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这边从厕所出来,就听到了老伴怒气冲冲的声音:“为什么上了大号不冲厕所,而且还烟雾缭绕的,合着厕所就是你抽烟的地方!天天烟味重死了!”老刘一听赶紧转身回来,按下冲水键,马桶边缘涌出了大量的水,形成一道漩涡,把里面的污秽都带走了!
只是这刚冲完厕所,老伴的怒吼声更大了:“你平时冲厕所都是这样冲的吗?为什么不盖马桶盖?这溅出来多少细菌?你赶紧的,拿清洗剂清洗干净!”
老刘一听她这样说,顿时不乐意了:“你是不是找事呀,平时冲厕所不都是这样冲的吗?那不然怎么冲?”“你应该盖上盖子,你没看央视新闻,人家说,不盖马桶盖子直接冲,周围的细菌能溅几米远,搞不好你牙刷上都是细菌。”老伴回答他。
老刘觉得老伴在危言耸听,不情不愿地刷干净马桶后,直接上网搜索关于冲马桶,盖?还是不盖?的知识,没想到还真的是需要盖上马桶盖,不然细菌会溅得到处都是!从此以后,他冲马桶都是盖上盖子再冲了。
最近,网上又有人在讨论这个话题。有人说不需要盖上马桶盖,毕竟之前几十年都没有盖着冲,也没见有什么问题。也有人担心不盖上马桶盖,冲水时会把脏东西也带到卫生间里污染环境。更有甚者说,很多人冲马桶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按下按水闸冲一下,那很可能在你冲马桶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细菌飞到你身上了。
那到底冲马桶的时候需不需要盖上马桶盖呢?和我一起看一下
冲马桶,盖?还是不盖?
马桶,人们每天都要使用它很多次,但如果不留意,它就很可能成为疾病之源。曾经有一个纽约大学的博士指出,如果把马桶盖打开冲水,马桶内的最高瞬间气旋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个小时,从而让那些细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
大部分的家用马桶在设计上大都有回弯,所以人们在平时不用马桶时,或者是冲马桶的时候,没盖上马桶盖子也不觉得会有明显的难闻气味。但如果总是用完马桶后不盖马桶盖,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影响到室内的空气质量。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上完厕所之后马桶冲水时一定要盖上盖子。因为马桶冲水时会产生比较大的气旋,在空气中留下比较细小的微粒悬浮物,很多是我们眼睛看不到的细菌和病毒,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干净的话,很可能会让卫生间的其他物品都沾上细菌。
更别说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如厕、洗漱、淋浴都在卫生间进行,牙刷、毛巾、漱口杯等都和马桶共处一室,会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所以,平时上完厕所必须养成冲水时盖上马桶盖的习惯。
另外,平时清洁马桶时,一定要注意马桶刷和马桶圈的清洁和干燥,不能让它们成为细菌和微生物的温床,避免它们轻易成为家庭中的污染源。在使用马桶刷后,应先冲洗再用消毒液浸泡,悬挂晾干。马桶圈也应注意定期清洗消毒,如果是布料等材质的马桶垫,更应该勤洗勤消毒,毕竟马桶也算是我们的“贴身物”。
那也许会有人说,哎呀,我每次上完卫生间都是直接冲的,你们说对身体不好那就真的对身体不好了?证据呢,有没有实验,毕竟实验出真知!还别说,这事真的很多机构和研究所都做过实验。
各个实验告诉我们,最好还是盖上冲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随机选取一个普通家庭卫生间,按照常规微生物学标准检验方法。先将含有大肠杆菌的溶液倒入马桶,在马桶上方每隔25cm处设置一个空气取样点,并将实验分成了两组进行。A组是盖上马桶盖的微生物分布情况,B组是打开马桶盖的微生物分布情况。
检测时间为3分钟,检测结果如下:第一次时间是3分钟,实验结果是开盖菌落总和是34,闭盖菌落总和60;第二次检测是6分钟,实验结果显示,开盖落总和是40,闭盖菌落总和59。
经过这次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微生物学教授竺建荣说:马桶内的粪便大部分是通过虹吸作用被吸走的,水下来以后马桶产生的虹吸作用,虽然远远大于水流出来对空气的扰动作用,但并不是说对空气完全没有没作用,还是会把微生物和细菌带到空气中。
那么底层空气的微生物菌数数量,在开盖条件下比盖盖时要少就有缘由了,因为有部分的细菌已经被分散到空气中,或者是依附到卫生间的其他物品上。
在央视一档节目《加油!向未来》,也论证了这个问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开盖闭盖冲马桶,到底有没有区别”。在这个实验中,中科院研究所的研究员,用一些会发光的“荧光细菌”充当人体的排泄物,并在设置了5个收集细菌的收集盒,放置在了牙刷架、毛巾、纸巾盒等处,然后就静置等待48小时。
第一组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检测5个收集盒中的细菌情况,发现在开盖下冲水,真的会有细菌溅出马桶之外,并且离马桶越近的培养皿中,细菌数量就越多。
第二组实验的检验实验结果也让人很吃惊,盖上马桶盖再去冲水,也会有部分细菌喷出马桶之外。但是相比开盖冲水,细菌飞出来的数量明显会下降很多。
有上面的实验得知,其实马桶本身并不是完全密闭的,冲马桶无论盖还是不盖,细菌都是有可能被喷出来的,但是过闭上盖冲马桶,确实能让细菌出来的更少,从而减少一定的潜在风险。综上所述,还是盖上马桶盖冲水更加的安全!
那也许会有人有疑问,冲马桶喷射出来的细菌那么多,对人体有危害吗?是不是应该把洗漱间和卫生间分离更加的安全?朋友们有点耐心,继续往下看!
冲马桶喷射出来的细菌那么多,对人体有危害吗?
想要知道冲马桶都会喷射什么细菌,我们首先要知道,大便里面都是什么细菌!
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70%,厌氧杆菌20%,还有连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芽胞和酵母。人体排出的粪便中,有1/3到2/3的固体成分是肠道细菌,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脂肪的食物纤维、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各种细菌。
当然也有不好的致病菌,对人产生危害的细菌,如产气夹膜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种病菌就很容易引起感染性腹泻。
虽然粪便里面确实有一些有害物质,并且这些东西还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单纯的靠冲马桶这种空气传播,那是没办法危害人体的。许多可怕的疾病有害微生物大部分是通过粪便-口腔途径传播,比如肝炎、伤寒、霍乱、诺如病毒、小儿麻痹、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等。
所以我们也不用那么担心,平时只需要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勤打扫居室环境卫生,上完厕所勤洗手、经常给卫生间马桶消毒等,就能尽量远离这些危险。总体来说,冲马桶带来的病菌对人体造不成什么大的危害,不需要谈马桶色变!下面我再教大家几个让卫生间更“干净”,减少细菌的方法!大家一定要学会!
如何减少卫生间内的细菌数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给卫生间的门把手注意消毒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去清洗/消毒门把手,门把手被大家忽略了,尤其是卫生间的内侧门把手,导致这里成为家庭卫生的主要漏洞之一。
其实,门把手的细菌尤其多,会有来来往往不同的人接触到,关键是如果有人没有便后洗手的习惯,那么门把手的细菌,就是不可想象的,很容易导致腹泻甚至肠炎等。平时我们可以用水稀释滴露消毒液、84等消毒液,经常擦洗,还要注意勤剪指甲勤洗手。
2、清洁卫生间的下水口
家庭的下水口、排水管道容易成为病菌、虫害的“温床”。卫生间的下水口常常有大量的头发堆积,甚至堵塞管道,而且头发最不易腐烂还会藏污纳垢。有调查表明排水管道中滋生着每平方厘米最高达到1800万个细菌,引发家人腹泻、食物中毒、肺炎等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那清理下水口的方法是蛮多的,可以选择专用的下水道清洁剂来去除油污,效果十分明显。还能用火碱和热水进行有比例的混合,然后缓缓地倒入下水道,就可以逐步将油污冲走。也可以将柚子皮煮水,然后将烧开的水倒入下水道,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清理下水道的油污。
3、清洁卫生间的死角
卫生间是很潮湿的地方,所有可能积水的台面都应保持干燥洁净,尤其是卫生间的死角部分。一间干爽的浴室可以让蚊虫和细菌远离我们,在这里提醒大家:如卫生间里有摆放废纸篓、防滑垫等物品,一定要及时清洁。洗浴之后要勤开门窗或排气扇,保持环境通风、排湿、除味。
4、马桶清洗
马桶是排放脏污的通道,如果马桶的卫生没有搞好,那么就会随着时间的增长积累很多的致病菌,威胁到家人健康。清洁马桶也是有学问的,这里提供给大家几种简单的方法。
除了直接使用清洁剂以外,“食醋+清水浸泡”、“小苏打+热开水浸泡”、“可乐倒入马桶中浸泡”等方法都能对马桶起到除垢去污的功效。冲完马桶后,你可以把白醋喷洒在马桶内壁,待下次使用时一起冲掉,还能起到消毒和除臭的作用,真的很不错!
5、卫生间不要放清香剂
现在不少家庭喜欢在卫生间放一盒清香剂,试图让卫生间环境变得清新宜人。但这些清新剂其实也是化学合成物,买到不好的清新剂还有很大可能诱发身体疾病。建议卫生间里最好不要放置除味剂,想保持空气清新,经常开窗或使用排气扇就可以了,通风换气是关键。
消毒水也不建议放在卫生间,因为它们蒸发后,可能会在房间内积聚大量有害气体,长时间吸入身体后很可能会致病。尤其是在浴室用热水洗澡时,其产生的毒性就更大。某些劣质的消毒水还含二氯苯,会刺激呼吸道,使细胞变异而诱发白血病、肺癌等。
总结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是,大家冲马桶时,一定要养成盖上马桶盖的习惯,并且定期消毒和清洁马桶,保持马桶的干净卫生。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卫生间死角的清洁和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让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燥,对身体健康更好。
参考文献:
[1]易青,宁喜斌.3种食源性致病菌共增菌及三重PCR检测[J].卫生研究,2022,51(03):470-475.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22.03.021.
[2]路过西四环.马桶不盖盖,细菌会跑到牙刷上吗?[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13):47.
[3]毛怡心,孙宗科.少个动作,马桶秒变病菌播散器[J].大众健康,2019(06):106-107.
[4].问:卫生间的清洁让人头疼,清洁处理卫浴洁具有哪些措施?[J].陶瓷,2019(04):78-79.
[5]许砚玲.卫生间清洁窍门[J].健康世界,2009(09):108-109.
[6]曲建翘.马桶上的卫生与安全[J].药物与人,2007(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