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2024年04月18日15:51:54 家居 4169

“雁儿呵,你一向好么?南边很快乐么?你见了我的爱人么?她怎么样了呢?”

1931年,从事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的许包野,仅仅与妻子叶雁苹短暂团聚了10天,就又离家投入战斗。临别前,他将一本写满爱意的日记留给了妻子。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后来,许包野在敌人的酷刑中牺牲。妻子没有收到这个噩耗,她苦苦等待了50多年,坚持写下一封封书信寻找丈夫的下落。

近日,总台记者与江苏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广东汕头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一起,在许包野夫妇生前的老屋里,发现了叶雁苹悉心保存的寻夫信件。泛黄的纸张上歪歪曲曲的字迹,道尽了她半个世纪的牵挂与思念……

01

许包野原名许鸿藻,广东汕头人,17岁时,他奉父母之命迎娶当地女子叶巧珍——后来,他为妻子改名为“叶雁苹”,取“鸿雁相伴,苹藻相依”之意,两人也在日常的相处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1920年,许包野开启了留学的旅程,先后在法国、德国、奥地利进修,并拿到博士学位。虽然与妻子相隔万里,但他每月都与她互寄书信,在留学生中传为佳话。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两人结婚时,叶雁苹并不识字。从读信写信到阅读名著,都是许包野慢慢教给她的。即使出国后,他也坚持用书信的方式为妻子讲解知识。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许包野在信中讲“你、我、他”的用法,从昔日用法到现在举例,写了好几页;他解释“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的含义,鼓励叶雁苹注重积累。对于妻子的进步,他的喜悦与兴奋更是跃然纸上:“这真是使我得到无限的安慰、喜欢、高兴呵。”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虽然两个人学问悬殊,但许包野对妻子十分依恋。他曾在信中写道:“我的亲爱的雁苹君呵……请求尔以后常常给我讲些勉励、劝告的话,因为尔才是我的安慰者,只有尔才能训勉我。”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02

在海外的十多年间,他们就这样靠着书信,诉说对彼此的爱与思念。

1931年,许包野终于回到祖国,与日思夜想的妻子团聚。然而,团聚只有短短的十天,随后他便又外出去参加革命。

临别前,他给叶雁苹留下一本日记。可没想到,这本日记竟成了给妻子的绝笔。“我虽有一管笔,但我写不出字。我虽有一张纸,但我想不出话。可爱的雁儿,你若到了南边,见了我的爱人,你可对她说道:祝你平安。”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原来,许包野留学期间经朱德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福建到江苏、河南,组织需要他去哪他就去哪,他的名字也渐渐隐去,成了“阿宝”“保尔”“老刘”……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为了保密,也为了保护家人,许包野不能将去向告诉妻子,忍痛与家人断了所有联系。

1935年,因叛徒出卖,许包野不幸被捕。敌人将辣椒水灌进他的鼻子、眼睛,割烂他的耳朵,将他指甲全撬开,却得不到半点情报。酷刑中,许包野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35岁。直到牺牲,敌人仍然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叶雁苹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她仍旧像平时那样,等候着忙于革命的丈夫回家,这一等就是50多年。

03

近日,总台记者与相关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广东汕头市澄海区,走进许包野夫妇生前的老屋,意外在阁楼上的樟木箱子里发现了叶雁苹生前悉心保存的书籍和信件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信件里,不少是她写下的寻夫信,一字一句记录了她对丈夫的挂念,也还原出这场“半个世纪的等待”背后的故事。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原来,在失去许包野音讯后,叶雁苹曾拒绝亲友邀她同住的请求,坚持留在家中等丈夫归来。她走访多个城市寻找丈夫,也多次写信给相关部门求助。

“不知他为何失、为何死使我痛心。”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鸿藻同志在各地调查岂有下落否?”“不知鸿藻岂有影响(影像),会知消息有无……”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1985年,福建、江苏、广东、河南等地的研究者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弄清楚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老刘”就是许包野——此时,距离许包野、叶雁苹两人分别已过去50余年。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得到许包野早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确切消息时,叶雁苹已重病在床。仅仅一个多月后,悲伤难抑的她就离开了人世。墓碑上,她的名字与丈夫的名字被写在了一起。

许包野、叶雁苹,90年后团聚了…… - 天天要闻

此次前来,工作人员特意带来了来自南京雨花台的泥土和雨花石。他们把泥土撒在叶雁苹老人的墓土上,这对分离了半个多世纪的夫妻,在许包野牺牲近90年后,终于以另一种形式“团圆”,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鸿雁相伴,苹藻相依。”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马文佳

总台记者丨郭翔宇 林丽丽 戴威

编辑丨李娟  

校对丨高少卓

部分素材源自cctv国家记忆

家居分类资讯推荐

后悔没早看!凉亭这样布置,院子秒变“诗和远方” - 天天要闻

后悔没早看!凉亭这样布置,院子秒变“诗和远方”

我是顶哥,专业庭院设计师,点击右上方“关注”我,了解更多【庭院设计营造知识干货】,共同打造美好家园。有没有发现?别人的院子总是美得像杂志封面,而自家的凉亭却总在“吃灰”?不是空间不够大,不是预算不够多,而是差了一点氛围感!
院子再小,也要留个角落给自己 - 天天要闻

院子再小,也要留个角落给自己

每天忙忙碌碌,上班、带娃、做饭、应付各种琐事,日子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明明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好像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客厅是家人的,厨房是柴米油盐的,卧室是睡觉的,唯独少了一个能让自己喘口气的地方。其实,再小的院子,也该留个角落给自己。
女子整理衣柜竟致肺部“发霉”!快检查,你家可能也有 - 天天要闻

女子整理衣柜竟致肺部“发霉”!快检查,你家可能也有

“全身不舒服,发热,体温最高到了40℃,还咳嗽……”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整理衣柜后出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后发现,竟是因肺部“发霉”引起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高烧40℃,肺部长满菌斑女子整理衣柜后病倒天气渐暖,浙江杭州的沈女士趁着休息开始了“换季工程”。不料,整理完衣柜后,她竟病倒了,于是沈女士立即前往...
近20万人次现场观花看展 楚雄第一届国际花卉展圆满闭幕 - 天天要闻

近20万人次现场观花看展 楚雄第一届国际花卉展圆满闭幕

5月3日,在花香与歌声交织中,为期3天的楚雄第一届国际花卉展圆满落下帷幕。活动以鲜花为载体,通过举办花卉展览展销、产业座谈会、“楚花之夜”和火韵花市等系列活动,吸引了近20万人次来到现场,线上“云”看展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成为一次受群众欢迎、受企业关注的搭平台、促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的花卉盛会。大规模:十省...
窗帘到底怎么选?只需这6招,轻松搞定高级感软装! - 天天要闻

窗帘到底怎么选?只需这6招,轻松搞定高级感软装!

在软装阶段,窗帘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关乎隐私与遮光,更能营造出整个空间的氛围与格调。然而,很多朋友在挑选窗帘时却容易陷入各种误区,花了冤枉钱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为选错窗帘而导致全屋装修翻了车。
李公明 | 一周画记:生活就是抵抗 - 天天要闻

李公明 | 一周画记:生活就是抵抗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图一 《对工作说“不”》 纸本 彩墨 65cm X 45cm 李公明 2025年5月1日作据“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5-05-01),经济学学者梁捷及政治学学者林垚于4月26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进行了一场关于大卫·弗雷恩(David Frayne)的著作《对工作...
空调都这么普及了,为什么风扇又火了? - 天天要闻

空调都这么普及了,为什么风扇又火了?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在空调普及率飙升的今天,许多人以为风扇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个看似 “过时” 的家电,却在近年来强势逆袭,重新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从办公区到居家生活,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风扇的价值,发出 “真香” 的感叹,这股 “风扇复兴潮” 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