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我家那闺女2》正在热播中,节目在开头就抛出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四个社会焦点话题。
试图展现女明星是如何与社会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可见节目组的野心还是十分大的,不止想要娱乐性,还想追求内容深度。
节目播出之后,林允门前堆积的快递就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目光,甚至又双叒叕上了热搜。
林允在综艺中的形象就很像20岁左右的女孩子,患有重度囤积症,满屋的衣服和各种化妆用品,还在乐此不疲地尝试着各种新鲜的小玩意。
在囤与不囤之间反复挣扎,在囤积欲的驱使下,压抑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塞得家里满满当当,挪不开脚。
在堆积如山的物品里夹缝生存,就连开门去拿个外卖就像翻山越岭一样,连张信哲听了都要流眼泪。
而另一个闺女王鸥的生存状态就不一样了,整个房间里,没有一点烟火气,活像个样板房。
王鸥本人也是如此,不玩手机,不想尝试任何新鲜的内容,安逸于自己的生活,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无聊。
王鸥整日的日常就是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走动开灯关灯,或者倒立。
像一个没有感情的行走机器,连她家的狗也是这样。
在看到林允尝试各种美容仪器的场景后。
王鸥坦言道,如果是自己,就只会选一种好用的适合的东西,然后一直用下去,就不会再去尝试任何新鲜的东西。
对比林允家中各式各样的服饰,王鸥家中就只有简洁大方实用的款式,都是很素净的颜色。
可能连节目组都觉得她的生存状态太过无聊,所以在后来的几期,给她安排了什么滑冰、攀岩,美其名曰:走出舒适区。
可在王鸥脸上,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这些活动完全是抗拒的,不过是她接的一个活,她去参加这些活动不过是源自对工作任务安排的配合和服从。
与王鸥类似的是张碧晨,可能是被唱着《凉凉》和《年轮》的荧幕形象所欺骗。
在很多路人眼中,张碧晨应该是知性优雅的女人形象。
可张碧晨的性格很爷们,特像个男孩子,直率不做作,是行走的张大爷,家里的服装和一般女明星相比也是很少,真的是台上仙女,台下直男。
张碧晨的衣橱里是大量的卫衣,基本以宽松舒适简单为主,鞋子也都是平底鞋、运动鞋。
一眼望过去,完全没有华丽优雅女人味十足的高跟鞋和连衣裙,也没有化妆品,她本人也不接受很女人味的衣服,不能接受露大腿,购衣审美比直男还直男。
她的朋友们想对她进行形象改造,带她出门逛街购衣,张碧晨拉着一张大写的抗拒脸出了门,比起一些女孩子一到了商场就火力十足的兴奋样,张碧晨只是瘫坐在沙发上。
最后衣服没选到合适的,反而看上了人家店里的沙发。
我们可以从林允、王鸥和张碧晨的生存状态对比汇总看出他们本质的差别。
林允属于在人生中做加法的哪一类人,保持着少女心和对生活的热情,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生命体验,在生活里不断探索,不断尝试。
身边有着要好的男性朋友,也有要好的女性朋友。
平时的日常就是化妆、研究新发型、玩服装穿搭、奶茶店打卡、滑雪、拍美美的照片。
总之,活得很热闹。
可以说她的生活是十分精彩有趣的,她把自己的日常活成了一部偶像剧,也符合了很多年轻女孩对甜美生活的美好憧憬。
而王鸥和张碧晨属于在人生中做减法的人,或许她们看起来会有些孤独和无趣,因为活得不够热闹,所以看客不会觉得欢乐。
众人口中的"走出生活的舒适圈"也未必那么值得歌颂,比如黄雅莉,她就在自己的小生活里创造着美好。
她不仅在精神上有着自己的音乐追求,并用一个"借光计划"去实现,她还比城市丛林里的富人们提前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深钻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本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走访了20位手艺人,通过对他们的记录和自我感悟写出了《造物有灵且美》,这也是代表着日本工匠精神的一本书。
由极简通往极致,由极致走向匠人。
书中写到:
制作器物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与材料交流的过程,在与材料的相遇相知中我们创造出新。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能从材料身上感受到一种物质、近似于人格的东西,有时甚至仿佛能从材料中触摸到神域。天地自然里充满未知,材料由此诞生而来。通过材料,我们融入天地自然之间,会发现在我们自己的内部,也充满了谜样未知的自然,像大海一样广阔。
黄雅莉就是这件事的亲身实践,曾经她在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将要举办的时候,突然遭遇撤资。
在她心情低落的时候,她用废旧的吸管拼凑出了一幅星空,也正是因此悟到了艺术和自我的价值。
她亲手设计了自己的租房"山田心"。
凉亭一耸,菜地两垄,用废旧的树木做成了庇荫的凉亭,有自己的菜园和壁炉。
生活图景十分令人羡慕,简直是活在娱乐圈中的李子柒。
黄雅莉在节目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房子是租的,日子不是租的,只有当下才是真的。
她并不明星中最富有、最红火的那个,她能活成让人羡慕的样子,是源自精神世界的纯净,
是因为她在自己的人生里做减法,把不重要的尝试和体验砍掉,才给自己空出了时间和精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致。
她在屋子里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山河,从此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尽收眼底。
对比同样在做减法的王鸥,王鸥之所以觉得无聊和孤独(至少从节目中看是这样),不是做减法的原因,而是因为她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核心支撑点,也就是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东西。
精神世界里空下来的那块地方,没有东西来填补,自然会觉得空虚。
话说,21世纪,谁不孤独,唯有精神世界上的热爱和充盈,才能填满生命里的孤独,使自己变得平静安宁。
比如乔布斯,他的家里就如日剧《我的家中空无一物》的极简狂魔麻衣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和摆设,衣服也都是清一色的黑,因为他不想浪费时间在挑衣服上。
乔布斯一生都将自己的精力完全投注在苹果上,这份极简之后的极致感才让他建造了苹果帝国,精神上的极简才是真正的极简主义。
梭罗在他那本著名的《瓦尔登湖》里写过:
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要热爱你的生活,尽管生活一贫如洗。即使身处贫民院,你也可能享受一段愉快、兴奋、辉煌的时光。西斜的落日映照在贫民院窗户上的余晖,与照射在富贵人家的豪宅上一样光芒万丈;门前的积雪一样在早春消融。我只看到,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在那里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里一般。
愿你找到心中的热爱,过上简单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