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威
最近这轮疫情波及全国多个地区,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好转迹象。
很多人受疫情影响,无法工作也就没有收入。除了一家老小的开支,每个月还要负担几千甚至上万的房贷,经济压力山大。
如果不能按时还贷怎么办?会影响征信记录吗?国外疫情期间的延迟还贷措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1
来看下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张截图——
有家住苏州昆山、在上海工作的市民反映,因疫情影响无法工作,没有了收入,但每个月还要还5000左右的房贷,希望银行能暂缓还贷,或者减免半个月房贷。
银行很快回应说,目前暂无疫情减免房贷相关规定。还说小区封闭属于“短期特殊情况”,“并不会对您长期产生影响”。
银行最后搬出“我行规定”,称“房贷还款延迟1天会影响征信记录,延迟3个月将会启动诉讼程序,请务必按时归还房贷。”
这张截图说出了很多“房奴”的心酸。
当然了,我们不是要指责银行冷血。银行毕竟不是慈善机构,要是大家都要求晚还、少还,甚至说不还房贷,银行只有破产一条路了。
但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适当延期还贷可不可以呢?
在甘肃白银的一起类似案例中,当地银行信贷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确实因疫情封控没有收入,不能按时还款,可以推迟还款,但要到银行提交书面申请证明,办理延迟还款手续,最长可延迟6个月。
为啥这家银行又允许延期还贷?全国有没有相对统一的规定?
其实早在2020年1月,银保监会就下发过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央行、财政部等5部委后来又联合发布了通知,提到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
但这两个通知,都只是指导性文件,没有更详细的规则。
据媒体最近的报道,在拨打了多家银行客服电话后,每个银行给出的回复都不一样。
有的银行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可以申请延迟还贷,但目前疫情最严重的上海、长春等地,由于政策的滞后性,不在名单之列。
还有的银行回复说,确因疫情影响可以延迟还贷,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另有部分银行称“没有接到通知”,不过可以咨询当地网点,说不定允许申请办理。
所以能不能延迟还贷,说到底得看银行的“脸色”。银行说可以就可以,银行说不行就不行。
2
其实在疫情爆发后,不少国家都推出过相关措施,允许适当延迟还贷。
2020年3月,美国推出了系列疫情纾困法案,其中包括“房贷延期支付计划”,贷款人可申请延期6个月还贷。拜登上台后,两次延长了“房贷延期支付计划”,申请者最长可延迟18个月还款。
什么样的人可以申请?
房贷由美国联邦政府持有或担保的,包括房地美、房利美两家企业,以及联邦住房管理局、退伍军人事务部和美国农业部。
可能有人听过房地美和房利美,但“两房”其实不是银行,他们从银行手里买来个人房贷,再包装成金融产品出售。
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两家企业无序扩张,最后导致地产泡沫引起的。“两房”后来都被美国政府出资接管,现由联邦住房金融局监管,相当于超级央企。
可以这么理解,“两房”主要服务美国普通家庭,三部(局)主要服务政府公职人员和军人。
如果房贷纯属于私人银行,能不能延期还贷,那就跟咱们一样,主要看各银行的政策。
申请延期还贷难吗?
申请者直接在贷款服务公司官方网站上,填写相关说明就行。大部分时候不需要书面证明财务困难,但一些征信不佳的人,可能会接到贷款服务公司的电话,要求口头说明情况。
申请延期还贷的人多吗?
据统计,全美有700多万人申请了房贷延期,而据抵押贷款数据公司Black Knight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下旬,仍有220万美国房主处于延期计划中,占所有抵押贷款的4.1%。
在英国,疫情初期也推出过相关政策,允许延迟3个月还贷,后来又延长到6个月。
在日本,超过5万人获批可以延期还贷,是“3·11”日本大地震时的5倍。大部分申请者被允许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内,可以每月只还利息,待期限过后再还本金。
2020年12月,日本全国银行协会更进一步,给予着实困难的家庭部分贷款减免,但审查过程很严,只有数百人的申请获批。
该协会还规定,即使最后仍无力还贷,导致房屋被迫拍卖,也不会影响个人征信。
3
我们介绍国外的延期还贷措施,并不是说它们都是好的。相反,美国“房贷延期支付计划”之类的政策,推出后就引发过不少争议。
比如申请门槛过低的问题。
美国的房贷利率一般在百分之三点几左右。很多人钻延期还贷的空子,就算借钱也要买房,间接推动了美国房价的上涨。
据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统计,2021年的全美平均房价,比2020年上涨了近20%。
另外,这一计划的初衷是帮助困难家庭,然而收益更多的却是高收入家庭。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发现,在年收入超过6万美元的高收入受访家庭中,约有5.8%表示获得了延期还贷,而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家庭中仅有2%。
而且,延期还贷并不是说不用还钱了,相当于改判了缓刑,该还的钱一分也不能少。那些到期后仍无力还贷的人,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对中国来说,效仿美国弄一个类似计划,显然并不现实。
首先,中国没有像美国“两房”这样的,能覆盖全美大多数家庭房贷的机构。
中国老百姓的房贷散在大大小小的银行中,每家银行,或者同一家银行不同地区的分行,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银行步调一致,在全国层面上统一规则,出台一个类似的房贷延期计划。将决定权交给银行地方网点,算是比较现实的操作。
每个还不起房贷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陷入困境中。
去年12月,在浙江平湖,由于丈夫短期失业、妻子生孩子等原因,导致房贷逾期数月,银行判定违规后申请强制卖房。法院最后驳回了银行的请求,制止了银行的机械操作。
银行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按规定办事。但从江苏昆山和甘肃白银的案例中不难看出,银行其实是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的。在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时,他们完全可以更灵活一点、更人性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