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九千岁魏忠贤,可知我立皇帝刘谨?

2022年04月08日16:29:15 热门 1650

公元1506年,明朝最离经叛道最荒唐也是最爱玩的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登基。

你只知九千岁魏忠贤,可知我立皇帝刘谨? - 天天要闻

朱厚照

有人骂他昏庸无道,也有人称赞他是明君,这些我们今天不提,在朱厚照登基的那天,一个有些年迈的宦官仔细帮他整理好龙袍,跟着他身后,目送着他登上皇位,与文武百官们一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这时,54岁的刘谨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开始一段怎样的新人生。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因为依附宦官刘顺得以入宫,改刘姓。

弘治年间,他与宫女对食(太监和宫女间一种类似于夫妻的关系),被逮了个正着,依法当被处死,刘谨运气好,居然得到了赦免,于是他继续在宫里混日子,在宫里,没有靠山,就捞不到什么好处,若是他不做出什么改变,就会和无数宦官一样,在宫里无依无靠,最后孤独终老,死后用破凉席一卷,扔出宫去,或者被放出宫,找个破房子,了却残生。

刘谨不愿意就这样度过这一生,他去找了王岳,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未来的东厂厂公,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王岳居然将他安排到了东宫,陪太子玩,这一开始,刘谨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太子朱厚照,弘治皇帝的长子,也是唯一的孩子,大明王朝下一任合法的继承人。此时,未来的明武宗还是个小屁孩,刘谨和其他七个宦官一起,组成了一个八人保姆团,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陪朱厚照玩闹,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个肥差,不知多少人击破头也想进来,刘谨看了看其他七人,明白能来这里,大家都不是善茬。

这八人,便是后来名扬天下的正德八虎,当然,是恶名。

在东宫的日子里,刘谨每天换着花样逗朱厚照开心,熬鹰遛狗斗蛐蛐,什么好玩就给朱厚照玩什么,弘治皇帝忙于政务,缺少对朱厚照的关心,张皇后身居后宫,而朱厚照住在东宫,也不是能经常见面,大臣们一心想让朱厚照熟读圣贤书,成为书中的好皇帝,只有刘谨他们,愿意支持朱厚照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对于朱厚照而已,这个善解人意的刘公公绝对是他觉得最亲近的人。

刘谨最崇拜的人是王振,就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他励志向偶像学习,于是义无反顾地在把皇帝带坏的这条路上一路狂奔。不过这时的刘谨,在大家的眼里,就是跟着朱厚照身后的背景墙,对谁都是点头哈腰满脸笑意的中年太监,王公大臣们自然是不知道,这个太监将来对他们举起屠刀时,是多么的凶狠,或许刘谨自己也不知道。

春去秋来,朱厚照在一天天长大,刘谨也在一天天变老,说他不慌是假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在明朝,五十岁绝对算得上是高龄人士,刘谨害怕,害怕他还没开始享受荣华富贵,还没开始走向人生巅峰,生命就戛然而止。

终于,兢兢业业的明孝宗弘治帝,在刘谨53岁那年倒下了,这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这个意图中兴大明的皇帝,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这个发明了牙刷的皇帝走完了他短暂而又辉煌35年。

第二年,刘谨的小太子,朱厚照,穿着龙袍,成为了大明的第十位皇帝,他高呼万岁,我们很难想象刘谨的心里是怎样一番激动。

朱厚照做了皇帝,但他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玩心大起,性格尚未成型的时候,突然要掌管一个国家,这对于他来说是怎样的压力,历史上也不乏小小年纪继承皇位的皇帝,汉武帝也是16岁登基,最终干出了一番雄伟的事业。

只是人和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汉武帝胸怀天下,一展雄图霸业,而朱厚照,就是个彻彻底底的熊孩子了。

他不喜欢大臣们每天讲各种大道理,什么圣人如何圣君如何,他都不想听,朱厚照更喜欢和几个陪他长大的公公们一起玩。

于是,八虎们收拾收拾,就跟着朱厚照进了宫,成了皇帝身边那几个贴身的宦官,离皇帝最近的人,这年年初,刘谨第一次被授予了权利,他奉命掌管了五千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权利,刘谨第一次尝到了权利的机会,这种被人俯视的感觉,他沉溺其中,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刘谨产生了继续向上爬的念头。

五千营还远远不够,他刘谨还要站得更高。

这段时间,刘谨也充分发挥了向偶像学习的精神,追星的公公是拦不住的,在刘谨的怂恿下,朱厚照开始跑偏了,他和其他七人一起窜掇皇帝广置“皇庄”,四处捞钱,扰民侵利,把朱厚照往坏路上引,这样做虽然不好,但是很爽呀,刘谨也不断告诉朱厚照,这天下都是陛下您的,陛下您可以做您想做的任何事情。

等到大臣们发现的时候,朱厚照已经沉迷其中,难以纠正了。

大臣们痛心疾首,暗自责骂自己,一个不留神,终究还是让皇帝跑偏了,在弘治皇帝弥留之际,他就告诉李东阳等重臣,太子贪玩,一定要严加管教,没想到,让这几个太监钻了空子。

大臣们自然是义愤填膺,这等小人放在皇帝身边,岂不是要嚯嚯大明?这还得了,于是大臣们和刘谨他们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无数朝臣上奏,希望朱厚照亲贤臣远小人,最后能把八公公们赶走,但是八位公公从小陪伴朱厚照长大,朱厚照对他们自然是有感情的,于是他对雪花一般的奏折视而不见。

大臣们怒了,当年在弘治朝,只要他们上奏,弘治就会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并且实施,如今的朱厚照居然不听,不能开这个头,无数官员的弹劾都没有让朱厚照点头,直到大臣们派出杨源搬出了星象这一套,朱厚照才终于有所松动,毕竟老天爷最大,老天爷的意思还是不能违背的,于是大臣们乘胜追击要求朱厚照诛杀八虎。

朱厚照被逼无奈,决定作出让步,他感到了做皇帝深深地无力感,也为为了越发的离经叛道埋下了种子,不过他也舍不得杀这几个公公,他希望大臣们与自己各退一步吧,将几人流放到南京就算了。

内阁大学士们就是不同意,始终坚持杀了他们,已经成为东厂厂公的王岳为人正直,他也十分不喜欢八虎们带偏皇帝的行为,于是他选择站在了大臣们这边,一起向朱厚照施压。

常言道,物极必反,朱厚照真是青春叛逆期,这么逼迫他心中早已有了反感。

而大臣这边,内阁大学士刘健准备叫上大家伙一起去,给皇帝最后一击,噢不是,最后的压力。这个时候这队伍里就出了个叛徒了。

他叫焦芳,吏部尚书。

焦芳可不是一般人,他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部长,最高级的那种,在大明,吏部尚书又有隐相之号,这么高级人物的反水,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历史的走向,可见做事前整治队伍是多么的重要。

或许是他看见了朱厚照与八虎之间的感情,于是焦芳选择站在了八虎这边,他连夜向刘健他们透露了这件事情。

这绝对是刘谨最危险的一晚,十几年前那股死亡的气息再次逼近,在这种情况下刘谨却出奇的冷静,他明白,要想活下来,就必须抱住皇帝的大腿。

于是他带着几人连夜找到朱厚照,放声大哭,他们个个都是人精,只是三言两语,就让朱厚照将怒气对准了那些大臣们。

当夜,刘瑾就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权利在手,王岳就成了他们第一个复仇的目标。

王岳王公公,东厂厂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当年安排的小宦官,最终反噬自己,实在是造化弄人,他和另外两位正直的太监被连夜发配南京充军,这本是他和大臣们为八虎选的地方,八虎将其换了回去,最终,在去南京的途中,王岳被八虎派去的人所杀。

第二天,当大臣们信心满满地准备一举消灭奸佞,然后一起创建富强美好的大明王朝时,却赫然发现,只是一个晚上,八虎居然翻身把歌唱,还把自己的队友干掉了。

这个血淋淋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抓紧时间去做,不要等到第二天,否则真的会夜长梦多。

大臣们明白,自己已经输了,于是号称弘治三马车的三位内阁大学士请辞,其余二人被批准,李东阳却被留了下来,在日后的几年里,李东阳这位垂暮的老人,在刘谨的屠刀之下拼死救下了许多人。

刘谨得势,开始膨胀了,他开始报复那些想对他赶尽杀绝的大臣们,或许是第一次害人,刘谨的手法还有些生疏,心也不够狠,革职的革职贬职的贬职,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和后面的同僚相比,他们至少保住了性命。

慢慢地,刘谨开始变得心狠手辣起来,对官员们也不再留情,他对大臣们吹毛求疵,抓住一点小问题便绝不放过,当年他只是一个小宦官,这些大臣们从不拿正眼看他,言语中充满了鄙夷,而如今的刘谨,要将过去的屈辱如数奉还,他要让整个京师,不,整个大明每一个人听到他的名字都要瑟瑟发抖。

于是他大肆培养亲信,残害异己,一切敢于反对他的人统统被下狱折磨而死,他大肆收受贿赂,他成功地让天下人重视他,刘谨觉得,他越来越像他的偶像了。

为了彻底掌握权力,刘谨专门挑在朱厚照玩乐之时汇报,这让朱厚照很不耐烦,最后让刘谨有什么事情自己决定,不要来烦他。

这一刻,刘谨成了大明事实上的皇帝。

这一年,是正德元年,刘谨以这样的方式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但是,刘谨心中还是有一些抱负的,他也希望能在历史上留下个好名声。如今皇帝不干活了,那么他的那份活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刘谨的身上。

在害人之余,刘谨也很忙的,他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于是他召集了一大堆投靠他的大臣们,每天处理政务,按照他心中的想法颁布新政令,有些政务还搞得有声有色的,有些却弄得民怨四起。

八虎内部也不团结,他们与刘谨也貌合神离,八虎中张永,马永成,丘聚分别掌管了东西厂,却也不愿听刘谨调遣,大家当年都是一起伺候皇上的,谁也不比谁低一头。

刘谨自然是很不高兴,于是他另起炉灶,设内行厂,不仅监察天下百官百姓,就连锦衣卫东西厂也包含其中,盖过一切,风头两无。

权在手,打手也配好了,要是不弄钱,都对不起自己爬到这么高的位置,刘谨如是说。

去哪弄钱呢?那自然是大臣们身上了,只要有官员出入京师,不去刘谨那里拜码头交保护费是不行的,他觉得这样来钱不快,还罚款,领先世界几百年,最离奇的是,刘谨听说有些人是搜刮百姓来贿赂他,居然很生气,将这些人全部举报,以贿赂罪下狱,至于那些贿赂,给了都给了,刘公公自然要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刘公公的手还伸向了地方,他派出大量的亲信把控地方,那些人到了地方后巧立名目大肆敛财欺压百姓,各种恶名自然而然地就被扣在了刘谨的头上,不过也绝不冤枉。

这年冬天,刘谨收拾人的时候,有个三十多岁的小官因为仗义执言,触怒了刘谨,被杖责四十,打了个半死,发配边疆地区,途中他跳水躲过了刘公公派来的杀手,暗中跑到南京找父亲,父亲劝诫他既然朝堂委派他还是去上任吧,于是小官来到边疆,教化当地民族,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最终悟道,他叫王阳明,未来的圣人,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在刘谨的统治下,大明上线哀嚎遍野,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边疆战士,亦或是民间百姓,无不遭其剥削之苦,大臣们有时说错一句话,就害怕的自杀,边军将领要一边打仗一边贿赂刘谨派来的监军,即使战况失利只需银子到位不降反升,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这个时候朱厚照在干什么呢?

刘谨权倾朝野,但是他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那位小皇帝给的,无论多么忙碌,对于朱厚照刘谨始终不敢懈怠半分,每天想尽一切办法为朱厚照找好玩的,帮朱厚照建大名鼎鼎的豹房,让他天天享乐,还提供无数美女,被严加看管了十几年的朱厚照哪里抵挡的住这种诱惑,一头扎进去便再也出不来了。

刘谨看朱厚照笑得很开心,他也很开心,他怎会不明白外面的洪水滔天,但是能有如何,只要能让皇帝开心,他就稳如泰山,无人能撼动分毫。

最终,刘谨权利达到了顶峰,世人皆道朝堂有两个皇帝,姓朱的坐皇帝和姓刘的立皇帝。

刘谨,就是立着的皇帝。

此刻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比他的偶像王振更强!

接下来的五年里,刘谨风光无限,顺刘公公者昌,逆刘公公者亡,无数大臣锒铛入狱最终惨死,无数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整个大明都对刘谨恨之入骨,人人得而诛之。

在刘公公风光的背后,一个反刘联盟正在形成。

刘谨昔日的同事,如今的对头张永早就有了扳倒刘谨的想法,他和马永城合作,东厂西厂联合起来,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

在刘公公迫害的人里面,有个叫杨一清的人,虽是文官却常年驻守边疆,素有贤名,爱才的刘公公自然起了招募之心,杨一清有文人的傲气,狠狠怼了回去,刘公公大怒,眼看就要下毒手,多亏李东阳的营救,才保全性命。

未来铲除刘谨的人物全部聚齐,现在需要等待一个时机。

朱家藩王千千万,自从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就给家族带了一个坏榜样,大家都是一家人,都姓朱,你能坐,那我是不是也能坐呢?

几年后的宁王算一个,现在的安化王也算一个。

他在家每天神神叨叨的算来算去,最后得出一个惊天的结论,皇位应该由他来坐。

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算的,但是人一旦认准一个死理就不会改变。

他利用刘谨恶政,带领一群军官叛乱,动静闹得很大,连一向不管事的朱厚照也惊动了,自家亲戚造反,朱厚照不表示一下那才是有问题。

在大臣们的推荐下,朱厚照派出杨一清去平叛,同时派张永与和他保持联络,两大反刘势力正式见面,酒过三巡,杨一清连哄带骗,双方确立了一致联合反对刘谨的攻守同盟。

刘谨也许察觉到了什么,也许没有,总之在那段时间里,刘谨突然想谋反了,他想立自己的侄子为皇帝,或许是太无敌了,想给自己找点挑战,也或许是文官的抹黑。

总之,刘谨飘了。

可能是因为在权利之巅太久了,刘谨丧失了对危险的警觉性,他在想怎么样继续逗朱厚照开心。

张永押送着俘获的安化王回到京师,在杨一清和张永看来,刘谨准备弑君了,他们出手了。

正德五年9月13日,张永献上了俘虏,朱厚照很高兴,晚上拉着八虎们饮酒,他或许很久没有这样高兴了,亦如他曾经少年时的模样,很多人都离他而去,这八个公公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这么多年来,都一直如此。

刘谨也许是着急回去处理公文,他不打算通宵玩乐,于是他做出了他此生最错误的决定,独自离开,留下剩余七人和朱厚照单独在一起,在刘谨心里,他从来就瞧不起其它七个人吧,他相信这些人也不敢做出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

这一次,运气终于没有再眷顾刘公公。

张永看准时机,向朱厚照揭发刘谨意图弑君的行为,朱厚照醉醺醺的自然是不信的,但是七人轮番劝说,朱厚照很可能在迷迷糊糊之间,相信了他们的话,于是派人去抓了刘谨。

第二天朱厚照起来,想起昨天的决定,应该会后悔吧,但是大臣们不给朱厚照犹豫的机会,这一次,他们准备了五年,无数同僚惨死于屠刀之下,绝对不能再失败,天下人,等不起五年了。在大臣们群情激愤之下,朱厚照最终对着这个陪他长大的刘公公动了杀心。

刘谨当晚就被抓了起来,严加看管。

刘谨的心里或许在懊悔,自己不该离开皇帝身边吧,上次危机来临,他抱紧了朱厚照的大腿,这一次,他大意了,有些错误是犯不得的。

朱厚照亲自带人上门抄家,那成山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在朱厚照眼里熟若无物,反刘联盟知道,要让刘谨死无葬身之地,必须还要加一把火。

于是,在刘谨常用的扇子里,发现了两把匕首,血淋淋的证据摆在面前,朱厚照也不对不相信,那个陪伴自己,照顾自己的刘公公,最终有了不轨之心。

真实的情况以及无人得知,很难想象刘谨这样的人想要谋反,这实在太高估了刘谨,他即使刺杀皇帝,天下必将群起攻之,天下的朱姓藩王也会蠢蠢欲动,无论如何这大明的江山也轮不到他来坐,他的做法无疑是找死。

反正刘谨再也没见过朱厚照,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一直将朱厚照当成了小孩子。

如果刘谨够聪明,他就会发现朱厚照只是贪玩,但他不傻,这么多年了,朱厚照岂会不知张永刘谨他们不和?那个反击的夜晚,权利被分到了不同人的手里,最重要的厂卫,真的是朱厚照无意为之吗?

还有豹房,大家看见朱厚照吃喝玩乐,但里面也有一群武官,在未来,他们会帮朱厚照展现自己的理想,驰骋疆场。

天下人这么多,刘谨的所作所为朱厚照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吗?

五年了,当年的小太子小皇帝也已经长大成人了,刘谨是立皇帝不假,但是这大明的江山终究还是他坐皇帝朱厚照的天下。

不可一世的刘谨,让天下人胆寒的刘谨,只消朱厚照的一句话,便烟消云散,依附皇权的权利,也最终被皇权所灭。

刘谨可能是被人冤枉的,他没有谋反之心,但是他干的坏事是实实在在的。

在审讯的时候,刘谨还在幻想,朱厚照最终能和上次一样,心一软就放过他,他做了五年的立皇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卑躬屈膝的小太监了,他抬起高傲的头颅,满朝文武谁敢说自己干干净净,连李东阳都为自己写过祝寿词,看谁,有资格来审!

谁敢审我!

我敢!

百官避让,来人是驸马都尉蔡震,皇亲国戚,按辈分来说,朱厚照见了也要叫一声姑爷爷。

你说百官皆是你的同党,向你行贿,难道我皇亲国戚也要向你行贿,做你的同党吗?

“震国戚,何赖于汝”

此言出,千古留名!

刘谨毕竟只是一个太监,不过是借着朱厚照旗号狐假虎威,在皇族面前,也只是个奴才而已,刘谨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身份,那股嚣张的气焰被剥去,再不敢抬头。

朱厚照对刘谨肯定是很失望,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当年刘谨想迫害他的老师杨延和时,朱厚照就翻了脸,他虽然不喜欢,却也知道大家是为了他好,刘谨很早就知道,朱厚照他在乎他身边的人,于是他利用这种在乎胡作非为。而朱厚照,被自己最亲近最相信的人背叛,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

于是他下令,将刘谨凌迟,千刀万剐。

按照惯例,行刑要等到秋天,但是朱厚照不想等,背叛让他愤怒,他再也不想见到那个刘公公了,在他心里刘公公已经死了,现在这个,不是刘公公。

刘谨被押上刑场,直到刽子手开始在他身上割肉,刘谨还在期待赦免的圣旨,台下无数人痛哭,告慰死去的亲人,他们争抢刘谨割下的肉,当着他的面吃下,来表达心中滔天的仇恨,刘谨不在乎,第一日行刑,被割了几百刀,刘谨请求给他来一碗粥,他想活着,他不想死,他要坚持到圣旨的到来。

直到最后,刘谨终于明白,皇上不要他了,那个小太子长大了,不再需要他这个刘公公了,他口不择言,说着宫中的秘史,在他弥留之际,是否想起了那年和小太子一起玩闹的快乐时光?无人知道。

刘谨,千刀万剐,他以这样一种方式,被载入了史册,连带着他做的恶一起,被人唾骂。

他这五年,风光无限,党羽无数,覆灭也只在顷刻之间。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刘瑾列入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

根据换算,刘谨的财富在今天相当于3749亿,还不算各种房产田产,相当于大明王朝十年的收入,赚到这些钱,他只用了五年时间。

这个记录,一直到几百年之后的和珅得势,才被打破。

刘谨死了,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还在继续,后面还会出现无数宦官,他们各自书写自己的故事,他侍奉的小皇帝十几年后落水而亡,他的老对头张永忠烈晚年得以善终,八虎的命运各不相同,直到最后的最后,刘谨的后辈,宦官王承恩,伴随着朱家的皇帝,还有大明王朝,一起走向了终结,宦官和朱家皇帝的故事,到此为止。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