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与汾酒可谓是一对老冤家了,为了各种名头你争我抢很多年。就目前来看,茅台飞天的价格和股票已经让茅台稳坐国内白酒界第一把交椅。
但是在建国初期汾酒一直是白酒界的老大,直到后来,茅台当了编剧,讲起了有的没的故事,配合其强大的营销,将汾酒老大的地位挤掉。
关于茅台和汾酒的第一次“打架”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甚至打到了蒋介石面前,两家都称自己在世界博览会上拿到了金奖,所以跑到委员长那里讨个说法,据说是汾酒还来了一句:老子做酒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爬树呢…最后委员长看两边闹得不可开交,只好说了一句大家都好,大家都好,不要争了…哎你怎么还上手了…娘希匹再不服管我要打人了啊。这个奖项确有其事,到底是谁得的我们后面再说,至于是否打到蒋介石面前就只是坊间传言。
要说到历史底蕴,那茅台真是差了汾酒不止一点。
汾酒至今最早的记载是北齐,差不多不到1500年。
《北齐书》载武成帝高湛,从晋阳(今太原市南效)给他的侄儿河南康舒王孝瑜写信推荐汾酒,曰:“吾饮汾清(汾酒最早的称呼,现在汾酒依然被称之为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
但那个时候的汾酒和现在的汾酒有所差别。当时的酒算是黄酒,和现在的汾酒相比也是天壤之别。虽然生产工艺不同,但当时确实有了汾酒的品牌以及酿酒作坊。而那个时候贵州真的是只有酋长没有政权,最多也就喝点口嚼酒,果子酒罢了。
茅台对于自己的历史追溯可谓是胆子很大,步子很开,茅台认为,他们的酒源自于战国时期贵州夜郎古国的“枸(ju)酱酒”,其实是自认祖宗。现在的茅台酒跟夜郎古国的酒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之处。因为汉书上写的很明白:
“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雄花蕊),味酢。取其实(雌株聚花果)以为酱,美。蜀人以为珍味。”
茅台这个自认祖宗的做法就像山东大学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私塾认为自己的建校源头一样无厘头。无根无缘,毫无传承。
其实茅台真正的历史最多能追溯到清朝,在此之前的山民起义,把当地破坏的彻彻底底了。再加上官兵来了又跟梳子一样刮了一遍。整个茅台的原址被烧成一片白地。直到清同治年间有个山西盐商为了孝敬爱喝酒的老母亲,才在原址开始重新建造酒坊酿酒,这才是茅台的真正起源。据1939年《贵州经济》中记载:“在满清咸丰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称曰茅台酒”。这就是茅台的起源。
茅台如今的老大地位稳如泰山,在北纬27°的茅台镇睥睨众生,放眼望去无人可与之敌,可这丝毫洗白不了是他带起了白酒市场编故事的歪风邪气。
巴拿马金奖
1915年对于中国白酒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在南美洲的巴拿马举办了一次万国博览会。其实一个不起眼的博览会并不能被人们所铭记,但是后来这个博览会被国内各大酒厂拎出来说事儿,尤其是茅台。
大家一定听说过茅台员工怒摔坛子酒香四溢获大奖的传奇故事,实际上这个故事是编的,茅台仅仅获得了银质奖章。从当时的奖项来看这个奖等于五等奖,但是茅台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五等奖而气馁,而是在几十年不断地努力下,发挥改编就是乱编的精神硬是把五等奖改成了金奖。实际上真正获得头牌大奖的是汾酒,甲级金质大奖章,一起获得该奖的还有直隶高粱酒和河南高粱酒。可惜这两个品牌名气大不如前甚至销声匿迹,要不然看了茅台的剧本还不得气到没喝酒就晕厥过去。
对于茅台往自己头上戴金奖帽子的做法别的酒厂当然会质疑,面对质疑,茅台酒厂某负责人表示:“我们都是后来人,奖状、奖章也没有了,酒厂曾经想方设法找过,但没有找到。”
言下之意就是证据没有,但奖就是我们的,你能奈我何。
1954年的茅台酒写的还是“巴拿马赛会世界名酒第二位”,到了1984年,就变成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
这时候的他们打着擦边球,还算说得过去。
2003年,背标正式升级成了“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不得不承认还是茅台厉害,当年的巴拿马排名还能随着年代变迁不断变更。茅台不仅当编剧还篡改历史。
国宴用酒
有了巴拿马的底气,茅台陡然间信心百倍。
我都如此客气,没把汾酒的甲等金质大奖章“拿”过来,那国宴用酒可不能再这么厚道了,得抢!
那是1949年的秋天,风儿那么缠绵,尚未解放的贵州省遵义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严重降质的茅台酒缓缓从烧锅流淌出来,他们充分发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百折不挠精神,穿越重重敌占区,把包装简陋的茅台酒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这让在场的汾酒艳羡不已,恨不能双手拍得啪啪响!
要我说开国大典的菜品是由周总理定,唯独当时喝了什么酒得由后来的茅台说了算。
国酒茅台
编写了国宴用酒后的茅台并不满足,他们瞄上的是另一方更大的世界:国酒!
他们深深地明白,一旦有了“国酒”这道护身符,足以横行天下。
于是在争夺国酒的路上,茅台屡败屡战,永不言弃,足足花了两倍抗日战争的时间,无愧自封红色酒,坚韧不拔之气概可见一斑。
他们在此期间忙于大大小小的大事小情,还要抽空告汾酒、告五粮液、告剑南春……
原因是2012年工商初审通过“国酒茅台”后,茅台成竹在胸:“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结果五粮液、汾酒、剑南春、郎酒等企业站了出来……这些企业不懂事瞎捣蛋,害得“国酒茅台”再次被工商驳回。
膨胀的茅台一气之下把不给自己“国酒”名分的商标评委也一并告上了法庭,这就有点迷惑了,就差把国家也告上法庭了,结局显而易见。
2019年6月29日,茅台下线了所有宣传渠道的“国酒茅台”,“贵州茅台”上线。
2019年8月17日,贵州茅台酒正式告别“国酒茅台”,批次2019-001,迎来了“贵州茅台”背标。
在国酒招牌被摘前,“国宴”、“人民大会堂”等陈酿茅台酒也被叫停,更名为精品,“国宴”茅台寿终正寝。
茅台董事长李保芳也就“国酒”一事书面向汾酒和李秋喜道了歉。
虽然茅台的一系列骚操作被人诟病,但是并没有影响他的地位价格和股票,反而一路高涨。
汾酒作为曾经的老大,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实属营销差劲,而且遭到98年假酒案的打击,别说和茅台比,就连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这些也压汾酒一头。
有人说茅台像一个土豪爆发户财大气粗价格高,但实际上没什么文化底蕴,而汾酒正好相反,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而且价格亲民。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茅台最终被摘了国酒的帽子而汾酒还是“中国酒魂”。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一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大家觉得国内白酒哪个比较好喝?评论区见。
福利时间:掌上生活APP,新户9元吃饭看电影,周三5折享美食,推荐办卡5张可10元换购Apple AirPods无线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