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2022年09月28日10:47:09 热门 1098

来源:我们的太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杨桂锦、张艳、龙欣 王绍茂、王明艳、姚军鹏、奉青玲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金色的九月丹桂飘香

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

在这个满载丰收喜悦的初秋时节里

第35个教师节

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

你为祖国守望太空

我为航天娃托举未来

在我国西北大漠深处有一座东风航天城,这里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工作者的家属。为了支持爱人的事业,她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偏僻的戈壁滩,不仅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更是撑起了航天娃教育的蓝天。

东风小学教师:张淼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2009年9月,张淼放弃家乡高中的稳定工作来到东风小学,今年正好是第十个年头。“回头想想,这十年是我精力最充沛,干劲儿最足的十年,也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十年。”张淼自豪地说道。

工作第一年,因为暂时没有分到房子,她不得不把8个月大的孩子放在老家让父母照顾。那年寒假的一天,爱人跟她说:“你儿子真没出息,太黏人,整天跟在屁股后边,走到哪儿跟到哪儿。”而她心里清楚,孩子哪里是没出息,他是没有安全感,怕一个转身,爸爸妈妈又不见了,这大概是很多航天娃共同的经历。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她带学前班时,班上有个女生,学习拼音很困难。她就利用课间时间给她耐心补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很快掌握了学习拼音的窍门,重新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为了锻炼班上腼腆男生的胆量,她把路队长的任务交给他,慢慢地那个男孩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这些孩子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张淼说道。

东风中学教师:刘蓓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2013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刘蓓,怀揣着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走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

2015年,结婚不久的她又毅然离开繁华城市,跟随丈夫来到大漠深处的航天小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大漠深处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一点都不输于外面的孩子,他们很有见识。”这是刘蓓对东风孩子的第一印象。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东风孩子的单纯善良,也常常令她感动不已,“有一个上了大学的学生给我寄了一个明信片回来,她说我们老师在东风默默奉献,她们走出去的航天娃就是我们的眼睛,替我们去看大千世界”。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作为航天娃的老师,刘蓓像大姐姐一样爱护着自己的学生,与他们一同成长,用自己所学为大漠深处的教育“锦上添花”。

作为航天娃的妈妈,她忘不了3岁儿子的心愿是“快快长大,像哥哥姐姐们一样去妈妈的班上上课,这样就可以每天看到妈妈了”。

东风中学教师:何丽萍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六年前,出于对航天城的喜爱,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何丽萍,义无反顾地登上开往西北大漠的列车,成为东风中学一名普通教师。

还记得刚工作之初,班里的学霸联合体,觉得我刚毕业太年轻没有教学经验,对我是很不服气,连续两个星期,每天20分钟的大课间,必拿数学贴吧的奥赛题来“为难”我。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还好我每天都能快速给出答案和解题过程,在第二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学霸联合体的“小头目”来了这样一句,“老师,我们真的服了你了,你比我妈这个本硕就读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都厉害,我拿这些题问我妈,我妈都是研究了一晚上,第二天才能给出答案。”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来之前,何丽萍就听说东风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是高学历,可没想到刚来就被孩子们来个“下马威”,还好通过了孩子们的考验。后来与孩子们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她倍感欣慰。

东风中学教师:贾艳萍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2004年,东风中学高级教师贾艳萍为了爱人所从事的航天事业,来到西北边陲的大漠戈壁。

她对戈壁滩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所孕育出的单纯而真诚的孩子,心存爱怜和珍惜。她办公桌的抽屉是孩子们的“百宝箱”:体温计、创可贴、针线、巧克力、饼干、面包、糖果、麻花……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课间她习惯性地走进教室看看孩子们,有没有没吃早餐的,有没有生病不舒服的,有没有哪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她用平凡的小事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

有一种老师叫“师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一种老师,他的办公地点不在教室,教学对象不是大中小学学生;他们的办公地点在发射中心一线,教学对象是新入职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们通常被称作“师父”。

师父:罗丽娟 徒弟:李 腾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指显软件维护岗位工程师李腾:入职后,我定位在指显软件维护岗位,这个岗位对细节要求极为苛刻,每一发任务、每一个参数、每一次状态都必须严格校对,只有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才能确保任务圆满成功。为了促使我快速适应岗位,单位为我指定了一位师父,罗丽娟——一位干练质朴的航天女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参加工作的领路人。从元器件的认知到运行代码的修改,从参数数据的校对到执行软件的配置,师父都心口相传,恨不得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全部教给我。在她无私的传授和细心的帮带下,我在短短两个月后就独立上岗并参加了平生第一次航天发射任务。

细心、细致是师父教给我的传家宝,她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也让我汲取了更多前行的动力。

师父:梁雪洋 徒弟:李俊杰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航天制氧空压岗位巡检员李俊杰:

航天制氧具有复杂的工艺流程,空压岗位是整个制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两年前,当我像一张白纸一样走上这个岗位时,遇到了我的师父梁雪洋。他带我从最基本的画图开始,制氧流程图、设备内部结构图等等,偌大的制氧设备每一个阀门,每一块仪表都让我熟记在心。上岗操作时从身体姿态到动作手感都细心讲解,严抓细抠。

其实,在我的心里,师父教会我的是干工作的那股踏实劲。

师父:丛日梅 徒弟:童 伟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火箭推进剂化验岗位工程师童伟:我的师父叫丛日梅,是从事航天推进剂化验岗位19年的技术大拿,是名副其实的“神箭验血人”。

毕业刚来到单位时,想要把一根普通玻璃管制成薄厚均匀、口径合适的安瓿球(安瓿球是推进剂手工滴定过程中专用小样称量器具)对我来说都是个难题。而师父总是用精练的语言口述着拉管的动作要领,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减少了理解难度。

师父:李巧娣 徒弟:陈启蒙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遥测系统岗位助理工程师陈启蒙:刚到岗位之初,由于我在学校的专业与遥测系统有一定相关性,所以我上手很快,这让我渐渐产生了一种自以为把专业已经学得很透彻了的错觉,对于师父巧姐安排的学习任务也不上心,敷衍了事,巧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她却没有当面戳破。

在去北京下厂学习的时候,她利用每一个测试的间隙向工厂的设计人员请教,大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小到某一个插头插针传输的信号类型,只要是与专业相关的她都问(问得我都替厂里的设计人员感到头皮发麻),她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乐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几乎她问的每一个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也是我从来没想到过的问题,甚至某一些知识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给了我当头棒喝,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师父:贡小庚 徒弟:杨 建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加注系统指挥杨建:加注系统是发射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安全要求高。我的师父高级工程师贡小庚从事加注供气技术总体多年,经验丰富、知识广泛、实践能力强,是组里最大的“靠山”。

在工作中,遇到不懂不会的,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有一次,加注储罐取样器一个手动截止阀漏气,更换备用手动阀后,我拿着旧手动阀向师父请教,师父从设备选型、技术原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对该类手动阀进行了细致讲解。见我仍一知半解,他直接拆解了旧手动阀,从内部构造讲起,师父的全面深入讲解,让我对该手动阀“了如指掌”。

师父:石创峰 徒弟:吴 迪

教师节 | 那些年,伴我成长的老师 - 天天要闻

吊装操作手吴迪:从最初的单岗操作手到现在的通岗操作手,再到比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悉心教导和帮扶,那个人就是我的师父石创峰。

在去年的吊装“金牌+”吊装比武中,我因为是第一次参加,经验不足,师父就为我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且天天陪我加班加点训练,给我讲授他积累的经验和做法,耐心纠正和规范我的操作要领。在师父的指导和鼓励下,最终我取得比武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我们不要忘记

航天战线还有这群特别的“老师”

也跟他们说一声

节日快乐

老师,您辛苦了

(我们的太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