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与月季共舞的浪漫时刻。
手机里,北方的花友炫耀着初开的“黄金庆典”;南方的花友则晒出“蓝色阴雨”垂落的蓝紫色花瀑;
评论区的热闹不输花事——有人分享着对抗黑斑病的秘诀,有人得意于新嫁接的树月季。
还有人调侃:“五月不晒花,六月徒伤悲!”
好不热闹~
最近,发现浙江一姑娘@月亮的背面养了5年的月季,花量大的惊人,层层叠叠地垂落下来,形成一片绚丽的花瀑布。
花朵是一种非常柔和的美,快把人的心都看化了。绿叶点缀其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网友们也被这一幕深深的震撼到了,纷纷留言:
——“好美,怎么做到垂吊成这样啊?羡慕了!”
——“绝美,美到不真实的感觉!”
——“好喜欢这种温柔的粉,求月季品种,链接甩过来~”
——“美到失语了……”
……
原来,这是@月亮的背面2019年10月底网购的一棵藤樱霞牙签苗,地栽于小院的墙根下,历经了5年的养护,成就了如今的一面大花墙。
如今,正值它的盛花期,从上月的花苞就能看出,今年的花量比去年大了将近1/3,期待了很久它盛开的模样。
终于,在5月初,它热情绽放了。
樱霞的美超乎了姑娘自己的想象,于是忍不住分享到了个人社交平台上,受到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5年的心血养护的樱霞,凭“超高颜值”小火了一把!
很多网友都留言问,如何将樱霞养“爆”的,姑娘也不吝做了分享,我细细总结了一番,希望能帮助大家养好月季。
一、6年耕耘,一面藤樱霞花墙的养成记
垂涎樱霞许久,终于在2019年10月底入手了,既然养,就从牙签苗养起,不仅是图便宜,感觉这样才更有成就感。
没想到,这株小小的苗子,竟在五年后给了我一面如梦似幻的花墙。
第1年:扎根与适应
刚买回来的藤樱霞,根系还很脆弱。我选择了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陶盆,用疏松透气的营养土栽种,并在底部垫了一层腐熟的羊粪作为基肥。
10月的天气已经转凉,新芽生长缓慢,但我坚持每周浇一次稀释的水溶肥,帮助它积累养分。
入冬前,我将它移栽到院子靠墙的位置,并在根部周围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松鳞,防止冻伤。
整个冬天,它几乎没有生长。
第2年:初步塑形
春天一到,藤樱霞开始抽枝。
我按照花友的建议,在离根部15厘米左右的位置挖了一圈浅沟,埋入发酵好的羊粪和骨粉,再覆盖土壤。
这个做法能让肥料缓慢释放,避免烧根,同时引导根系向外扩展。
到了冬天,我进行了第一次修剪:
先粗剪掉细弱枝和病枯枝,再精细调整株型,保留健壮的主枝和侧枝。修剪后,我再次在根部周围埋入有机肥,并用稻草覆盖保温。
第3年:爆发式生长
这一年的春天,藤樱霞终于开始展现它的潜力。
新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枝条迅速攀爬,覆盖了整面网格架。我趁着春雨来临前,在土表撒了一把复合肥,并在一个月内追加了两次,同时配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
5月,它开出了第一波花。
虽然花量还不算大,但粉紫色的花朵层层叠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我看到了希望。花后,我及时剪去残花,减少养分消耗,并补充了一次有机肥,帮助它恢复体力。
第4年:花墙初现
经过前三年的积累,藤樱霞的根系已经非常发达,枝条粗壮有力。
这一年春天,它几乎是以“野蛮生长”的姿态迅速爬满了整面墙。
我调整了施肥策略,除了春季的复合肥和磷酸二氢钾外,在秋季降温前又追加了一次腐熟的鸡粪肥,为来年储备能量。
开花时,整面墙都被粉紫色的花朵覆盖,远远望去如同一片流动的晚霞。邻居路过时总会驻足赞叹,甚至有花友专程来拍照取经。
第5年:巅峰绽放
今年,这棵藤樱霞已经完全成熟。
冬季修剪时,我只需稍微调整株型,去除过密枝,剩下的全是健壮的开花枝。
春天,我照例施肥、喷药,主要是预防黑斑病和红蜘蛛,而它则以惊人的花量回报我的付出——数百朵花同时绽放,风吹过时,花瓣如雨纷飞,美得让人屏息。
经验之谈:
有位资深花友曾告诉我:
“秋天买苗最划算,天气凉快,苗子不容易脱水,而且入冬前还能长一波根系,第二年春天就能看花。”
我深以为然。藤樱霞的成功,除了耐心和正确的养护方法,也离不开对时机的把握。
五年时光,从一株牙签苗到一面震撼的花墙,园艺的乐趣莫过于此——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岁月都会以最美的姿态回赠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