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与争议,如何理解诺贝尔奖?

2022年10月04日20:37:34 热门 1912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42期,原文标题《2019诺贝尔奖:改变世界的人》,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主笔/苗千

仰望与争议,如何理解诺贝尔奖? - 天天要闻

10月8日,刚获宣布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物理学家詹姆斯·皮尔布斯在美国新泽西州出席新闻发布会

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的每个奖项都成立了一个五人委员会,审核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人的提名。随后诺贝尔委员会把挑选获奖者的责任转交给在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各个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瑞典学院和挪威议会。这个高度独立又国际化,并且私密的评奖模式由此建立起来——也正是因为诺贝尔奖提名的名单会被保密50年,进行评选的人才会有勇气写下自己对于每个提名者的真实想法。

是什么在最初激发了著名发明家、富豪和世界名人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决定设立诺贝尔奖的想法,人们无从查考。有可能是曾经接受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奖励给了他启发,或许是1888年法国媒体的一次失误,让诺贝尔提前读到了自己的讣告,看到法国报纸将自己称为“死亡商人”而深受刺激。

但在一百多年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因为诺贝尔委员会略显刻板的坚持,诺贝尔奖至今仍然像它刚刚面世时一样,带着一份20世纪初期的独特气质,让人们在仰望和争议中,不知道该如何理解。

我们确实很难给诺贝尔奖一个确切的定义。

很多人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可能都是在对诺贝尔奖不切实际的遐想中度过的。诺贝尔奖,意味着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卓越——这显然又与诺贝尔设奖的初衷不符。诺贝尔奖的奖金相当于当时一个教授20年的工资,当年诺贝尔希望这份奖金能够让一个科学家不用再为钱发愁而专心研究,但“诺贝尔奖得主”早已成为一份终生工作和一个身份象征。获得诺贝尔奖,就相当于获得了进入科学神殿或是文学圣殿的通行证,相比之下,丰厚的诺贝尔奖金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一份被忠实执行的遗嘱,一个鲜有改变的奖项,贯穿了人类的20世纪,在21世纪依然在争议中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作为一份遗嘱的产物,诺贝尔奖把顽固和与生俱来的国际化结合在一起,成了一把从20世纪初开始,衡量人类科学、文学和社会活动进展的独特标尺。

诺贝尔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历了2018年文学奖项的“丑闻”之后,2019年,诺贝尔奖将会如何应对?哪些科学家又进入这个殿堂名单,成为影响世界的人?为了有更真切的感受,和前一年一样,我赶到了斯德哥尔摩,在诺贝尔奖的发布现场进行观察和采访。在这期报道中,有对诺贝尔奖每一个奖项的解读,随之还有在发布现场对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和诺贝尔基金会成员的专访。我们借助诺贝尔奖这把标尺,回顾人类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并以此展望人类的未来。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改变世界的人》,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