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恭:五代第一“白眼狼”,坑惨李克用的“河北王”

刘仁恭深州(今河北深州市)人,年少豪爽放纵,颇有智谋,志向远大,初为卢龙(今河北、北京一带)节度使李可举的部将,因勇武善战,又有谋略,曾以挖地道的方式,攻取易州,被时人称之为河北智将。景福二年(893年),刘仁恭发动兵变,攻打卢龙藩镇治所幽州(今北京市),遭遇失败,被迫出逃河东(今山西),投奔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李克用热情接待了刘仁恭,赏赐刘仁恭大量田地豪宅,并提拔刘仁恭为寿阳镇将,可谓信任之至。刘仁恭归属李克用帐下后,积极鼓动李克用东征卢龙,并自告奋勇担任先锋。乾宁元年(894年),李克用采用刘仁恭的建议,以李存审为帅率河东军主力攻陷幽州,尽得卢龙之地。战后,李克用以李存审留守卢龙,因刘仁恭久在卢龙,熟悉卢龙的情况,李克用让刘仁恭协助李存审镇守卢龙。

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率军进攻盘踞在关中王行瑜,并抽调原本驻防卢龙的李存审部从征。李存审走后,刘仁恭就成为卢龙地区实际上的最高军政长官,李克用还向唐廷表奏刘仁恭为检校司空、卢龙军节度使,正式成为卢龙地区“一把手”。

刘仁恭的成功全部来源于李克用的提拔,本应该对李克用感恩戴德才是。可是,白眼狼终究是白眼狼,大权在握的刘仁恭开始对李克用阳奉阴违。乾宁三年(896年),李克用攻打魏州,因为兵力吃紧,命令刘仁恭率军驰援,刘仁恭却以防备契丹为由按兵不动。乾宁四年(897年),李克用率军救援被朱温打击的朱瑄,与朱温鏖战,战事吃紧,再次向刘仁恭调兵,刘仁恭却再次放了李克用的“鸽子”。

不仅如此,刘仁恭还写信辱骂李克用,并扣押了所有李克用留在卢龙地区的河东官吏和士兵,彻底和李克用撕破了脸。刘仁恭的龌龊行为彻底激怒了李克用,李克用遂亲率河东军东征幽州,却被刘仁恭以偷袭之计大败,河东军损失惨重,李克用只得饮恨而还。

而后,刘仁恭将斩杀的河东军首级、俘虏的河东军士兵以及缴获的武器装备全部送给李克用的死敌、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朱温表奏刘仁恭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仁恭也由此成功的抱上了朱温的大腿,并和朱温一起对李克用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李克用的处境非常危险,想到这里李克用的肠子都快悔青了。

有了朱温的“背书”,刘仁恭开始放心大胆的在河朔(河北)地区大肆扩张。乾宁五年(898年),刘仁恭打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尽取沧、景、德、棣四州之地(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运河以东,山东津浦铁路线以东,黄河以北及博兴县北部地区),加上卢龙辖区,刘仁恭掌控了几乎整个河北地区(除了河北南北的魏博六州被朱温控制外),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河北王”。

天祐三年(906年),朱温削平中原后,开始大举进攻河北,计划占领河北,再以河北为基地,合围河东,进而统一天下。朱温军来势汹汹,刘仁恭一路溃败,关键时刻,刘仁恭再次向李克用求援,并表示愿意效忠李克用。李克用明知刘仁恭言而无信,但考虑到唇亡齿寒,一旦朱温夺取河北,那自己的河东也就孤立无援了。于是,李克用不计前嫌,亲率数万河东军精锐驰援刘仁恭,打退了朱温的进攻,保住了刘仁恭。

因为与朱温作战,李克用的河东军损失颇大,不得不退出河北,刘仁恭得以再次执掌河北大权。李克用走后,刘仁恭再次原形毕露,不再“鸟”李克用的命令,并在河北境内做起了“关门天子”。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禁了刘仁恭,夺取了河北军政大权。刘守光对内更加暴虐,对外也蛮横无理,李克用对其恨得牙痒痒。

908年,李克用病重,临终前交代自己的接班人李存勖,一定要剿灭刘仁恭父子。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攻陷幽州,生擒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乾化四年(914年),李存勖将刘仁恭父子押送到晋阳(今太原)太庙,举行盛大的献俘礼,后又将其押解到代州(今山西代县)李克用墓前,将李克用父子挖心斩首以祭奠李克用的在天之灵。五代第一不要脸、称雄河北的一代枭雄刘仁恭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