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是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
这个假期你是如何度过的呢?
是家团圆吃饺子、亲朋相聚看电影,还是“每逢佳节胖三斤”?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和答案。
他们的春节,更不一样!新年的第一份敬意,属于不一样的他们。
致敬,最美坚守01
健康守护不分昼夜
镜头一:为了生命,风驰电掣
除夕夜,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幕幕生死营救。
“叮铃叮铃……”急促的120警报声响起,红专一街一小区楼梯间有人突发呼之不应,急需急救!
院前急救团队梁冰伟、关闯、袁显阳、王海军接到指令后,携带抢救设备快速到达现场,发现一老年患者瘫倒在狭窄的楼梯间,叹息样呼吸、颈动脉搏动微弱。急救团队现场紧急处置后,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转运途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情况危急,急救团队立刻实施心肺复苏,启动绿色通道,快速将患者安全转运至院内急诊抢救室。
胸外心脏按压、骨髓腔穿刺输液、气管插管……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后,患者心跳恢复,但再次反复出现3次室颤,经过综合评估,考虑为心源性猝死,要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但生命体征无法维持。
为争取宝贵的手术时机,急诊科ECMO团队白伟民、胡明南、曹栋、翟诺宇等紧急在床旁行经皮VA-ECMO植入术,在ECMO护航下,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行急诊介入手术。
急诊心脏介入团队楚英杰主任带领于海佳、崔英杰医师等成员早已等候在导管室,迅速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严重钙化;回旋支完全闭塞;前降支迂曲,严重钙化,中段狭窄90%;左主干狭窄70%-80%。
在ECMO的保驾下,专家团队成功开通右冠状动脉并成功植入支架,解除左主干、前降支狭窄,闭塞的血管终于开通了,患者症状迅速缓解,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经过急诊科院前急救团队、ECMO团队、急诊心脏介入团队8个小时的无缝接力救治,危机暂时解除,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继续治疗。
除夕当天,急诊共接诊患者331人次,出诊14人次,抢救58人次,收入院30人次,急诊留观35人次……
镜头二:为了3位突发心梗
初二上午的3小时内,急诊科就接诊了3位突发心梗的患者。
早上不到8点,120就送来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突发胸闷胸痛。完善检查后确诊为心梗,需要紧急开通梗死的冠脉血管。
还有一位50多岁的男患者,在睡觉时突然发作急性胸痛,经检查已出现心梗导致的心肌坏死,需立即开通血管。
紧接着,又有一名70多岁的老先生被120送来,同样是心梗。
急诊科医生崔英杰奔走于几位患者及家属之间,积极协调、反复沟通、耐心讲解方案。患者家属在平复心情后,对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赞不绝口。
急危重症医学部院前急救科主任张培荣说,每到春节都是心梗和脑梗的高发期,急诊也更加紧张忙碌,急诊病房与急诊ICU始终满负荷运转。
镜头三:万家灯火下的手术室
从除夕到初六,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省医手术室依然在忙碌。
节日期间,这里一共开展了122台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8台、平诊手术11台,除夕当天手术12台、大年初一手术9台。
大年初一,手足显微外科白辉凯团队为一名腕部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在最短时间内接上动脉、两根神经和两根肌腱。
同一天,手足显微外科主治医师冯帅接诊了另一位腕部伤患者。由于患者大量失血、伤口极深,值班医生白辉凯、冯帅等共同为患者紧急实施手术,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大年初二,科室还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老人摔倒时手掌不慎按在破碎的玻璃上,将腕部严重割伤,在省医接受了紧急手术,恢复情况良好。
就在同一天的手术室里,3台脑血管手术相继开展。
一系列详实数据,见证了白衣战士们的坚守奉献:
春节期间,医院门诊量等数据创下新高,7天假期共接诊患者近3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38%,其中核酸检测门诊接诊4191人次,皮肤科接诊2162人次,生殖医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妇科、耳鼻喉科、血液内科等接诊量均超过千人,共计收治入院患者1360人
96195综合调度平台24小时在线,全天候、全流程为患者提供就诊咨询、预约挂号、危重症转运调度、核酸检测咨询等服务,工作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提升约70%。电话总量4362个,预约挂号500人次,危重症转运车辆调度32次。
为提升效率,更好地服务患者群众,医院门诊实行动态排班,根据患者就诊情况随时调整值班和备班人员配置,通过增加坐诊医生数量、增开窗口等措施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确保患者顺畅就诊。02
多学科团队协同高效
这个假期,省医多学科团队依然忙碌如常。
大年三十,60岁的王老太太(化名)因腹痛来到胃肠外科就诊,确诊为肠梗阻,但后续治疗方案如何确定,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因为,王老太太半月前接受了子宫双附件切除,而且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结石等多种疾病,治疗上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大年初一一大早,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组织会诊,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鹏飞、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陶琳、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魏军峰、中医科主治医师孙严洁、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王俊杰等共同讨论病情,制订了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同样需要格外呵护的,还有孩子们的健康。
春节期间,急诊、手术室、儿科、小儿外科、NICU、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帮助多名病情危急的孩子转危为安。
大年初三,孟女士(化名)一家心急如焚,带着刚出生仅10天的宝宝从商丘匆匆赶到省医。
经诊断,小宝宝为“双侧阴囊感染”,并且已出现严重脓肿等情况,手术刻不容缓。
这幺小的宝宝,病情又如此危重,恰逢春节假期,医院有没有专家坐诊和手术?医护人手够不够?能不能照看好孩子?想到这里,孟女士一家的心情极为焦虑和忐忑。
入院、检查、评估、手术,省医多学科团队无缝衔接,彻底打消了孟女士的疑虑。
急诊手术中,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晓晖、主治医师高建,NICU副主任医师王丹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治医师陈月,护理团队王垚栋护师、陈金龙护师等共同上阵,圆满完成了手术,宝宝恢复情况良好。
当天手术的还有一名8岁男童,因阑尾炎未及时发觉,两周时间内发展成为严重的周围脓肿,形成粪石并高烧,在省医多学科团队的手术治疗下成功解除了危险。
03
重症转运救治风驰电掣
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3个病区全部满员,先后收治危重症患者106人。
大年三十晚上,在万家团圆之际,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危重症转运车班团队及转运医护团队上演了“生死时速”。
新蔡县一位40岁的脑出血患者,术后陷入重度昏迷,急需转往省医救治!
收到指令后,转运车班付磊、马宽和医生周业辉、护士赵玉娇第一时间做好准备,赶往当地。
接近零点时分,转运团队赶到当地医院,一刻都不敢耽误,载着患者立即返回省医。
途中,患者病情危重,连续出现病情起伏,医生周业辉、护士赵玉娇全力抢救,一次次化险为夷。
凌晨3点20分,转运团队终于平安将患者转运到省医。
春节期间危重症转运团队共出诊32次,行程1.1万公里,工作量同比增长300%,行驶里程增加810%,夜间出诊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