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2022年11月01日00:30:15 家居 1441

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里,我们都未曾停止过对“未来的家”的想象。

1911 年,托马斯 · 爱迪生在《迈阿密都市报(Miami Metropolis)》上预言:“21 世纪的婴儿将会躺在钢制的摇篮中摇晃,他的父亲将坐在钢椅上,身旁是钢制的餐桌,母亲的闺房则用各种华丽的钢制家具装饰。”

对当时的爱迪生来说,一个钢制的房子便是他对先进科技的全部理解。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人们的想象总是受限于当前时代的科技发展,在经历了电力时代的技术爆炸后,人类开始走出钢制的笼子,对于未来家庭的想象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会自动订购牛奶的邮箱、40 英寸的超级大电视、永远不用拖地的地板……

“未来的家”变得越来越具体,比起“科技”,我们更想用“魔力”一词来形容这个想象的场景,毕竟我们只在《哈利波特》的电影中才能看到会自己动起来的拖把,和能自动亮起、熄灭的蜡烛。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如今,这些魔法般的场景已经被科技实现,“永不停歇的扫把”变成圆形的扫地机器人,“自熄自亮的蜡烛”则变成了智能灯泡,所有的魔力被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智能家居。

这场对“未来的家”的改造革命吸引到了全球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参与,走在科技前沿的苹果也不例外。

2014 年,苹果在 iOS 8 上正式发布了 HomeKit 套件,为这所“未来的家”打下基础。两年后的 iOS 11 上,苹果发布了家庭 app,增加了对家庭中枢和自动化的支持,勾勒出“未来的家”的大致轮廓。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到了 WWDC2021,苹果抛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名字—— Matter 协议,苹果宣布 Matter 未来会被整合到苹果的智能家居体系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在人们仍对 Matter 似懂非懂之际,苹果正式在 iOS 16.1 更新对 Matter 设备的支持,并带来了全新的家庭 app,帮助用户真正地搭建出心目中的“未来之家”。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 Cecilia Dantas

在这场智能家居变革来临之前,苹果家庭产品营销团队的 Cecilia Dantas 接受了爱范儿的专访,分享了 Matter 接下来将如何改变人们看待智能家居的态度。

我们相信,智能家居设备最终会被带到更多消费者的家里,这将会是一件真正令人兴奋的事。

智能家居需要再一次进化

智能家居从最初的概念萌芽到发展成现在的千亿级市场规模的庞大产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

很多过去只存在于科幻片的场景如今已成为现实,例如我们可以只需要给语音音响下个指令,洗衣机就会自动洗衣服;当我们离开家时,所有的灯、窗帘会自动关上,扫地机器人会自己干活……

这些美好的场景被无数的智能家居厂家描绘过一遍又一遍,大家都在传递同一个讯号:智能家居的风潮已经做好准备吹向千家万户了。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终于,一些热衷尝鲜的人们被这些美好画面打动,下定决心要对这座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来一次“青春改造”。但正当他们准备下单时却意外地发现,智能家居这个池子,远比它表面看起来要深得多。

首先向消费者袭来的是各种协议的名字:HomeKit、Zigbee、蓝牙、Wi-Fi……各种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扎堆出现在眼前,看得人们无从下手。

接着是看不见摸不着品牌壁垒:只有同一个品牌或者同一个阵营的产品才能实现设备间的联动和通信,一旦买错,“智能”便无从谈起。

虽然智能家居想要敲响普通消费者的大门,但显然消费者们还没做好准备去接受它。

如果人们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才能掌握这份“魔力”,那么注定会有一大部分消费者只能成为无法使用魔法的“麻瓜”。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而 Matter 协议的出现,便是要用一把利斧,削去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

关于 Matter 协议,爱范儿在今年年初与 CSA 联盟 CEO Tobin Richardson 的专访文章中有过详细的报道。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Matter 协议是包括苹果、Google亚马逊华为、宜家等超过 280 家公司联合开发的一款智能家居协议,和过去会构成品牌壁垒的专有协议不同,Matter 可以实现跨品牌间的智能家居设备连接,这在过去几乎难以想象。

我们很高兴成为第一批发布 Matter 支持的公司之一,我们之所以认为 Matter 对行业有意义,是因为 Matter 的配件可以跨平台工作。因此,这意味着用户将有更多的选择,制造商也只需要采用一个协议,就可以服务更多的客户。

Dantas 表示,Matter 对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苹果团队相信 Matter 标准可以给消费者和整个行业带来好处,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激动。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图片来自:9to5mac

Matter 的出现到底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直观的改变呢?

事实上,用户在使用时并不会察觉到有明显的变化。

Dantas 的回答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她进一步解释道。

在设计 Matter 时,我们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让 Matter 协议与 HomeKit 等家居系统实现无缝地衔接,这是一个发生在底层的改变。

Matter 真正带来改变的地方是,当用户走进一家商店,只要拿起的设备带有 Matter 标志的设备,就能带回去与现有的家居系统搭配使用,而不需要思考兼容性的问题。

Dantas 认为 Matter 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还原了智能家居设备本应该有的体验——购买、使用、享受,和家里其他的家具、设备别无二致。

恰恰是这种人们最为熟悉的体验,在未来将会改写智能家居市场的规则,开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别把智能家居想得太严肃

Matter 从最初的立项到如今正式落地,经历了近 4 年的时间,吊足了智能家居用户的胃口。

iOS 16.1 作为首批支持 Matter 设备的系统之一,很多关注智能家居发展的用户们都希望从中能找到与 Matter 协议相关的痕迹,因此爱范儿也针对一些实际体验的问题向 Dantas 提问。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首先是 HomeKit 设备与 Matter 设备之间的关系,Dantas 表示对于已经基于 HomeKit 系统构建起智能家居系统的用户来说,Matter 设备可以无缝地添加到其中,在使用上并没有差异。

这里的使用体验,除了设备本身的功能外(例如开关灯、调节亮度),还包括家庭 app 的自动化控制、Siri 操控等苹果生态的功能体验,全都能实现无缝衔接。

如果你并不是十分关心智能家居协议的极客用户的话,你甚至可能察觉不到两者的差异。

Dantas 笑着说道。

添加 Matter 设备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扫一扫设备上的二维码,或者触碰一下设备上的 NFC 标签,便可以轻松地将一个新的智能插座或者传感器“领入家门”,过去要频繁开关 Wi-Fi、蓝牙的繁琐连接方式被大幅简化。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除了简化设备连接,Matter 还能让用户摆脱“app 烦恼”——过去,购买一个品牌的设备就要下载一个专属的 app 来使用,表面上设备上变得更智能,实际上只是把操控面板搬到了手机,分散在了一个又一个 app 里。

现在,Matter 可以让不同品牌的设备出现在同一个 app 上,不再需要在一众 app 之间来回跳转,例如你可以在家庭 app 里看到来自不同品牌的家用摄像头画面,又或者让几个品牌的灯泡协同工作。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毫无疑问,在 Matter 正式推广后,用户们可选择的智能家居设备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为了适应这种设备扩张,苹果对家庭 app 进行了重新设计。

我们借此机会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家庭 app,它有一个全新的外观,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可定制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苹果家居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在你所有的苹果设备上运行,所以你可以用你的 iPad,你的 iPhone,你的 Mac,甚至是你的 Apple Watch 来控制你的家。

Dantas 称,无论是对于一个只有很少配件的新手用户还是有上百个配件的极客用户,苹果团队都想确保他们能在同样的 app 里得到最好的体验。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在体验之外,智能家居设备的隐私保护措施也是许多用户关心的问题。

Dantas 表示,Matter 的隐私保护措施和 HomeKit 一样,是从协议开发之初就开始构建的。在苹果的家庭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是端到端加密的,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都不能读取到设备里的任何隐私数据。

从 HomeKit 到 Matter,我们一如既往地保护着用户的隐私信息。

在采访的过程中,“无缝衔接”是 Dantas 最常用到的一个词,它无形之中淡化了这场属于智能家居市场的行业巨变,使得 Matter 看起来更像是智能家居自然而然的一次演化,并尽可能让用户察觉不到,这其实是一次源自于底层架构的革新。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这对于已经做了太多“加法”的智能家居市场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减法”。智能家居终于可以绕过繁杂的协议、工作原理,以最简单的模样出现在人们面前,改变人们的生活。

聊到智能家居使用体验时,我请 Dantas 分享一下自己在平时是怎么使用智能家居设备,以及感受如何。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Dantas 思索了片刻,轻松地说。

和那些重度的智能家居用户相比,我其实还差的有点远,但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用户的粉丝,我真的很享受它带给我的改变。

我家门口并没有灯的开关,因此当我晚上回到家时,不得不摸黑走进房子里面再开灯。

现在我换上了智能灯泡后,我设置了自动化开灯,只要我回到家,等待我的就变成一个亮堂堂的房子,而不再是需要笨手笨脚走进去的黑屋。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其实,智能设备远比它那冰冷的名字要简单,它不像是手机、电脑等需要复杂计算的严肃设备,它只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身边物上加了一点科技。

等了 4 年,iOS 16.1 终于迎来了这个大更新|专访苹果 Home 团队 - 天天要闻

但正是这一点不起眼科技的加入,原本已形成定式的生活才有了变化的可能,我们过去未曾遇见过的美好,便蕴藏在这细微的可能之中。

Matter 协议对智能家居来说,即是发现这份美好的“放大镜”。

家居分类资讯推荐

黑武士钓箱秒变双炮台 - 天天要闻

黑武士钓箱秒变双炮台

下面我们对黑武士钓箱做一个升级改造,由单炮台改为双炮台。从网上买的一个炮管把鱼护架改造成炮台。有钓友问为什么不用鱼护架作为炮台?因为鱼护架的管太细,支架放不进去。这个改造很简单,我们就把支架卸下来换成炮台支架就可以了。这就改造完成了,你说简
雷军称纽北广告牌空出来一个抢一个:已在纽北租用办公室 - 天天要闻

雷军称纽北广告牌空出来一个抢一个:已在纽北租用办公室

站长之家(ChinaZ.com)7月3日 消息:小米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在直播过程中,他着重谈到了小米SU7Ultra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刷圈的相关事宜,引发广泛关注。雷军表示,有人认为家用车无需如此大费周章地在赛道上折腾,但纵观全球,每一家世界级的车企,像宝马、奔驰等,它们的豪车也都在赛道上刷圈。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通...
人养3花,命比纸薄,这3种花再漂亮也不能养,看到就要躲远 - 天天要闻

人养3花,命比纸薄,这3种花再漂亮也不能养,看到就要躲远

养花图个清闲自在,谁承想有些品种就是“隐形炸弹”,摆家里纯属自找麻烦。仙人掌看着坚毅,实际满身尖刺,沙发缝里藏几根,孩子小手一划就出血,清理起来全家折腾。莲花优雅?阳台摆一盆,水盆没几天就成蚊子温床,换水比伺候月子还累人。夜来香夜里香得熏人
入住新房前,这3个“讲究”不能少,装修完就可以做! - 天天要闻

入住新房前,这3个“讲究”不能少,装修完就可以做!

装修完新家那股子兴奋劲儿,我太懂了——盯着墙面刷漆、看着地板铺好,最后连窗帘都选了三回,就盼着赶紧搬进去过新生活。可咱过来人得说句实在话,这搬新家可不是把箱子往屋里一扔就完事儿,有些“小功课”提前做了,往后住着才踏实。头一桩,换锁。
第一次见玉兰花在七月开放 - 天天要闻

第一次见玉兰花在七月开放

今天在北京某小区见到一株玉兰树鲜花怒放,光彩夺目,引来许多路人围观。玉兰花一般都在开春后三、四月份开放,属于北方较早开花的树种之一,但在七月份开放,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不是星星点点,而是满树灿烂,着实让我有点大惊小怪。
机场充电宝新规落地,安全与便利从来不是单选题丨九派时评 - 天天要闻

机场充电宝新规落地,安全与便利从来不是单选题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近日,机场充电宝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旅客自弃的充电宝如何安全规范处理?上海机场集团表示,针对旅客自弃的充电宝,两大机场将统一交给具备专业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处置。针对不属于召回批次,品牌、容量、型号等信息清晰,没有鼓包等外观损坏的充电宝,两大机场均提供7天暂存服务。 民航局实...
《蜗居》宋思明“原型”——秦裕,出狱(曾涉30亿大案) - 天天要闻

《蜗居》宋思明“原型”——秦裕,出狱(曾涉30亿大案)

近日,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秘书、上海市宝山区区长秦裕刑满出狱。他曾因涉及“上海32亿社保案”,履职期间受贿682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狱中表现良好,被多次减刑,于近期出狱。2009年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那个风度翩翩、儒雅睿智,有实力又不失幽默的宋思明疑似就是以秦裕为原型创作的。(别说,张嘉译老师和秦...
亚太区办公室平均装修成本为每平方米1524美元,东京最贵 - 天天要闻

亚太区办公室平均装修成本为每平方米1524美元,东京最贵

来源:美通社(财见2025年7月3日讯)仲量联行近日发布《2025亚太区办公室装修成本指南》,统计覆盖亚太区14个市场、27个城市的平均办公装修成本数据(以美元计价)。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区平均装修成本为每平方米1,524美元,整体
《室内装饰评价规范》实施,家电业就一家参与,是谁? - 天天要闻

《室内装饰评价规范》实施,家电业就一家参与,是谁?

随着室内装饰需求持续攀升,用户对服务企业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牵头制定的《室内装饰企业水平评价规范》于6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集结13家单位参与起草,旨在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对室内装饰企业在室内设计、陈设艺术、家装家居、绿色环保等专业领域的服务水平进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