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奶粉,右边是香烟,各位老板,母婴店这样的“混搭风”陈列您见过吗?
疫情+低出生率的双重冲击,让实体母婴店的生意变得愈发难做,很多老板纷纷寻找破局方法,有的试图优化商品结构来扭转逆势,有的则寄希望于服务项目来提高消费者粘性。
也有的选择了不断延展用户的生命周期,从“婴”到“童”再到“少”,到“母”到“全家”。
其中增加品类结构,拓展家庭消费已经成为了众多母婴店转型的首选,据《中婴商情》了解,目前母婴店布局家庭消费的产品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1.儿童奶粉、中老年奶粉、女士奶粉、成人纸尿裤、全家营养品等婴幼儿产品的延伸品类。
2.居家常用的纸巾、湿巾、洗手液、洗洁精、消毒液等家庭刚需日化类产品。
3.瓜果蔬菜肉蛋奶等民生产品。
现在还有母婴店另辟蹊径,做起了烟草生意,我们不妨大胆设想,未来母婴店是不是可以像一个小超市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且不说这位卖香烟的母婴店老板生意如何,只单看他的创意和积极应对现状作出改变的态度来看,他就已经赢了不少“顽固派”老板了。
《中婴商情》在2015年开始,就不止一次地呼吁广大母婴店要重塑门店盈利模式,拓展家庭消费,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疫情和低出生率,“一站式购物”也是未来母婴店必须要转型的方向,单纯的奶粉、纸尿裤等大品类的毛利已经支撑不起当下的母婴店了。
再来看最近出圈的一些家庭消费拓展品类,有一家连锁母婴店,仅棉柔巾一个单品,2天的流水就做到了24万+。
要是您的店,您算算得卖多少桶奶粉,又得卖多少天才能卖出24万呢?
其实不管是卖棉品、日化产品,还是烟酒茶糖,每一家母婴店都应该学着转变思想,积极在门店做尝试,探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