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不少医生的家,它们要么有着超级冷静的克制,要么有着处女座级别的整理方式。
今天要分享的家,屋主也是一名医生,不仅对细节有着专业级的要求,还拥有浪漫的复古情怀。
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过去我总认为复古多少有点“中看不中用”。但看完这个家,我愿意为它撤销对“复古风”的所有偏见。
北京朝阳 · 80㎡ · 2室 | 装修花费 55 万
不爆改,微调整,
满足8大居住需求。
原户型是个东南向的大一居,一厨一卫,主卧配套一个小书房。
除了狭长阳台(下图左上区域)和迷你卫生间有些头疼,户型没啥大缺陷。
家有一猫一狗,常住人口两人,屋主早早就构思了自己需求清单:
需求清单:
① 充足的玄关收纳 ② 临时客房
③ 中西分厨 ④ 大岛台
⑤ 卫浴三分离 ⑥ 衣帽间
⑦ 宠物娱乐空间 ⑧ 家庭影院
设计师决定对原有结构不做大改动,而是通过研究屋主的生活动线,重新规划居住空间。分析下来,这个家需要满足的日常动线有 4 条:
foot traffic
日常动线安排
· 玄关动线:换鞋、挂衣、行李箱收纳。
· 家务动线:常用/不常用清洁设备存放。
· 宠物动线:饮食如厕位置,宠物用品收纳。
· 洗衣动线:2-3次/周,保证清洗前后动线最短。
针对需求,设计师对布局做了三大调整:
① 拆除厨房部分墙体,打造餐厅+西厨区;
② 将部分书房面积分割出来,做成洗衣区;
③ 调整主卧开门位置,给独立盥洗区创造了条件,实现三分离。
归家的放松心情,
从影院级视听盛宴开始。
客厅面积不算大,索性打造成个安全感十足的围合式布局。
柚木圆茶几,降低视觉重心,偶尔还能当餐桌使用。沙发旁的小冰箱存放零食水果,追剧打游戏随手一拿,超级方便,顺带还充当了投影仪放置台。
沙发后面砌了 120mm 厚的矮墙,既能当展示台,也是临时充电站。
窗边两株发财树是装修结束厂家送的入住礼,虽然不够“洋气”,奈何生长姿态太好,屋主实在难以舍弃,树干上包上一圈剑麻地垫,收获俩猫抓板。
光影透过百叶,植物的影子斜射在沙发上,是温暖又舒适的午间时光。
电视柜上的天花吊装了一对立体音响,柜体下方放置低音炮,外加电视柜上的回音壁,构成整套家庭影院系统,幸福感倍增。
靠窗一侧书架深度 280mm,大开本也能安放。靠餐厅一侧按照常规收纳盒尺寸,设计了 350mm 的深度。
100 寸的灰玻纤幕布暗藏在石膏吊顶里,幕布收起时,看不到顶部电源和裸露电线,降下来也不会挡住回音壁。
电视柜两侧,一边是宠物饮水机+碗,一边是扫拖机器人。
沿窗一侧划给了家里两位毛茸茸的屋主。猫碗在柜上,狗碗在地上,避免抢食;整排矮柜收纳宠物用品,柜子下方开了个猫洞直通家务间,猫咪上厕所超方便。
推开家门第一眼,
是满满复古情调。
入户开门见山,正对着餐厅。岛台悬挑 20cm,平时可以把餐桌推到岛台下面,让出更大活动空间。聚会时拉出餐桌,坐 6~7人不是问题。
入户门左侧是鞋柜,层板高度可以自由调节,鞋柜背后是冰箱。
靠墙的餐边柜除了餐具收纳,也是水吧区。利用转角墙面空间做了玄关收纳柜:双开门内放外套、包包、行李箱;单开门内用来收纳换季鞋类和日用品。
柜体和墙面都用得象牙白色,色调柔和,还有点复古韵味。
岛台水槽换成了台控下水,通过复古龙头旁的按钮来控制,无需将手伸进盆底,还安装了垃圾处理器,将美貌的外在与严谨的内在充分结合。
拆掉原来厨房多余墙体,改为西厨区,和餐厅连在一起。灰红棕色手工砖+环氧彩砂勾缝做了半墙,木搁板用来放咖啡用具、小烤箱等等。
书房门口看向西厨区和餐厅,灰红棕色手工砖,搭配柚木色台面和豆绿色橱柜,复古耐看。
洗碗机嵌在橱柜里,顶部的小空间也不浪费。用宜家收纳盒加上把手,DIY 了个“洗碗盐收纳盒”。
长虹玻璃门内是原来的鸡肋阳台,现改造为中厨区+家务间+猫厕所。
中厨区吊柜下做了线性灯,区别于室内 3000K 暖光,改为 4000K 冷光,还原菜品真实色泽。
水槽安排在入口处,与洗碗机仅一门之隔,橱柜下也为分类垃圾桶留出了空间,最大程度缩短动线。
和西厨区不同,中厨区墙面换成白色长条瓷砖,让狭长空间视觉上更显明亮。
学习和休息空间,
全都藏满了复古小细节。
卧室改变开门位置后,做了个 L 形衣帽间,足够夫妇俩使用,柜门颜色和墙面一致,完美隐身。
床头加了个梳妆区,柚木色梳妆桌自带镜子,内部储物空间挺深,可容纳大大小小的护肤品。
为了减少压迫感,没有选择吊顶,用的石膏线条和灯盘,复古味儿十足。
窗边放了个不锈钢衣帽架,挂睡衣很方便,底下还能放脏衣篓。没买床头柜,用椅子充当也毫无违和感。
穿衣镜中的卧室
对于屋主来说,有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必不可少。书房墙面做了个多功能壁挂书架,层板位置可以随意调节,非常实用。
把电脑悬挂起来,节省台面空间,显示器上方还增加了护眼灯。旁边定制了一组高柜,可作为衣柜使用。
考虑偶尔客人来访,在窗边做了 15cm 的半高地台。液压上翻柜内收纳临时被褥,铺上就是个临时客房。
小家要想方便又舒适,
还真得按厘米抠。
原来的卫生间实在太小,设计师借用部分主卧空间增加了个盥洗区。浴室柜尺寸严丝合缝,侧面做成壁龛放常用洗漱用品,收纳空间充足。
长虹玻璃门内是改造后的如厕区和淋浴区。用折叠门,将空间利用最大化。
螺蛳壳里做道场,mini 如厕区还容纳了一台贴身衣物洗衣机,尽量解放双手。
洗衣机下方的下翻式柜门内,暗藏了电线和水管,不外露,也方便检修。
屋主喜欢泡澡,为了营造放松的氛围,设计师在浴缸上安装了防眩光筒灯,并增加了一条光线柔和的灯带。
从如厕区偷出来的尺寸,不多不少,刚好塞下 1.5 米浴缸。
洗衣区设在卧室正对面(书房门口),距离主卧和卫生间都很近。考虑到偶尔夜间洗衣,特意增加柜门,缓解噪音问题。
洗衣区上层囤货,常用洗衣物品放在旁边的夹缝柜里。
这个医生的家,和以往的案例很不一样。倒也恰好是它的别具一格,让我看到一个严肃职业背后的鲜活力量。
冷峻与可爱,这样的“反差萌”正是一种证明——安放内心的最佳之地,不就是我们的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