战爆发之前,苏联军队就将少量的轻型战车安装无线电遥控装置改装成遥控战车。遥控战车上可以搭载定时炸弹、机枪、火焰喷射器等设备,用来摧毁敌军的战壕体系或掩体。苏联的遥控战车首先在1939年苏联与芬兰的冬季战争中使用,在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的冬季战争中派出至少两个装备遥控战车的营级单位参与作战,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早期的苏军遥控坦克

1941年英军计划开发玛蒂尔达II步兵战车的无线电控制版本,称为黑王子遥控战车,黑王子遥控战车的任务包括在战场上吸引敌军的炮火,以使友军隐藏的反战车炮发现敌军位置,对敌军炮火加以摧毁或执行爆破任务,但这种遥控战车由于研发成本过高并没有形成装备。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英军以玛蒂尔达II步兵战车为基础开发黑王子遥控战车

装甲技术力量雄厚的德国在二战中虽然对无人遥控车辆的研发较晚,但其研发生产的“歌利亚”型遥控履带式线控爆破车在战场使用却是最广泛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整个二战期间德军生产了7000多辆无人遥控车辆,

二战德军“轻型炸药运输车”(Leichter Ladungsträger):“歌利亚”遥控小坦克

歌利亚,是传说中著名巨人之一,根据《圣经》记载,歌利亚是腓力斯丁人首席战士,因身高拥甚大,有无穷的力量,所有人看到他都要退避三舍,不敢应战。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二战中德国以巨人歌利亚命名了自己生产的遥控小坦克

在二战战场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密布的地雷场是进攻方前进的最大障碍。为了能拔除这些“钉子”,进攻一方往往要采取炮轰、爆破、喷火器火攻等诸多办法,而爆破,无论是送炸药包,还是送爆破筒,都是十分危险的作业。进攻方往往要付出很沉重的代价,人员损失才能攻克这些工事。

为此,德军指示一家汽车制造商研发一款与其类似,而至少携带50千克炸药的车辆,1940年德国不莱梅的波格沃德公司(Borgward)承接了德军武器局设计任务。开发了巨人系列型号SdKfz. 302全新的履带式线控爆破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302号特殊用车”(Sonderkraftfahrzeug 302,简称“SdKfz. 302”),其名为“轻型炸药运输车”(Leichter Ladungsträger),或是直接通称为“歌利亚”。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轻型炸药运输车”(Leichter Ladungsträger)

“歌利亚”的尺寸小巧,总长只有1.5米,宽0.85米,高度也只有0.5米,“歌利亚”可携带约60千克的炸药,该车可由一个遥控操纵杆控制。操纵箱由三根电缆连接,两条控制行驶,一条引爆。每个“歌利亚”遥控小坦克都有长达800米的电缆。

“歌利亚”家族共分两支。一支是E-Motor,研制代号为Sdkfz.302,由两块12伏的蓄电池和两个25千瓦的电动机驱动,60千克的炸药箱装在车体前部,车体装甲厚度为5毫米,有线遥控,电缆长800米,可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向、右转向、停止、爆破六大功能。其全重仅370千克,不愧为“纳粹钢铁小精灵”。1942年4月至1944年1月间,共生产了2650辆E-Motor。该型号工艺相对简单,最远只能行进接近800米,超过此距离,遥控器将失去效果。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Sdkfz.303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最大功率12.5马力,整车全重为430千克,电缆长度为650米,车体装甲厚度为10毫米,最大速度为10千米/小时。前期型装75千克炸药,1943年4月至1944年9月间共生产了4604辆;后期型装100千克炸药,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间共生产了325辆。两类“巨人”爆破车外观上的区别是,电机驱动型为4个大直径负重轮,发动机驱动型为5个小直径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

303型改善了很多地方,装甲强度增加到了10毫米,足以阻挡远距离射击的敌方冲锋枪子弹,“歌利亚”的投送炸药量也增至100千克,改进了严寒气候条件下的机动性能,行进距离也被增加到了7-12公里。

1942年春季开始,“歌利亚”遥控炸弹于东西两条战线皆有使用。它们主要由专门的装甲部队和战斗工兵单位使用。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1944年,“歌利亚”曾用于镇压华沙起义行动中,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一同打击波兰家乡军(Armia Krajowa)。由于波兰当时只有少数的反坦克武器,苏联志愿者们经常被指示于“歌利亚”到达目的地前切断其长长的电缆。少数的“歌利亚”也曾于诺曼底之役中使用,但其中大部分因电缆线被切断而失去了作用。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成了盟军战利品的“歌利亚”

虽然“歌利亚”在二战期间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其制造成本高、低速、无法跨越11.4厘米以上的路沟、脆弱的电缆和薄得无法抵抗反坦克武器的装甲。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尽管有着种种缺点,哥利亚的诞生还是促进了二战后远程遥控车辆技术的进步。

另一方面二战期间无人坦克遥控技术落后,遥控手段很原始。当时无线电遥控坦克上的接收机和控制电路上,用的是电子管,不像今天用的是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电子管不仅体积大,易损坏,而且调整困难,性能不稳定。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波兰华沙博物馆里的巨人爆破车

二战期间无人地面载具暴露出了多种的基础技术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无人地面载具的研发因此暂时沉寂了下去。

信息技术及反恐战争催生的战场新星:新型地面无人载具

二战结束后,随着远程探测、遥控、微电子、伺服、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无人地面车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过后,美国国防部将与地面无人载具有关的先进技术研究计划合并到由国防部长办公室主管的联合机器人项目总体规划(JRPMP)。从此地面无人载具与战场机器人等装置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国HDT公司研发的"猎人狼"无人战车

从2001年阿富汗战争地面作战开始,出于战场需求,美军不断将无人地面作战载具投入战场。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军用地面无人平台极大地帮助美军完成了各种特殊危险的军事任务

无人地面战车在战场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特别是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已经通过严酷的实战证明了一系列无人地面车辆系统的实用性,并突显了军用机器人在现代战场上的优势与弱点。世界上以美俄为主已有多种型号的无人地面车辆投入战场。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军曾将悍马车改装为无人战车并装备上一挺M134转轮机枪,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使用的遥控地面无人载具主要是以其代替士兵在危险的环境中执行任务,例如处理爆炸物的特种车辆等等。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军侦察机器人和微型无人侦察机

地面无人载具参与了国际维和行动、地面监视、基地大门检查哨安检、城市街道巡逻等任务,其可以吸引武装分子的首先攻击而减少人员的伤亡。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军“魔爪”履带式军用机器人执行了大量清除简易爆炸装置和地雷的高危行动

“魔爪”多用途军用机器人

“魔爪”多用途军用机器人是由英国奎奈蒂克(QinetiQ)公司北美分公司大众特•米勒公司向美军提供的一种军用机器人,其全重约36KG左右,它装备的电池可以保证其以8.4千米的时速持续行走约32千米,而在待机状态或监视状态下,它自身充满电的电池可以保证连续使用1周。它配备有一个履带式底盘,因此拥有一定的越野机动性能,而其底盘上可根据不同种类的任务搭载诸如M249型5.56毫米机枪、M240型7.62毫米机枪、M16系列突击步枪、M202-A型火箭弹发射器、排爆装置、侦查装置等在内的装备。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军“魔爪”(TALON)机器人

“魔爪”最早在2000年就参与波斯尼亚地区的军事行动,随后又参与2002年初的阿富汗行动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执行的主要任务是爆炸物检测和处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执行了多项任务。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打的武装版“魔爪”:“利剑”

2006年,大众特·米勒公司拿出了武装版“魔爪”:“利剑”。该公司以“魔爪”(Talon)为基础配备由远程观测精密仪器公司制造的远程武器操控站——远程遥控快速瞄准平台。“利剑”可携带5.56毫米口径的M249班用自动武器、7.62毫米口径的M240机枪,或者M109“巴雷特”狙击步枪。其射击精度据说可在300米外,命中只有只有5美分硬币大小的目标。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有消息称该公司在研制过程中犯了可怕的错误,没有及时为“利剑”更换软件,2007年10月,没有及时更换软件的一台“利剑”竟把枪口瞄准美军操作者,而且无论操作员如何发出“行动取消”的指令,发疯的“利剑”就是停不下来,后从侧面用火箭筒把机器人炸翻才算化险为夷。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魔爪”操作手

之后大众特·米勒公司给机器人安装了“模块化先进武器机器人纠错系统”,使得再出现“不分敌我,乱打一气”的几率降到最低。“利剑”机器人。由于火力强大,加上之前的“友军误伤事件”,现在这款军事机器人需要士兵在半英里外进行操纵控制,否则一旦出现判断失误,损失将难以挽回。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无人车:美国“粗锯齿”无人战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美国“粗锯齿”无人战车。该车是目前世界上时速最快的无人战车,可以97公里的时速穿越沼泽、丛林、雪原等复杂地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粗齿锯”的特别设计是履带板很轻,且置入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差速动力传输系统,传动系统会按芯片指令自动将大小不等的适当动力依次传输给每一块履带板,是名副其实的完全信息化无人战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粗齿锯”由坐在另一辆车里的司机使用模块化操作平台对其进行遥控,一旦受到损害,“粗齿锯”每一块履带都可以单独拆卸下来并及时更换,这种模块化设计在对抗激烈的战场上,对于提高战损修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粗齿锯”配备了一挺遥控M-240机关枪,但它主要还是适用于执行侦察和防化等任务。侦察时,车上的摄像机和新式感应器可以轻易地嗅出路边是否有炸弹以及埋伏。

Ripsaw“粗锯齿” M5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Ripsaw“粗锯齿” M5是“粗齿锯”的最新型号,它是一个多任务作战平台,装备有360度感应能力。虽然这款车的最高速度约为80公里每小时,但它有能力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Ripsaw M5奇特之处在于它可以部署其他无人机,即系缆的FLIR R80D SkyRaider无人机和地基的FLIR SUGV无人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Ripsaw M5配备了由挪威康斯贝格公司设计的MCT-30炮塔(美军龙骑兵战车相同的炮塔),装备有30毫米自动加农炮。根据德事隆系统,Ripsaw M5可以装备其他武器系统,包括通用远程武器站(CROWS)和标枪导弹。

俄军以战斗机器人为主的攻坚作战无人战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天王星-9无人战车

俄军近年积累下较丰富的无人战车实战经验,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上有多款无人战车在进行测试和使用,除此之外,俄罗斯的无人战车也出现在了乌克兰东部冲突地区。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据传是出现在叙利亚战场的变形金刚涂装的天王星-9

有消息称俄军装备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已经被投入了叙利亚拉塔基亚地区的战斗。拉塔基亚的天王星-9是以沙漠黄色涂装亮相,车体上被俄军士兵涂上变形金刚博派的标志。

此外在俄叙联军对叙利亚拉塔基亚省一处由“伊斯兰国”极端势力据守的754.5高地发起的战斗中,俄军投入了4台履带式“平台-M”战斗机器人、2台轮式“阿尔戈”战斗机器人和无人机。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俄军Udar无人战车

这些无人作战车辆和无人机由俄军遥控指挥,部署在战区的“仙女座-D”自动化指挥系统成为了指挥机器人战争的中枢神经。该系统以个人笔记本电脑为工作单元,小巧灵活,可以安装在临时架设的指挥所里,也能够搭载在步兵战车中。该系统除了直接指挥战斗机器人作战外,还能够向远在5000千米外的莫斯科传送战斗信息。

“天王星-9”多功能侦察和火力支援车

“天王星-9”首次公开是在2016年的俄军“陆军”军备展上,该型无人战车全重10吨,全车长5.12米,全宽2.53米,全高2.5米。“天王星-9”拥有俄军现役无人战车中最强的火力配置,其主武器包括一门2A72型30毫米自动炮,一挺7.62毫米PKTM通用机枪,4枚9M120“突击”反坦克导弹以及6枚“针”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以对抗包括敌军步兵、坦克、装甲车以及武装直升机在内的各类目标,堪比一辆轻型坦克。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天王星”-9(Uran)多功能无人战车

该无人战车全称为“天王星-9”侦察和火力支援车,还装备了激光照射警告系统和发现、识别及跟踪目标的设备。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它包括两个侦察和火力支持机器战车、运输它们的拖车和移动指挥台。可进行远程侦察、情报收集和火力打击,支持作战部队进行情报侦察、战斗和反恐部队行动。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小车扛大炮”的履带式“平台-M”通用作战平台

“平台-M”是一个履带式通用作战平台,主要用于巡逻、侦察,能够消灭固定和移动目标,长1.6米,高1.2米,能够爬上25°陡坡,越过21厘米高的障碍。该机器人装备有一挺伊热夫斯克生产的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还有四个榴弹发射器,可谓小车扛大炮。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平台-M”通用作战平台

颇具科幻色彩的以色列“前卫”无人战车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前卫”无人战车具备全地形机动性、实时自主障碍探测与规避、遥控或者半自主控制、易于操作与指挥控制、内置问答与瞄准等多种能力。“前卫”无人地面战车具备全地形机动性、实时自主障碍探测与规避、遥控或者半自主控制、易于操作与指挥控制、内置问答与瞄准等多种能力。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模块化设计是“前卫”无人地面战车的一个显著特点,该车可选装光电/红外摄像机、遥控武器系统、电子对抗设备、敌方火力指示器、射频识别装置等有效载体和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根据任务的变化,在短时间内换装一种或多种任务模块,以满足作战中执行清障、排爆、武装岗哨、后勤支援和伤员后送等不同任务的需要。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前卫”无人地面战车采用半自主操作、利用机动或便携式控制站遥控操作等模式,同时具有较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可借助两台激光测距机和两台视频摄像机生成三维云点数据和车辆周围环境视图,有效提升其自动防碰撞和自主机动的能力。

集各种先进技术和部件于一身的“前卫”无人地面战车,不仅采用了“守护者”无人车的研发技术,而且采用了诸如以色列电子系统公司的炸弹电子干扰机在内的多种部件。

未来无人战车的发展方向

一是发展更高级的智能无人战车

这种战车趋向于采用最新一代计算机,即利用计算机或其他装置对战场上的物体、环境、语言、字符等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使之不仅能一目了然地认清目标的性质、目标之间的关系,还能实现人和机器进行语言交流。

二是提高无人战车的快速反应能力

现在大多数无人战车只装有内部传感器,对外部情况的感知能力较差,反应较迟钝。今后的无人战车将重点发展外部传感器系统,如采用先进的化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这种无人战车能“想、看、听、摸、说、写”,并能感觉到周围的敌情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三是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

对各类无人战车进行比较研究,综合选优功能,使未来的“钢铁战车”一专多能,以减少专用无人战车的数量。其部件将实行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如未来的无人战车将是一部带电脑的火炮战斗平台,可装任何炮弹或导弹,同时还能担负后勤保障的某些任务。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实战是推动无人战车发展和优化最有效的环境

从新军事变革对未来战场对军用地面无人平台的应用要求来看,军用地面无人平台未来发展趋势是智能化、通用化和一体化。智能化要求地面无人平台具有更高的智能水平,除了战术智能外,还具备战略智能,逐步减少人在未来战争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完全取代人完成作战任务。通用化要求地面无人平台能够搭配足够多的任务载荷以适应多种战术的需要。一体化指地面无人平台向多台协作、多系统协作的方向发展。既能独立执行任务,又能协同进行作战,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自主能力、足够的可靠性和足够的抗毁性。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未来的战争态势将从信息化跨越到智能化阶段,战场的主力将是一批具备人工智能的无人作战平台,这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作战方式和战略局势。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无人战车技术发展迅猛,已具有快速机动、远程侦察、情报处理、排雷破障和火力打击等支援与作战能力。这一新型作战力量发展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陆战场的主战装备。

“终结者已至”—从美军“魔爪”到俄军“天王星”看地面无人载具 - 天天要闻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