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三国纷争的乱世中,刘备终于在汉中称王,建立了蜀汉这一割据政权。可在他麾下,又有谁是他最信任倚重、视若左膀右臂的心腹大臣?此中奥秘,实在难以捉摸。
桃园三兄弟情同骨肉,今非昔比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刘备、关羽与张飞三位兄弟之间的义结金兰,也可谓感天动地。他们结拜为兄弟,一起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的岁月,将彼此视为亲人般倚重。
只是这世事浮云莫测,哪里又会永远不变。巨大的打击一个接一个袭来,无情磨平了他们志向的棱角。尤其是关羽战败被擒的消息传来之时,刘备心如刀绞、痛不欲生,更是将几案上茶具尽数摔碎,痛心之极。
这样的结局,又有谁能够想象的到呢?从前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三兄弟,也终究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一段短暂的传奇。
至此,刘备心中不二的人选似乎已经不再存在。过往的金兰之交已然破碎,他也终于意识到,要扛起的责任太过沉重,不能再只依赖感情,而要选择真正适合的人担当大任,这已成为他必须面对的现实。
马超行事狠辣难为心腹荐用
刘备麾下猛将众多,马超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他生于戎狄之地,养成了与汉人迥然不同的性格。果决,狠辣,毫不留情,这些都是马超的标签。 可这般性情的人,终究不是那么容易放心大用的。刘备也深知马超的为人,所以对他一直存有戒心。
况且,马超还曾一度想要兵变,与刘备分庭抗礼。日后虽然归顺,但刘备心里清楚,他的心思实在难测。
正因为如此,刘备对这个出生于草原的猛将,一直没有完全信任过。只要一想起马超曾经兵变的阴影,就让刘备有种隐隐的失望和惴惴不安的感觉。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事业,总不能拱手让人来破坏。
所以,这样性格狠辣、曾有叛变的马超,终究也只能做刘备麾下效力的猛将,而很难成为他真正倚重信赖的心腹和二把手了。
诸葛亮谋多而决少难以掌控大局
说起刘备麾下最得力的文官,没有人会质疑诸葛亮的地位。自从刘备三顾茅庐,便开始了他们之间谋主与主公的关系。只要有了诸葛亮这个军师坐镇,刘备在军机要务上就如虎添翼,所以也十分倚重他。
可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诸葛亮终究只是文官出身。他在刘备麾下的地位再高,毕竟没有直接掌控军权,难以左右战场局势。光有谋略而无决策权,终究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这正如诸葛亮自己也感叹过的那样,他是“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再加上诸葛亮本身的性格也太过稳重,他每一步都要掂量利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在关键时刻也许会成为制约。刘备这样的君主需要的,是在山穷水尽时也能孤注一掷、力挽狂澜的大将,而诸葛亮的谨小慎微,终究也与刘备那种大胆决绝的作风难以契合。
所以说,诸葛亮再聪明,再得力,却也很难成为刘备真正可以托付国家大事、视如己出的二把手。他可以在幕后辅佐,却无法亲临前线决胜千里。这就是诸葛亮的局限所在吧。
法正立下汗马功劳实至名归的二把手人选
值得一提的还有法正这个人物。历史记载他于211年出使刘备,力邀刘备西进入蜀。也正是凭借他的这番邀请,刘备才得以东山再起,重整山河。这无疑是法正亲手立下的功劳。
其实,法正本身并不是什么显赫一时的名将,更何况在那个时代,刘备麾下的猛将辈出,五虎上将都是一时之选。而法正不过是一介布衣,甚至没有太多人知晓他的名字。
然而这个看似平凡的人却在紧要关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才真正说明了他的独特与不凡。特别是在刘备的事业几近灭亡之际,法正的及时出现可以说救了刘备的命运。正是他带来汉中可以称王的消息,才让刘备得以东山再起,重新集结了因战事失散的人马。
刘备对此自然感激不已。所以当法正英年早逝之后,刘备更是悲痛欲绝,为他号哭数日,加封他的爵位以示纪念。由此可见,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实已远非常人可比。他是功高震主的心腹之臣,担得起刘备麾下真正的二把手之名。
魏延镇守汉中建奇功无愧荐望
除去法正那般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军中还有一员猛将也不容忽略,那就是魏延。他早在刘备称王之前便已归附刘备,可谓忠心耿耿。而在后来攻取汉中的战事中,魏延更是立下奇功,为刘军打开了胜利的局面。
那一仗可谓胶着之极,刘军攻打汉中的主阵地盘马城多日无功而返,将士们几乎都已失去了信心。然而偏偏魏延在此时冲出重围,率领所部势如破竹地闯进盘马城中,终于打开了局面。
这一战过后,汉中地区终于落入了刘备的手中。为了镇守这一新近赢得的战略要地,刘备自然也需要委以一个足够信任的猛将。想来原本应该审时度势,委以张飞或者其他老将这一重任才对。 可最终这个选择却落在了当仁不让的魏延头上。由此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与器重已深。
在那之后的若干年里,魏延更是大展统帅才能,成功守住了汉中这一后方战略支撑点,让刘备没有后顾之忧。他的勇猛果敢与过人眼力也让刘备想起了过去与关羽并肩作战的岁月,不禁十分欣慰。正因如此,他也成为刘备后期倚重的心腹之臣之一,与法正、张飞并驾齐驱,也实至名归担当得起二把手的重任。
英雄辈出却难觅知音 汉中称王仍需披荆斩棘
由此可见,在刘备麾下,要找到一位真正的二把手,实在难分难解。法正立下汗马功劳,于刘备有恩于国家;魏延则戎马一生,善战无前。二人各有所长,都是麾下难得的一员猛将,都足以担当二把手之位。
然而功成身退,二人都未能陪刘备走过那最艰难的道路,只能在历史长河中短暂一现,便草草离去人寰。而刘备心中对三兄弟之间义结金兰的记忆,也已然褪色。没有了当年的知己,他似乎也失去了倾诉的对象。
结语
刘备至此可谓是大江东去后再无知音,只剩他一人在波澜壮阔的长江中奋力向前。蜀汉虽建立之始,可前方的披荆斩棘才刚刚开始,刘备每每凝望西北方向孤独的身影,心中都有说不出的落寞。
江山代谢,三国争霸仍在继续。而刘备也终会在这纷乱之中,选择下一个可以托付的二把手。因为伟业的使命还在召唤,那就是要一统大好江山,尽管这条道路注定要他舍我其谁、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