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2022年09月14日04:23:24 热门 1563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89年前,就是在这一天,日军以炮轰沈阳北大营为开端,试图将贫弱的中国一步一步拖向亡国灭种的深渊。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那些悲壮与热血也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但这些为国奋战、不惧牺牲的老兵,还有他们的故事,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王维华:战友被打中脖子,血像泉水一样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年近百岁的老兵王维华,如今还能唱出一曲《松花江上》。战争年代的辛酸记忆,依然深深刻印在老人的脑海里。

王维华曾是一名传令兵。在汉江边打仗时,总司令张自忠下过命令:“不让老日过汉江”,因此无论多晚,无论时间有多紧张,只要接到新的命令,他就必须马上出发。

在山上打仗更艰苦。有一次,部队为了攻占山头,便“顺干沟翻过去”,干沟里只有一点泥水,战士们口渴得忍不住,就一口一口地喝。

“喝完水,嘴里都还有沙子,咔嚓咔嚓一声响。”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那场仗,足足打了30多个小时,战士们一直都没吃上饭。天快黑时,部队打到山脚下,正准备做饭吃,忽然日军的飞机飞来一顿轰炸,地上机枪大炮齐响。顷刻间,战士们也顾不上吃饭,只能赶紧打仗。

敌人来的太多了。王维华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位战友在自己眼前被枪打中脖子,血像泉水一样喷得老远,惨不忍睹……

熬过战争的残酷,抗战那段过往已成为王维华骨子里无法磨灭的印记。如今的他,说起抗战经历滔滔不绝,那些饱含血泪或勇气的抗战歌曲,他也能连唱好几首。

他一直在山上独居,还有一次,山里因为修路挖断了水管,老人水不够用,一位志愿者姑娘便给他重新装了一根水管,修了水池。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虽然志愿者短暂地陪伴了老人,这位历尽战争苦难的老兵仍然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

黄海潮:那一仗,洞里的战友全部牺牲了

黄海潮也是一位在抗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

1943年,刚新婚没几天的他离开妻子,上了战场。他先是参加了常德会战,后来常德失守,部队被打散,他回到广西又继续参军。

“你不上战场,我不上战场,国家就灭亡了!”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1944年,日军进犯桂林,桂林保卫战打响。黄海潮所在的部队与日军激战10天,毙伤敌兵近万人,直到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普陀山、月牙山等多处阵地才相继失陷。

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黄海潮和几百名战士被迫撤到了七星岩洞里。

他想从后方的岩口突围。“突围一拼,死则搏敌成仁,生则重振旗鼓以报仇,仍不愧于国人”。黄海潮发现岩口处堆了一些麻包,爬上去或许就能出洞,便瞅准把守日军跑开的机会,往麻包上爬。

可麻包是滑的。旁边一位排长见状,便用肩膀托起黄海潮,让他爬出洞口。谁知道就在这时,洞里突然响起三声爆炸声,仅仅一两秒的功夫,毒气在洞内四散。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从岩口跌到洞外的黄海潮,只听得一阵“呜呜呜呜”的声音,然后就再也没有声响。

那一仗,困守七星岩洞的所有人,除了黄海潮,全部牺牲。如今的黄海潮说起这段往事,话语中仍然难掩心痛:“师长自杀了,军里面的参谋长阵亡了,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也阵亡了……”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几十年来都是独身一人住在侄儿的老房子里。老人的左手手指几乎全断,走路也要拄着拐杖。由于没有子女,他只能靠住在隔壁的侄儿时常照顾着。老房子冬天会有些漏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的志愿者便给黄海潮送来了温暖的被褥。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他依旧像当年一样关心着国家大事。为了方便老人看新闻,志愿者们还给他装了电视。有时候志愿者上门探访时,黄海潮还会跟他们讨论国际、国内的形势,一点也不像一个101岁的老人。

姚书倍:每一场仗,都是奔着牺牲去打的

老兵姚书倍的哥哥也是一名军人。

当年,日军攻击洛阳,哥哥在随部队转移的路上遭遇了大批敌军,不幸牺牲。从那以后,国仇、家恨让姚书倍将日本侵略者视为死敌,“每一场仗,都是奔着牺牲去打的。”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记忆中打得最艰难的一场仗是在林县。那一次,日军集结了大约3万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一顿猛击。我军虽然有万余人,但重武器就只有迫击炮重机枪。激战数日后,日军攻陷城墙,又攻破了我军在城内部署的四道防线,“打到最后,子弹都打完了,师长竟亲自用刀和敌人拼杀”。

姚书倍所在的部队也打过胜仗。在辉县三角口,由于地处山区,日军的坦克、大炮无法发挥效用,我军便将敌人包围在一条山沟内,由上方压制,杀敌数千。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随后每天都唤来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我军阵地。在战士们冲锋的路上,一枚敌人的炸弹就曾落在姚书倍身边,炮弹炸起的泥土把他的双腿全部埋住——奇迹的是,姚书倍并没有受伤,他从土里爬出来,又继续冲锋、战斗。坚持了半个月,日军的残兵败将才趁着雾气在飞机掩护下仓皇逃窜。

而今,这位铁血老兵将近百岁,和儿子生活在洛阳一个老旧小区。房间并不大,但老人对生活很满意,孩子们也很孝顺。

结语:对抗遗忘,是对老兵最后的敬意

曾经有志愿者问亲历“九一八事变”的老兵汪宜平,“您的父亲和哥哥都参军了,按征兵规则,您可以不用参军,为什么还坚持要去?”

老人神情肃穆地捂着胸口,“我有一颗中国心。”

抗战老兵均龄97岁,他们终将全部逝去:铭记是最起码的敬意 - 天天要闻

在南京死里逃生的老兵徐炳林,虽在战斗中几度重伤,但回忆起战争岁月,他仍说,“中国军人不怕死,要死就死!”

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人,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想过自己还能活到抗战胜利,他们所思所想的,或许不过是拿自己的命,去换他们身后的这片河山,让同胞们好好活着。

如今,幸存在世上的老兵平均年龄已高达97岁,辞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曾经付出过生命的记忆将随着时间被逐渐掩埋。

他们是这段历史最后的“证人”。终有一天,他们将全部离开……用记忆对抗遗忘,是我们对抗战老兵最后的敬意。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