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大宗祠:祖德流芳800多年活化石

2022年10月03日11:24:15 热门 1333
黎氏大宗祠:祖德流芳800多年活化石 - 天天要闻

开 篇 语

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的中堂,于北宋初立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跨过千载岁月,中堂从一个江边小村落发展成一个岭南水乡重镇。

不忘来时路,方得始终。

黎氏大宗祠为代表的古建筑、以觉华烟雨为代表的古景致,无不见证着中堂的辉煌过去。生于斯、长于斯,勤劳的中堂人民也在滚滚历史洪流中竭尽所能,创造未来。

在中堂这片土沃水丰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中堂人民创造了槎滘鱼包、三涌蚬肉饭等美食,更是唱响粤剧、划起龙舟,让粤剧和龙舟两个品牌在中堂大地上并驾齐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前,恰逢盛世,中堂镇委、镇政府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开拓创新,奋勇争先。

“一座祠堂就是一本讲述宗族历史的书。”因兴建、修缮、复建时间跨度大,东莞中堂镇各村保存了大量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建筑构件。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潢涌村的黎氏大宗祠,从南宋至今已有840多年历史,它以历史悠久、布局独特、内涵丰富著称,是东莞宗祠建筑,乃至岭南宗祠文化的代表。

祠堂有头有手有脚 形似“龟”在水中游

每年7、8月份,是龙眼丰收的季节,潢涌村里每家每户门前的龙眼树,或是自个儿种的,或是野生的,每一棵的枝叶都相当翠绿和茂盛,一束束金黄的龙眼果坠得树枝弯了腰,硕果累累的,好似潢涌村的后代子嗣,儿孙满堂。

黎胜仔是潢涌村黎氏的第27代传人,已步入耄耋之年,是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因为对自己村的黎氏大宗祠有着特殊的执念,如今担任黎氏大宗祠的“守护者”和“继承者”。2005年,村干部邀请他到村委会工作,主要负责黎氏大宗祠的资料考究和整理,如今就在黎氏大宗祠右边的一个厢房里办公。

据了解,以前这个厢房并不是办公用的,曾经用来当马房,达官大人或者族人到此祭祖时,在此拴马或者休息;也曾经用来当学堂,许多步入中年的潢涌人少时都在那上过课。“当时我们学到一定程度就会换到对面的课室去上课”。黎胜仔讲起黎氏大宗祠就滔滔不绝。

黎氏大宗祠所在的潢涌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古村落,源远流长,拥有众多的古建筑群。其中黎氏大宗祠是最为杰出的代表,历史悠久、布局独特、内涵丰富,是全东莞,乃至岭南宗祠文化的一朵“奇葩”。

黎氏大宗祠的气势相当磅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占地面积大,全祠占地面积有4878.28平方米(7.3亩),其中主体建筑1886.74平方米(2.8亩),荫后园面积有2991.54平方米(4.49亩)。

另一方面是建筑形式具备考究价值。据了解,黎氏大宗祠的地貌和建筑取形于龟,建在一块龟形地上,周围环水,有头有手足,祠后有池塘,像是龟从池塘爬行过来,伸头向潢水河饮水。不仅如此,建筑内部的整体轮廓也跟“亀”字相似,黎氏大宗祠坐北朝南,主轴建筑分三进,包括头进、二进和后进,三进均高大宽阔,均为陶塑龙船屋脊。

一进是大宗祠的大门口,二进又叫中堂,三进就是祭堂,主要供奉着黎氏的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祖先。三进大致坐落在同一中轴线上,又稍有偏差,首进坐北朝南偏西15度;中进坐北朝南偏西17度;后进坐北朝南偏西16度40分,以示“灵龟”之灵,生动活泼。更加有意思的是,村民为了防止“龟”爬走在门前靠左的潢水小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桥。这别有用心的设计,正好体现了潢涌人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从各方面都尤为讲究的大宗祠可以看出,潢涌村黎氏不仅是一个财权显赫的宗族,也是个才人辈出的宗族,可谓光宗耀祖。

“德本”宗祠文化教导着后人

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黎氏大宗祠都是香火旺盛的,黎氏的后代人皆来祭拜祖先。“祠堂的存在不仅让后代学会尊重祖先,还在每个后代的心里树立起一种信仰,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黎胜仔说,黎氏大宗祠之所以能够成为岭南宗祠文化的代表,不单单是因为在建筑学上有探究的意义,更多是体现在人文方面。

黎胜仔说,祠堂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来到祠堂拜祭祖先,无非是两个方面的体现,一个是尊重祖先,一个是祈祷保佑。住在祠堂附近的村民黎旭均说,“我现在两个孩子都本科毕业,一个在银行工作,一个在纸厂做会计。”在说到本地民风的时候他更是自豪不已。“我们这村人四处吵架根本没有,本地人都不会偷摸拐骗,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宗祠的,过年过节都见面,觉得我们就是一家人,所以大家互相都很包容和爱护。”

在大宗祠的头进,挂着一个“德本”的牌匾,这个牌匾跟大宗祠的来历有关,这里就要讲一段故事了,相传在南宋年代,潢涌有一名叫黎宿的孝子,他是潢涌黎氏的开基始祖。那年黎宿母亲患有严重的疾病,大夫诊治过后说要用人肉和药才能治好这个病。这位孝子就在自己的左腿上割了一块肉和药给母亲吃。果不其然,母亲的病痊愈了。这件事感动了村民,大家都夸耀他,后来传到了县官耳中,县官觉得其孝义可嘉,就上报南宋皇帝,皇帝下发御旨,赐他家门额“孝义”,他住家所在地就赐为“德本”坊。虽然原本的“德本”坊已经被拆,但是代代相传的“忠孝传家,礼仪治族”这个传统依然深深烙在村民的心中,一直流传着。

“忠孝”在大宗祠随处可见,在一进到二进之间的天井里,墙壁上有用来装饰的灰雕,刻画的内容是杨香扼虎救父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灰雕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在二进里,悬挂着“忠孝堂”的牌匾,这是明代探花及礼部尚书陈子壮亲笔题写的金匾。一代又一代,忠孝之意流传千古,教育着历代的后嗣。

潢涌村极为重视教育。历史上村里建有西石书院,先后培养出进士8名、举人36名、监生贡生近300名,秀才以上共650多名,外出为官者百余人,其中政绩最为显著的首推明朝洪武年间的黎光,官至刑部左侍郎。

而近代,最出名的则是清朝道光年间的黎攀镠,1836年,时任湖广道御史,目睹积弊,三次上疏奏请严禁鸦片,甚至比林则徐奏请禁烟还要早两年,因而黎攀镠有“禁烟先驱”的美誉。

祠堂变展览馆让祠堂文化辐射更多人

从南宋修建到现在,黎氏大宗祠已经有840年的历史,一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风雨间难免会遭受损害,多年来,经历了7次重修和扩建。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底完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最近一次重修的面貌。

“当初是2003年的时候申请修缮的,费用是全村人筹款的,大家都很积极。”黎胜仔说,修缮祠堂就是全村人的事情,大家就像一家人那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006年到2007年间,在原有的祠堂后增建了一个后花园,当地人称为“荫后园”,这个地方以一条长廊为主,长廊里雕刻的是中国古今著名的诗篇,像《出师表》、《岳阳楼记》、《沁园春长沙》……其中所表达的忠、孝、善的道德情感被作为潢涌村的祖训,每年寒暑假,潢涌小学都会组织学生过来这边朗读。

“虽然村民们不管大事小事都来这里拜拜祖先,但是有些历史文化,现在的小孩已经不知道了,我要把祠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2009年,黎胜仔带领着村委会一起编辑共同完成了《潢涌村志》,并且把大宗祠相关的资料、文献、故事有序列好,以图文的方式陈列在大宗祠。

“现在大宗祠除了是祠堂,还是展览馆,准确来说是历史文化展览馆,让更多的人知道黎氏大宗祠的祠堂文化和精神,还有潢涌村的历史。”

统筹:杨静雨

文:杨静雨 何永华

黄馨莹 刘庚怀

图:刘媚

制版:黄琼红 章玲 林华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