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一夜之间,原本没人要的大豆、玉米价格开始出现飞涨模式。
先来看看价格吧,今天玉米主产区是全线上涨,吉林梨树沈铁粮库涨120元,执行1920元/吨;黑龙江大庆伊品涨10元,潮粮1760元/吨;吉林中粮榆树涨20元,执行1780元/吨;吉林燃料乙醇涨20元,执行1750元/吨;内蒙开鲁玉王涨10元,执行1850元/吨。
大豆价格更是不甘示弱,虽然上涨时间没有玉米长,但幅度远远高于玉米。目前黑龙江黑河地区贸易商40%蛋白商品豆装车4.40元/公斤-4.50元/公斤;佳木斯富锦地区毛粮装车4.40-4.45元/公斤,38-39%商品豆装车4.50元/公斤;双鸭山宝清地区贸易商38%塔豆装车4.50-4.60元/公斤,大颗粒塔豆装车4.90-5.10元/公斤;齐齐哈尔地区贸易商毛粮价格4.40-4.42元/公斤,40%塔豆价格4.60-4.65元/公斤。
局部地区大豆外销价格已经突破5000元/吨的价位——你能想象这还是年前3000多元都没人要的国产大豆吗?
市场好像就是这样,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给你带来惊喜,也给人带来迷惑。
谁都知道,今年春节前后的一场疫情,别说消费,很多人两个多月可能都没出过门,但就是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价格说涨就涨了!
看不懂,也搞不明白,唯一的理由:现在就是涨价时间!
就拿玉米来讲,没人敢说现在养殖业已经复苏,也没人说现在深加工利润丰厚,就连之前我们说玉米与能源的挂钩(玉米燃料乙醇)使得玉米价格底部抬升,但现在原油价格都还没玉米贵的时候,这个理由更是难以说通。
那么,现在冲击提价收粮,贸易商和厂商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还有,我们每年2.5亿吨的玉米产量都到哪里了呢?
总而言之,市场应该是又到了越涨越不卖,越不卖越涨的时代。
关于未来走势,心理纵然有很多的不踏实,但现在这价格涨的也真是让人摸不到头绪,或许闭着眼去抢收才是正确的选择?毕竟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最后,给大家提一个近四年的历史数据,从2016年以来,玉米价格一直有所反复,每年的2-3月都是阶段性的高点,其中华北地区往往在这一时间会达到1元左右的价格,但一旦市场高位区间价格达到1.05元位置时,临储拍卖等因素叠加,玉米就会出现下跌行情。
至于大豆价格,今年可能会比较特殊,疫情的影响应会对未来进口构成威胁。
总而言之,莫贪最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