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最美东营人”候选人公示

2022年09月27日19:30:28 热门 1056

为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东营市全境域内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培育东营“最美现象”正能量,彰显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担当”,根据工作安排,全市“发现最美东营人”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评议会议,综合人物事迹、社会反响、行业分布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了20名2021年度“最美东营人”候选人。

现将候选人名单面向社会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公示时间:2022年6月6日—6月10日。如有意见建议,请在公示期内以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市委宣传部反映。

联系电话:0546—838152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

2022年6月6日

2021年度“最美东营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1.王祝娥,女,53岁,垦利区董集镇向阳福庄养老院院长,垦利区董集镇官庄村妇联主席。在垦利区当时还没有像样的农村私人养老院,大家对有关办事手续和政策都不了解,关注度也不高的情况下,王祝娥面对质疑的声音,并没有动摇,她把经营超市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前后凑了20多万元争取到40间房屋,修缮改造成养老院。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呵护着养老院130多位老人的幸福晚年生活,还管理着包括董集镇杨庙社区在内的4个农村社区幸福院,为农村老人的健康饮食和文化娱乐提供了关照和服务。她始终把村民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好闺女”,先后获垦利区黄河口道德模范、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2.王燕燕,女,40岁,利津县陈庄镇临河村党支部书记,临河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燕燕自幼看着父辈们与土地打交道,风里来雨里去,可一年的收成往往仅能维持生计。有朝一日,能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是她最大的愿望。种棉花、种蔬菜、种甜瓜……历经挫折,她终于靠着种植甜瓜,实现了本村村民致富,还带动临近村的群众共同富裕。乡亲们种的甜瓜也赢得了“临合蜜”的美誉。她先后获得“山东省巾帼增收带头人”、“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3.邢彦敏,女,45岁,胜利采油厂职工。邢彦敏3岁时,父亲因公伤亡。12岁时,她的母亲突发脑血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自此,她和姐姐就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照顾妈妈的责任。30多年来,老人从未长过褥疮。2016年春节前夕,邢彦敏的婆婆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她把母亲托付给姐姐,自己全身心地照顾婆婆,给婆婆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做按摩,大家都夸老人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儿媳妇。30多年来,邢彦敏用自己的诚心、真心、孝心悉心照顾母亲、公婆乃至周围的每一位老人,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她连续多年获得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颁发的“孝亲敬老好儿女”奖,荣获胜利油田“十佳孝顺儿女”、中石化“孝亲敬老”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成海红,女,35岁,市儿童福利院荣军部副护士长。2010年,24岁的成海红到市儿童福利院荣军部开始从事护理工作,一干就是12年。精神卫生护理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强度高、有一定风险的职业。成海红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用爱心护理和真情守候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她和同事们一起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护理团队。面对患者的不理解、不配合,患者迎面泼来的冷水甚至肢体上的攻击,她从刚开始的害怕,到如今像“哄孩子”一样日复一日的耐心对待,用心中的“爱”温暖着每一个患者。就这样十多年如一日,她把患者当亲人,心中想的都是怎么让患者尽快康复。在成海红脑海里,工作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每日的安全检查、服药、病房里不停地穿梭,以及排得很密的夜班……“我们是医生,是护士,是保姆,更是他们的家人。”荣光无语,行胜于言。

5.朱希凤,女,57岁,退休前曾任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现任市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主任、“朱大姐调解室”主任。她甘做百姓“顺气筒”“减压阀”“助力器”,在被认为“机关第一难”的信访一线岗位上一待就是21年,共接待来访群众8万余人次,处理来访案件近1万件,协调处理疑难信访案件2000余件。20多年来,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信访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满意指数”,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了大家信得过的“贴心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朱大姐”。朱希凤荣获全国“最美信访干部”提名奖、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6.刘洪燕,男,49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刘洪燕协助公安民警抓捕逃犯,被表彰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危急时刻挽救三个生命的事迹,一度成为东营人的骄傲,被评为“中国好人”;2019年,他推动建设刘集生态采摘园,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村强民富的“双赢”;刘洪燕一家被评为市级“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妻子李敏被评为东营市“十佳兵妈妈”。刘洪燕作为家庭的一员,在生活中与家人相互理解、同甘共苦,是街坊邻里学习的榜样;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为人善良、处事公正廉明,带领村民探索出一条致富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车祸现场见义勇为,送人就医,挽救了三个生命。他是正能量的传递者,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人。

7.李美芹,女,45岁,广饶县人民法院法官。李美芹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坚守法治信仰,用行动和良知践行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誓言。工作14年来,李美芹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200余件,其中服判息诉率、办案天数、结案率等多项核心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法院前列。2016年初,她带头成立全市法院第一个民事速裁团队,其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市法院推广;诉源治理方面,她担任辖区中心镇街法官工作站站长,以她名字谐音命名的“琴音”矛调工作室,诠释了“剑胆执正义,琴心促和谐”的真谛。她创立的“法官工作站+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一站式解纷模式,打通了法庭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8.杨新凤,女,53岁,垦利区黄河口镇新凤家庭农场负责人。她喜爱莲花,是垦利区发展莲藕产业的创始人和带头人,她积极推动黄河口白莲藕走向国际市场。为带动乡亲们致富,杨新凤不仅吸收乡亲们加入自己的合作社,还免费为他们传授先进的莲藕种殖技术;富裕起来的杨新凤积极投身到了扶贫帮困中,每到逢年过节都会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户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她被评为“山东省巾帼致富带头人”。她孝顺长辈,怜爱幼小,支持儿子参军,她的家庭被评为山东省五好家庭、第二届全市文明家庭,她被授予“东营市十佳兵妈妈”称号。

9.宋爱民,男,50岁,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车间主任、技术带头人,获得东营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带动身边同事共同提升工作技能,带领团队荣膺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称号,锻造了一支以企为家无私奉献、懂技术会创新、敢于担当的工匠队伍。

10.张风兴,男,52岁,省黄三角农高区丁庄街道中心初级中学教师。学校处在偏僻的乡村,交通不便,条件也简陋,而张风兴从1995年分配至此便牢牢扎下了根,毅然坚守在职业教育一线。27年来,张风兴爱校如家,任劳任怨,以钉钉子精神一干到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他说,他坚守乡村教育的信念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学上,都能健康成长成才。张风兴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赋予他超出常人的恒心、毅力和追求,让他的教育之路硕果累累。他先后获得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东营市教学能手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11.张惠,男,47岁,东营区红十字会副会长、东营市红柽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副会长。2010年夏天,张惠与“公益”第一次接触之后,便开启了十年的爱心之路。2011年12月,张惠发起成立东营第一个专业助学项目。资助的贫困生分布在临沂沂水、潍坊临朐、东营的三区两县。2016年年底,张惠发起成立红柽柳公益“善哥助学”,多次策划和组织大型爱心募捐活动,为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募捐和发放棉衣、新鞋等爱心物资。十多年来,张惠和他的团队为孩子们,自己捐助和经手捐助的爱心款和物质近百万元。因为他的善行义举,他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山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他的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12.周建新,男,59岁,东营市化工学校教师。从教三十六年,他用智慧和双手助学生们筑梦前行。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年近六旬的他,仍然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个,获全国、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齐鲁最美教师、省技术能手、省自强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市金牌工匠、市优秀职工代表等荣誉称号。面对专业荒地,他借助书籍、网络,从基础学起,多方请教,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他撰写教学论文近20篇,编写教材2部,自制教具130多种,培养了多名年轻教师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他带出的学生成绩斐然,在全国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上名列前茅。工作之余,周建新心系残疾朋友,帮助他们学会家电维修技术,获得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他多次参加省市残疾人运动会和国家级、省级、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均获佳绩。

13.秦宁,女,37岁,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总工程师。她怀揣为国找油的梦想,始终坚守在石油勘探生产和科研工作最前线。2013年,作为博士后入站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从事勘探科技领域的地震资料处理工作,用科技成果助力国家石油勘探。她勇于创新,担任胜利油田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带领团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在胜利油田东部老区长期稳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说,石油是国家的命脉,她要用手中的技术帮助地质家找到更多石油,回报祖国、回报油田……秦宁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山东省道德模范、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石化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胜利油田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

14.殷红,女,40岁,河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殷红先后四次荣获全市“业务标兵”“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工作者。从业12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她耐心剥丝抽茧寻找事实真相;面对飞扬跋扈的歹徒,她毫无畏惧严缚法绳;面对孤苦无助的群众,她温情以待全心呵护。2011年至2016年期间,殷红办理5个案件被评为全省优质案件。她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时间检验和群众评判的精品案件,她用真爱在群众心里书写了一段精彩的青春岁月,用实际行动处处彰显着一名优秀检察官的本色,用心用情经营着这份光荣而崇高的事业。

15.郭明昌,男,67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笔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山东齐笔联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潜心齐笔制作50多年,郭明昌甘坐“冷板凳”、下足“水磨功”,守住了几千年传承下的手艺,创新研发出生肖纪念笔、婴儿胎发笔、高级礼品笔、工艺陈列笔、储水储墨毛笔特色产品,探索“工厂+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增收,并通过“抱团”发展、电商运营、展会推广、收徒授艺,把齐笔的美誉一步步带出国门、推向世界。郭明昌被授予“全国乡村工匠”“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省级非遗传承代表性人物”“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16.郭凯冰,女,51岁,广饶县陈官镇中心初中教师。作为语文教师,她用教学启蒙孩童心智,筑牢文化根基;作为儿童作家,她出版图书11部,用文字引领青少年向真向善向美。郭凯冰的创作立足黄河口这方热土,借由文字的引领,勾画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传扬黄河口人文精神。她创作的《青瓦高台》,把主人公的生活“搬”到了广饶文化遗迹柏寝台上;带着对小清河的记忆创作的《等待一条船》获第四届“泰山文艺奖”;以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中共广饶刘集党支部为原型创作的《我们的宣言》,获第十二届万松浦文学奖,同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21年农家书屋增补书目》、山东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她的作品还先后获“华语儿童文学中国故事短篇创作邀请赛(2015)”银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奖等多种奖项。

17.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每年春天,他们趟过天然潮沟,连续6年在泥泞的海滩上观测北迁旅鸟落地,共观测到82种18万只水鸟春季在黄河三角洲顺利中转飞到繁殖地;每年夏天,走过沼泽湿地,记录鸟类新生命的诞生;每年秋天,在野外采集鸟类新鲜排泄物等样品,为候鸟做体检;每年冬天,对区内越冬候鸟进行全面调查保护。在完成黄河口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工作同时,科研中心积极投身到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前瞻性的工作中。面对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在自然保护区的入侵蔓延,科研中心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形成了“刈割+围淹”、“刈割+翻耕”等有效的治理技术,完成互花米草治理2500余公顷,同步实施盐地碱蓬恢复、海草床修复、潮沟疏通等系统修复工程,确保取得综合性的治理成果。他们将保护黄河口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视为光荣的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挑重担,担当作为,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18.东营市黄河抢险救援总队。2021年进入秋汛后,黄河水量来势汹汹,黄河沿岸防汛形势严峻异常,全市广大干部职工闻“汛”而动,成立东营市黄河抢险救援总队。10月5日,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后,市消防救援支队和胜利油田救援支队迅速集结了人员和各类防汛装备,两支队伍从接收调令、紧急集合到达现场仅用了1小时30分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防汛期间,队员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边铺路边拉起陷入泥中的队友,向着坍塌的堤坝艰难前行,面对如此危险又艰苦的防汛任务,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退缩。队员们用真诚谱写了对百姓的热爱和忠诚,“汛情不退,我们不撤”便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19.赴豫抗洪救援群体(包括特战救援队、医生、社团组织、企业力量等赴豫救灾中的“东营力量”)。2021年7月20日,河南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黄河尾闾的东营,城市不大,却能量满满,爱心激荡,面对大灾大难,东营人民或主动请缨,或闻令而动,迅速行动起来,驰援河南。专业救援队应召而出,民间团体、爱心人士自筹物资前往,奔赴700公里外的灾区,面对危险,奋不顾身科学施救;舍生忘死,与时间赛跑;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舟共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抢险救灾奇迹,鲁豫同行,风雨同舟,河南救援有咱东营力量。救灾期间,我市累计派出22支救援队伍,救援人员451人,装备1496台套、转移人员9127人、排水近90万立方米,发电供电时长37小时,供应物资12274件,充分彰显了抢险救灾中的“东营力量”,更展现了东营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

20.CCUS技术团队。面对国外技术无法直接适用于我国绝大部分油藏的现状,胜利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团队开启了攻坚技术之路,研发新一代气驱非均质长岩心物理模拟系统,其实验结果可以给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提供依据。2017年,他们在注气现场验证了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高压混相驱技术的可行性,3口油井全部自喷,每口井日产油由原来的1吨提高到5吨,并稳产2年,填补了国内CCUS高压混相驱技术的空白,相继创新突破了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储输、低温二氧化碳密闭注入、高效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安全评价等技术。目前,胜利油田运用CCUS团队技术,已建成投产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预计15年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068万吨,增油300万吨,新增产值约70亿元,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1年度“最美东营人”候选人公示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