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2022年07月13日09:42:13 热门 1612

频频冻结、数次违约......中信国安,这家资产千亿、大有来头的大型集团,如今命悬一线、苟延残喘。

“义子”落难,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信集团不出意料地开始援救,先后提供高达37.5亿元的委托贷款。更有甚者,这位“亲娘”计划重组“救子”。

此时,援助仍在情理之中。不曾想,2019年3月,中信集团发函,公然要求银保监会协调最高法院,尽快对国安府项目再审立案,推动解决早已终审判决的国安府地块案。

中信集团不惜背上扭曲市场规则的骂名,悍然化作持杖乱舞的白衣骑士,只为救下“败家子”。

中信国安能否“安”?危局何去何从?市场拭目以待。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中信国安logo

中信国安集团官网显示,中信国安集团拥有17家一级子公司,控股中信国安(000839.SZ)、中葡股份(600084.SH)、国安国际(0143.HK)、白银有色(601212.SH)4家上市公司,是资产超过千亿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中信国安集团官网业务布局介绍


根据中信国安集团公布的2019年半年报,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计1844.91亿元,总负债为1606.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7.08%。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国安集团今年负债与负债率情况一览


然而略微对国内财经保持敏感度的人都知道,由于债务频频违约,资产被查封,中信国安集团如今已经四面楚歌。

随意一搜索,就能发现下列这些“楚歌”:

2019年3月15日,中信国安集团未能支付25亿元保险债权投资计划2019年一季度利息3945万元,北京银行被迫履行担保义务。

2019年4月28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称,2019年4月28日是15中信国安MTN001的付息日。截至当日日终,上清所仍未收到中信国安集团的付息资金,暂无法代理发行人进行本期债券的付息工作。据了解,15中信国安MTN001发行规模为30亿元,期限为5+N年,应付利息金额为1.95亿元。


一个资产接近2000亿,商号里拥有“中信”金字招牌的大型企业集团,居然连几千万利息都支付不了, 无疑令市场震惊。

而真实情况更令人震惊。

2019年年初以来,中信国安集团资产频频被冻结,多笔债券违约。自2019年4月以来,中信国安集团累计已有7只中期票据构成违约,涉及本金合计134亿元。


此外,中信国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中信国安(000839.SZ)、白银有色(601212.SH)、中葡股份(600084.SH)股权在几乎全部质押或冻结的基础上,于2019年3月19日至4月12日期间新增9笔司法冻结。

第三方评估机构联合资信也在一个月内两次下调对中信国安集团的主体信用评级,先是从AA+下调至AA-,再从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2020年5月8日,中信国安日K线图


从债务期限来看,中信国安集团2018年内应还未还的30亿元,2019年内到期的732亿元,2020年到期363亿元,2021年及以后到期433亿元。

这意味着中信国安集团未来还债压力十分巨大,不断违约可能是其常态。

中信国安集团称,公司正在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并加强自身经营,努力保障后续债务融资工具到期偿付。


2


从公司商号来看,就可以知道中信国安集团大有来头。 这家公司前身是1987年4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成立的北京国安宾馆, 后来在金融领域,网络信息,资源能源等领域不断扩展,成为中信集团大陆业务版块的重要子公司。

2014年,在一场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混改之后,中信国安由中信集团100%国有独资成为民营股东占多数的企业。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中信国安股权变更图 来源:野马财经


目前中信国安集团股东包括中信集团(20.94%)、黑龙江鼎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9.76%)、北京合盛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7.79%)、瑞煜(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15.81%)、共和控股有限公司(15.81%)、天津市万顺置业有限公司(9.88%)。

包括鼎尚投资、合盛源投资等几家民营股东的股东结构穿透后,多为自然人。2014年,这些身份神秘的自然人股东以低于净资产的对价进入,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市场上关于国资“贱卖”的质疑持续不断。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2014年8月11日 中国证券网报道标题称“混改被指贱卖国有资产”


完成混改后,中信国安集团高歌猛进,资产迅速扩大。混改前的2013年,中信国安集团合并资产949亿,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信国安合并资产已经迅猛增长至2215亿,业务版图涉及到金融、信息网络、旅游、资源能源、大消费、文化、城市运营、健康养老、海外业务等领域。

中信国安集团资产规模虽然快速扩张,然而其资产回报率却每况愈下。2016年、2017年、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国安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10.21亿元、1039.62亿元及729.47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只有13.84亿元、6.92亿元、0.56亿元,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5年-2017年,中信国安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77%、3.77%和1.87%,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越走越弱。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近年来中信国安集团各项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情况 (单位:亿元,%)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截至2018年3月底 中信国安集团旗下房地产在建项目情况 源自:澎湃新闻


这背后原因见仁见智,要完整分析恐怕颇费笔墨,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一些原来可以躺赢的业务不再光鲜, 中信国安集团旗下的信息网络,资源能源等业务版块表现低迷, 其整体资产回报率下降也就不足为奇。

中信国安集团拥有中信的金字招牌,依然享受着融资方面的诸多便利, 因此可以通过高杠杆的债务扩张,迅速作大资产规模,多元化投资的项目并未带来盈利能力的增强,却带来财务成本的飙升。

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国安集团财务费用为40.5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达到89%, 导致公司2018年会计年度出现重大经营亏损,净利润为亏损42.55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2019年债务危机的爆发,就不足为奇了。

3


为了脱困求生,中信国安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处置。2018年,将中信国安旗下子公司盟固动力以21.72亿元转让给荣盛控股,并且把31.80%的股份也转让出去。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中信国安集团公告债务危机


与此同时,中信国安也开始变卖青海盐湖项目、三亚椰林滩酒店、海南万宁地产项目、京龙大厦等资产,为缓解债务危机筹措资金。

然而这些资产出售,并没有阻止一系列债务违约, 随着更多资产被查封,中信国安集团债务危机越演越烈, 而这个时候,中信集团和中信国安集团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被人们不断质疑,也被人们不断期待。

在危机时刻,中信集团会是那个出手相助的白衣骑士吗?

事实上,中信集团的确出手了。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2019年4月28日 澎湃新闻报道提及中信国安自救行动


在陷入流动性危机后,中信国安集团得到了其第一大股东中信集团的援助。2018年9月,中信集团向中信国安集团提供了35亿元委托贷款作为紧急流动性支持。2019年1月,中信集团再次向中信国安集团提供了2.5亿元委托贷款,专项用于国安集团支付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不过,这看起来也只是杯水车薪。

2019年3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中信集团已成立工作组,计划对中信国安集团进行重组。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就中信国安集团债务重组表示,中信国安集团已经聘请了中信证券做债务重组顾问,中信证券团队正在为其做财务债务重组,希望债务重组能够顺利进行。

中信国安集团年报亦显示,已聘请中信证券公司为财务顾问,全面梳理国安公司集团各项资产、债务,积极开展相关资产处置工作,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2019年4月17日,时代周报报道称,获得了一份名为《关于恳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函》的文件。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关于恳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函》部分内容


这封信函由中信集团向中国银保监会发出,大意是请求银保监会出面,稳定及协调相关债权人,尤其是协调金融机构对中信国安的抽贷断贷和起诉查封问题,帮助营造较好舆论环境,协调解决司法诉讼问题。

中信国安的债权人中,借款余额前五大金融机构包括工商银行99亿,建设银行80亿,农业银行66亿,国开行64亿,以及北京银行49亿。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份公函中,中信集团公然要求银保监会协调最高法院,尽快对国安府项目再审立案,推动解决国安府项目的诉讼问题。国安府项目缘起于北京宣武门附近一块黄金地块的旷日持久的纠纷,2017年,最高法院已经做出终审判决,要求把土地开发权益交还给最初土地所有权人北京庄胜公司,然而最高法院的判决却迟迟得不到执行。 鉴于这块土地开发预期利益丰厚,对化解中信国安困境至关重要,因此中信国安一边在对抗执行判决,一边在推动再审。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据澎湃、财新等媒体报道 最高法将再审国安府项目的诉讼问题


不知道是否是中信集团的公函起了作用,在终审判决2年半后,最高院决定再审这个案件,令法律界哗然。


基于历史渊源,品牌共享, 在中信国安集团面临困境的时候,作为大股东的中信集团采取更积极的救助姿态,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无论从市场规则层面还是公司治理层面,中信集团的诸多作法都是大可质疑的。

从市场规则层面,中信集团涉嫌利用央企地位,公然试图影响监管机构和司法机构,这显然影响市场公平公正,也对司法机关的声誉造成影响。

其实,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最近一两年暴雷的企业集团很多,很多企业集团背后也都有强大的靠山,比如近期暴雷的北大方正集团背靠北大和教育部,如果都像中信集团这样公然出公函为关联企业主张利益,这样市场规则将被扭曲到什么程度?

而从公司治理层面, 虽然中信集团是中信国安集团的大股东,但两者毕竟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股东结构和利益主体只是有限重叠。 以目前中信集团在中信国安的持股比例来看,后者并非前者的子公司, 在财务报表上也无法对后者进行并表, 中信集团就是一般的股权投资者。 对于所投资公司,中信集团可以进行合理救助,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救助必须基于公允价格的市场交易, 而不能是不当的关联交易,更不能是是私相授受的利益输送!

中信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中信国安集团是私人股权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公司, 关联交易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应有之责,同时考虑到中信国安集团的混改过程中舆论质疑,中信集团的救助措施更应该避瓜田李下之嫌,不能授人以柄。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下来并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得到强调的的国有企业混改方案,目的是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目的是为了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多赢, 而不是利用央企地位干扰市场规则,或者为混改后经营不善的企业兜底, 更不能变相进行利益输送,纵容道德风险。


亲娘救义子,中信国安危局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2019年3月29日,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答财新记者问

在2019年3月29日中信集团业绩发布会上,对于投资人担心的中信国安集团是否会面临破产清算的问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在发布会上反问记者:“中国哪个公司破产清算了?”

常振明的这个反问多少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甚至瞠目结舌。显然,中国破产清算的公司不计其数,对很多经营不善的公司来说,破产清算未必就是坏事。 但根据情境猜想,常董事长大概坚信中信国安集团不会破产清算,如果要避免破产,总资产超过7万亿的中信集团当然有底气来兜底,但这是否和当初混改初衷背道而驰?


在上述提及的公函中,中信集团表态:将全力配合中信国安集团做好流动性风险应对和资产重组工作。 作为一般性表态,或许无可指责,但是如果中信集团凭借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成为一个行事乖张持杖乱舞的白衣骑士,那将会令市场和公众都瞠目结舌。

不久前,掌舵中信集团近10年的常振明卸任,央行副行长朱鹤新接棒,中信集团公司战略将会有哪些改变? 债务缠身的中信国安集团是否会迎来变数?市场正拭目以待。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