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2022年07月12日11:35:20 热门 1734

□文/图 程丹梅

本版统筹/梁力

多样且有趣的俱乐部

德国的俱乐部多如牛毛,类型也蔚为大观,有体育型的、环保型的、艺术爱好型的,甚至还有以故乡为名义的……德国是公认的世界俱乐部冠军国,因为它的俱乐部数字是60万个。

“俱乐部”这个词,在德语中叫Verein,你若查词典,它准告诉你叫协会,可它非同于我们所认识的协会,而它的会员制形式又与俱乐部相似,但不同于英国最早的上流社会俱乐部。德国的俱乐部则是群众性的,既非盈利,又什么人报名都能参加,请教过问德国人,他们说怎么叫都可以。

有记载说,德国最早的俱乐部是1749年的柏林星期一俱乐部,后变成了读书社团。但是汉堡人说,1816年成立的“汉堡体育健身俱乐部”才是最早的。无论怎样,俱乐部都是满足人爱好和兴趣的地方,那些体育的、文化的、娱乐的俱乐部收费低廉,对于各种收入的家庭、个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足球、象棋、划船、老车,包括甲壳虫、鸭子车等特殊汽车俱乐部和摩托车俱乐部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微型花园别墅俱乐部,就很有特点了。这种往往在城里另一块地方开辟的一个带小花园的别墅,花园里种花或者种点菜,有点像自留地,闲暇时到那里休息一下,过过自己种田的瘾。

这种微型别墅,你如果在汉堡坐地铁,有时就能路过见到,多半的袖珍木房子里都挂着蕾丝窗帘,跟过家家似的,应有尽有。一对叫卡特林和迭戈的年轻人,就专门在汉堡郊区租了一块那样的地方,因为卡特林是绿色植物研究者,她要去那里为自己找一块种无污染的蔬菜试验田。

如果说微型花园别墅怡情养性的话,那么养兔子俱乐部就会让人觉得很有孩子气。德国人对小动物的喜爱很不隐瞒,家里有孩子的,必须要有家养动物,所以养猫狗等的也会有相应的俱乐部,切磋养动物的经验。

更有趣的是,汉堡虽然远离巴伐利亚州阿尔卑斯山的德国部分在此州),但它却有一个很大的阿尔卑斯山俱乐部,如此,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全国只有汉堡有滑雪假的原因了。

此外,德国的狂欢节俱乐部也不少,每年从11月12日到第二年的2月,在科隆巴伐利亚等地都有各类的狂欢节,俱乐部当然就忙活这些,化妆、花车的准备也是不少的,还有的俱乐部会组织小型的演出。

学校俱乐部也有特点,多半成员是学生父母,主要活动就是找人捐款,组织学生出去考察,如果某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话,俱乐部就出资。

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 天天要闻

划船俱乐部的大人与孩子在划船

健康方面的有徒步俱乐部、登山俱乐部等。一个叫Kneipp俱乐部的,是依据踩凉水对血液循环有好处道理而来的。比如爬山路过小溪流,为了健康,你得踩冰凉的溪水。这个俱乐部是根据19世纪一位叫Kneipp的神父关于自然治疗而来的。这位神父通过水疗、天然草治疗、运动、饮食以及改变生活态度等方式,为人治疗。

在1897年这个俱乐部还成立了全国联盟组织,至今已经有16万成员。他们章程的第一句就是:这是有利于社会的。正因如此,他们得到了政府的赞助,这个俱乐部还有帐篷地、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疗养院等。

爱好历史的德国人不少,德国有众多与历史相关的俱乐部,如“热爱故乡俱乐部”,就常常研究地方志,还在故乡做考古活动,带当地人参观名胜古迹。比如德国西部有古罗马时期的废墟,那么俱乐部的人不仅去勘察,还会缝制古罗马时期的衣服、扮成古罗马时期的样子。

除此之外爱鸟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舞蹈俱乐部、话剧俱乐部、小型玩具火车俱乐部、私人小型飞机俱乐部、德国青年招待所俱乐部等等,也遍地皆是。

俱乐部都有自己的规则

德国所有的俱乐部都有基本原则:注册、民间的。而且章程的第一句话都是:这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的团体,非盈利组织,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因为俱乐部的特点是免税,如果俱乐部哪部分赚钱,哪部分就得分出来。

我手头有一本汉堡市“伊泽开划船俱乐部”的期刊,名称叫《Over村的朋友们》。Over是易北河的上游,因为成员里不少人是那个地方的,喜欢那个地方,叫起来也与众不同,所以就这样定名了。

2018年6月刊卷首语是这样说的:新的季节开始了,伴随着灿烂的阳光,我们很高兴将要继续以前的急流训练,并且享受阳光……

刊物第二页上登有付费规则:

单独会员,18岁以上每月10元(指欧元,下同)。

一对儿会员(2人),18岁以上每月16元。

家庭会员:一个家长带18岁以下孩子,每月12元。

家庭会员:两个家长带18岁以下孩子,18元。

年轻会员,18岁以下,5元。

单独会员,18岁以上,如果在培训期间碰到失业,每月5元。

单独会员,18岁以上,不常参加活动,也不使用俱乐部材料等,每月5元。

使用俱乐部船库的船,每艘kajak皮划艇每月5元。

18岁到65岁成员,每年需为俱乐部贡献6小时劳动义务。14到18岁,每年4小时。没完成的则按每小时15元代替。

……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编辑《Over村的朋友们》期刊的工作人员,都是划船俱乐部内的志愿者。

关于收费,各地俱乐部都有不同,不来梅跳舞俱乐部的海曼和海歌说,他们俩每月一共交38欧元。说起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德国人会津津乐道地述说他们早年的交费历史,据说早年的费用是需大家主动到俱乐部交的,虽然也没多少钱,但谁也记不住交。所以,之后俱乐部负责收款的人就挨家挨户去敲门,这样还会时常到成员家里坐那么一会儿,聊个天儿,喝点咖啡;再后来,就银行支付,因为大家也总是忘记,俱乐部成员干脆就把账号给俱乐部,让人家定期收就是了。

既然你参加了俱乐部,就要遵守俱乐部的规则,俱乐部的人互相之间就有监督,比如小型花园别墅俱乐部,互相监督的是你的房子不能太大,你晚上10点以后不能太吵,花园里点火不能太多(篝火和烧烤),院子也要整齐等等。

前面说的“伊泽开划船俱乐部”的一个成员斯蒂文说,他们俱乐部一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主席副主席和负责财务以及检查财务的人员,负责财务的人每年要做汇报,说明成员缴费数字,当地政府赞助多少钱,钱都如何支出了。若有怀疑,就会找俱乐部之外的人做调查。

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 天天要闻

划船俱乐部出版的刊物

此外,划船俱乐部里汇集各行各业的人才,比如有的是划船教练,有的是懂手工的人,于是便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有人负责青年人划船培训,有人负责“白水活动”(指户外自然水域的活动),有人负责修船,在俱乐部内,没有什么难得住的问题。

参加俱乐部的目的各有不同

俱乐部就是一个团体,单身的人、孤独的人把它当成家,有家的人把那里当成快乐的集合处。总之,参加俱乐部的人目的各有不同。

我认识一个叫麦拉的女孩子,性格很特别,谁都知道她去划船俱乐部是为了找一个男朋友,可这又有什么错呢?后来她果真找到了,然后她就消失了。还有一位女经理安娜,也是在羽毛球俱乐部认识了她的现任丈夫。

不来梅市的一对退休夫妇海曼和海歌,每星期三晚上都去一家俱乐部跳舞,30多年来雷打不动。海曼曾是政府公务员,在体育舞蹈比赛中获过金奖;海歌曾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在体育舞蹈比赛中获过银奖。

他们说,俱乐部最高峰时人数曾经达到200名会员,而且不少人参加过全国比赛并获奖。他们去那里不仅是为了跳舞爱好,有的是去会会他们的邻居、老朋友们。他们的孩子小的时候,也常被他们带去那里熏陶。

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 天天要闻

不来梅跳舞俱乐部的成员被报纸登载

俱乐部成员施芬,小时候曾跟长辈到俱乐部跳过舞,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在那里的观摩和玩耍,为后来中学毕业舞会打下了点基础。后来他也在俱乐部参加过一段交谊舞学习,与交往几十年的人聚在一起,会使人们成为一个很友好的团体。

每年的新年前夜,海曼和海歌总会与俱乐部的朋友约着一起度过,生日时也有互请,俱乐部有活动了,大家一起烤蛋糕带过去,很快乐,很齐心。此外,海曼还是体育俱乐部“象棋俱乐部”的成员,他周末常去比赛,有时还会碰到“云达不来梅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原球星马克波德。

体育俱乐部文化

是汉堡的常青树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汉堡那样,有如此丰富的俱乐部了。

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 天天要闻

篮球俱乐部

因为汉堡人历史传统以及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加之汉堡人独特的体育热情,使体育运动对这个城市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关键是,汉堡众多的体育俱乐部收费低廉,对于各种收入的家庭、个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都有吸引力。

到目前为止,整个汉堡市拥有788个体育俱乐部,约50万成员。而“体育快乐俱乐部”则是德国最大的业余体育俱乐部,它的人数达到了35000个成员,全城各地都遍布他们的活动。足球俱乐部成员在汉堡人数名列第二位,网球俱乐部有33000个成员。

汉堡是个港口城市,也处在德国几条大河的入口处,被誉为桥城。最能代表汉堡水域特点的是赛艇、划船与帆船俱乐部,其中赛艇和划船俱乐部分别有24个,而帆船俱乐部则有80个,此外,还有中国龙船俱乐部。

早年,英国商人把划船运动带到德国,随后,在1836年的德国,就出现了一个叫“汉堡与日尔曼尼亚(日耳曼人的守护神)”的划船俱乐部,成了整个欧洲大陆最早的划船俱乐部。

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 天天要闻

体育俱乐部主办的马拉松赛出发点和终点

在奥运会上,汉堡的各个体育俱乐部显示出了他们优秀的成绩,为德国国家队输送了划船、曲棍球等大量运动员。不仅如此,曲棍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高尔夫球俱乐部、保龄球俱乐部、桥牌和各种作为体育项目的棋类俱乐部也是数不胜数。每年汉堡都有马拉松赛,体育俱乐部成员就都跟大聚会似地参与。

除了传统体育,尖端的新兴体育项目,汉堡也是德国第一,成绩也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浪漫小屋倾诉心声

有这么一个小镇,小镇上有这么一间小屋,小屋是尖顶木椽的,带隔断的窗子里白窗纱,像中国字的“四”一样用穗子撇到两边。遥远地望去,它静静地被掩映在一片浓绿中,像小说中被作家描摹得很神秘很浪漫的地方。

德国: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乐部 - 天天要闻

文化小屋里的演出

如果在傍晚的暗蓝色中,你从这里经过,恰小屋内顶棚那个木吊灯上正闪着烛光,而且有流水般的钢琴声和舒缓的小提琴似隐似现地从小屋的门缝中传了出来。这是德国北方一个叫Rhen的小镇,那间小屋叫Kultur Kate,用汉语说,是“文化小屋”。来这里的人,通常是衣着讲究的夫人和先生,他们常举着高脚杯祝贺着一个刚获了钢琴奖的孩子,或者应邀出席在这里的一个当地文化名人的颁奖仪式。

我当然不是冒失地闯到这个圈子里的。一位名叫Edda Blufarb的钢琴家告诉了我那个文化俱乐部(共有230位会员)。因为她常是那里的主角,她和她的学生也是。有一天晚上我听了她和合作者演奏了贝多芬著名的Kreutzersonate op47 Nr.9和德彪西的Sonate für Violine und Klavier g-Moll等作品。我还发现那个小屋也常是艺术展览的地方。

在一次演出休息时,一位一袭大红绒裙的女人向我走来,我发现了她的蒙古人的圆脸盘。结果她居然是小提琴家的夫人。她一边吸着烟一边告诉了我她是如何从蒙古到了莫斯科的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并在那里结识了现在的丈夫——来自曾经属于德国,后划归波兰一地区的小提琴留学生,然后他们双双来到了德国。她现在是一位钢琴教育家。这让我知道了小屋又是文化人倾诉心声的地方。

当地一位叫Blufarb的女士获得了当地文化大奖时,颁奖会是在这个文化小屋举行的。为她祝贺和献花的是镇长先生和小屋的掌管人、文化俱乐部负责人杨森先生。杨森告诉了我许多关于这家文化俱乐部30年的历史和10多年来发生在小屋的事情。当我问及文化小屋怎么能把那么多音乐家吸引来时,杨森先生的回答让我十分出乎意料:一听,一看。一听是到处去听音乐会,包括青少年音乐比赛;一看是看各地各种各样的报纸,看上面登载了哪里有音乐会,看有哪些音乐家或者新人。然后考虑是否适合邀请他们到小屋来演出。

ADAC》杂志:德国无对手

你无法想象,在偌大的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不是政治或经济类报纸,不是文学类期刊,不是妇女类读物,更不是什么展示裸体照的黄色画报,却是一个通篇以汽车为内容的杂志,它的名字叫《ADAC》!

ADAC是德国汽车俱乐部的德文缩写。它的俱乐部成员达到了1678万,同时它也是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俱乐部,它有自己的旅行社以及参股保险业等,有自己的盈利,利润当然要分出来计算。

这个俱乐部的维修车常常出现在德国各个公路上,它在德国的口碑可以和某些大名鼎鼎的政治家相比。它宣称如果谁的车子在公路上出了毛病,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以最快的速度修好你的车。

当然,这多半是面对临时出现的问题,因为谁也保不准自己的车不会突然出毛病,尤其是现在一些年轻人,在高速公路上开快车比比皆是,造成的车子出故障也时有发生。这时,束手无策的小年轻,就只好哭丧着脸向ADAC求救。

ADAC的维修车来了,首先把你的车从停靠地点拖到合适的、不影响交通的附近地方,然后维修人员查看问题所在,开始动手。简单的,立即就能修好,有些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那么,ADAC就负责帮你把车送到必要的修理车间去。

这一切都进行完了,负责维修的工作人员就向你打听:您加入德国汽车俱乐部了吗?答曰:没有。维修员当然事先已经看到该车上没有ADAC字样的标志。那么,维修员就会征求你的意见:如果您不是我们俱乐部的成员,维修车辆的费用可能会高一些;如果您加入我们的俱乐部,以后无论您的车坏在哪里,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地赶到,除了必要的零件需要付款外,其他的一切则都是免费的。当然,这不等于说您不是成员我们就不管了,但是,如果您是,就会更方便一些。

人家的话音一落,你的脑子就开始运转了:是的,虽然我车的质量是可靠的,但是,我无法保证它不可能不再发生什么事,如果我的车再坏一次,还要找ADAC不说,而且还要去花比俱乐部成员高的价钱。既然如此,何不一劳永逸呢?经过这么一个小思想,于是就对ADAC人员说:那好,我加入吧。于是,对方就打开一个小本子,那是俱乐部成员要填的表格,维修人员先把一些必要的内容写出,然后你签个名字,再交49欧元作为俱乐部成员一年的费用,就行了。

从此以后,每个月,你就开始收到名字同样叫《ADAC》的杂志了。一位名叫拉尔夫的俱乐部成员说:人们并不是想要这个杂志,但是,你是他们的成员,你就有一份。而德国差不多每一家都有一辆汽车,所以,这么一算,发行量当然就大,大概有100多万份。

受到过ADAC优惠服务的人们高度赞扬这个俱乐部。他们说,ADAC服务好,而且这种服务不仅在德国国内,你的车在国外出了问题,你打电话给他们,他们依然会帮你解决,因为他们在国外有很多合作伙伴;有时,你的车在国外坏了,如果你是成员,就有当地汽车维修人员负责把你的车拉走,而且会给你出回去的路费。

《ADAC》杂志色彩纷呈,但大多数的内容与汽车有关,少量的也有关于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的报道。他们的主要栏目有:德国汽车俱乐部信息、检验与技术、交通和环境、旅行与业余时间、权利和保险,以及和体育有联系的文章,如汽车拉力赛等等。当然《ADAC》杂志也积极参与一些对于汽车消费的讨论。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目前的题目有不少跟限制柴油车使用的内容有关。

俱乐部的生活千种万般的丰富,我觉得我写不过来了。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