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国王去世,长子爱德华继承了王位。可是新君继位之后,媒体和大众对伊丽莎白的关注度却不降反升,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国王虽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也仅仅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位元首”。但是,为了表达对国王的尊重,但凡政府发布的文件或者条例,都要象征性地经过国王的签字。
爱德华八世
根据爱德华八世的私人秘书亚历山大·哈丁回忆,爱德华刚继位的时候,的确勤于政务。除了正常签署政府送来的文件,他常常还会在文件上写上自己的意见。但是这种热情在几个月之后就逐渐消失了。
我们再来看看爱德华八世的照片。他看上去容貌清秀、温文尔雅,但实际上是个性格非常执拗,而且骨子里带着叛逆的男人。因此,每当他的意见与内阁发生矛盾时,他的反抗情绪就会非常明显,甚至公开与政府内阁唱对台戏。最后发展到,政府送来的文件他根本就不看、也不签字,有时候这些文件上还会留下让人尴尬的红酒印。
爱德华八世
这样的行为,很快就伤害到了政府对他这个新君的信任。但是,最让英国民众无法接受的,还是因为他和辛普森夫人的恋情。在大家看来,老国王去世以后,他表现得更加肆无忌惮。不仅小报记者常常拍到他们俩出双入对的照片,他甚至公开表示,要娶这个女人为妻。
爱德华八世与辛普森夫人
要让这个离过婚的女人当王后,这是英国民众绝不可能接受的。当时,有不少旅居在美国的英国人写信给英国首相,说因为国王和辛普森夫人的关系,让英国的声誉在美国人眼中急剧下降。有的英国民甚至觉得,王室的尊严和道德权威,已经被爱德华八世丢进了垃圾桶。在沸腾的民怨声中,爱德华八世必须在王位和辛普森夫人之中做出选择。
爱德华八世与辛普森夫人
1936年12月5日,爱德华八世通知首相同意逊位。10日,他通过广播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告别讲话。
次日,按照英国王室继承顺序规则,没有子女的爱德华八世,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伊丽莎白的父亲艾伯特。艾伯特正式继任国王,成为乔治六世。
乔治六世
纵观整个英国王室的历史,还没出现过哥哥没有继承人,最后传位给弟弟的情况。可是现在,史无前例的情况发生了。大伯逊位,父亲登基,伊丽莎白好像离王位更近了一步。
即便如此,这个时候伊丽莎白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因为,只要父母给伊丽莎白生一个弟弟,那王位就必然会传给儿子。那么,对此,伊丽莎白父亲乔治六世有何打算呢?
乔治六世对自己当时的家庭结构非常满意,他非常宠爱两个女儿,甚至不希望妻子再为她生儿育女。最重要的是,在他心里,已经产生了要把王位传给伊丽莎白的念头。乔治六世在伊丽莎白很小的时候,甚至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说过,伊丽莎白很有帝王相,她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自控能力非常强。
乔治六世曾这样表达对女儿伊丽莎白的期许:我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子,仿佛看到一个伟大的君主正在诞生。我们需要不一定是男孩当国王,她会做得更好。
女王与父母
因为对伊丽莎白有着深切的期望,所以乔治六世在对女儿的教育问题上十分用心。就拿给女儿挑选政治读物来说吧,乔治六世在亲自阅读了十多本周刊之后,才慎重地将一本名叫《笨拙》的周刊推荐给了女儿。因为这本杂志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介绍政治要人和分析时政,所以伊丽莎白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不仅如此,他还把女儿送进了著名的伊顿公学。要知道,这可是英国最著名的中学,综合实力在全英国排名前十,先后出过20位英国首相,是名副其实的“精英的摇篮”。由此可见,父亲对伊丽莎白寄予厚望。
女王与父母和妹妹
可是,伊丽莎白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战争就不期而至。1940年,德国展开对英国的闪电空袭,白金汉宫数次被炮弹击中。首相丘吉尔曾建议从精锐部队中拔出一些人来保卫白金汉宫,但被乔治六世拒绝了,他认为这些宝贵的兵力应该派往更需要的地方。身为国王,他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妻子去视察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他还5次到国外巡视战场、鼓舞士气,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不下火线的国王”。
父亲的身体力行,让14岁的伊丽莎白深切体会到了君王的责任,也更加明白了王室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她的心底油然而生。战争和苦难,让这位未来的君主迅速成长。
就在这一年,14岁的伊丽莎白第一次通过广播发表了公开演讲。在演讲中,伊丽莎白表示:数以千计的人不得不离开家庭,不得不与父母分离。我和我妹妹玛格丽特,为你们难过。我们知道和自己最爱的人分离是什么滋味。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一切最终都将好起来,上帝会保佑我们并给我们胜利与和平。
14岁的伊丽莎白第一次通过广播发表了公开演讲
这段讲话通过广播,散播到了英国的每一个角落。安慰了战争中的孩子,也感动了所有的大人。在这次演讲之后,伊丽莎白在英国民众心目中,不再只是个明星般的公主,而是一名足以担负起国家重任的王室成员。
然而,伊丽莎白想做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她一心期待着,能亲手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伊丽莎白如何实现自己为国服务的心愿?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明天我们继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