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浦东某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反映,小区内一对夫妇长期占用公共区域捡拾废品做起生意,不仅堆放大量纸壳、杂物,甚至摆出了成人用品与假人人头,引发居民强烈不满和担忧,担心儿童接触不良画面,影响身心发展。

记者在现场可见几辆破旧的“黄鱼车”长期停靠在小区通道和公共停车位上,上面支起伞棚、堆满纸壳与杂物,一些废品更被直接摊放在空地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竟包括假人人头和成人用具,裸露在公共区域内,令人不适。
“太恶心了,简直突破道德底线!”一位居民激动地说。另一位居民指出,从今年2月起,这些物品就出现在居民楼前,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它们似乎刻意面向楼上住户摆放,“我们真的无法理解,这种不堪入目的东西竟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共空间里。”
记者在现场看到,废品堆距居民楼不到50米。居民指出,小区设有正规垃圾房,楼下却成了露天垃圾场。生活垃圾混杂其间,气味刺鼻,窗户不敢开,阳台无法晒衣,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就在垃圾堆一旁,竟还立着“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牌,形成强烈反差。

“每天凌晨四五点开始响声不断,瓶子爆炸声、踩踏声扰人清梦。”居民表示,摊主还鼓励他人将垃圾扔在此地,方便其回收,已严重影响社区安宁。
据居民透露,这些废品由住在小区内的一对夫妇堆放经营,已有五六年历史。尽管期间物业、居委会、城管乃至警方都曾介入,但问题始终未能根治。今年6月小区张贴整治通知,仍未见改善。有居民质疑,小区曾获得卫生满分的评分,是否存在走过场现象。
“检查前一晚有人被通知清理,检查当天甚至跳过我们楼栋,评分如何公正?”居民要求街道给出解释。
该居民区居委书记表示,目前法律对小区停放三轮车及回收可回收物并无明文禁止,居委会虽多次劝导整治,但缺乏执法依据,成效有限。未来将通过业委会议事机制制定小区公约,进一步引导堆物者整改,同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协调,争取早日恢复小区整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