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之争:为什么日本对库页岛的占占有欲,比中国人还强烈?
东北亚沿海口岸历来是俄、中、日三家的必争之地,其中的库页岛更是靠近中方黑龙江省的入海口,无论是三个国家哪一方拥有库页岛都可谓是“如虎添翼”。
但现在明面上的归属是俄罗斯管辖。
在古代的很长时间内,库页岛一直是我们华夏的固有领土,但由于清王朝腐败的统治阶级的软弱,导致库页岛被沙俄政府强行霸占,后来便成为了俄称的“萨哈林岛”。
不多时后,日本发现了库页岛的重要地缘政治优势,趁着俄方自顾不暇之际趁虚而入,曾经有一段时间占据了库页岛,于是有了日称的“桦太岛”。
可以说几百年来,中、日、俄三方围绕着库页岛发生了长期而又艰巨的主权争夺,但谁也想不到,到最后争抢最激烈的国家,反而是日本。
为何小日本会对他们口中的“桦太岛”用情之深呢?
古有隋唐,传承至清
提起库页岛,很多人不得不想起1860年积贫积弱的清王朝被迫与沙俄签订的《北京条约》,内容包括将库页岛等一大片国土转手沙俄,可谓是祖宗蒙羞啊!
可论起库页岛的历史,早至隋唐,我国就已经在库页岛及周围区域内开始了漫长的行政管辖史。
像无论是《靺鞨传》,还是《旧唐书》,我们都能从中看到居住在东北的各大靺鞨部落便已经归顺大唐王朝,库页岛也正式成为中国的固有领土。
而从文物追溯史角度考虑,不少国内外考古学者相继从库页岛发现各种隋唐时期的中原文物,而经过分析判断得出,这些文物都是当时库页岛的部落向强大的中原王朝称臣纳贡而获得的封赏。
而后来金国、元朝、明朝乃至后来的清朝,都实现了在库页岛的常态化行政管理。
清朝初期,库页岛因为靠近满清政权的“龙兴之地”,于是获得了清王朝的大力投资,并专派了三姓副都统和宁古塔章京来统管库页岛行政区。
而后到了康熙年间,库页岛的地理信息也被正式录入《皇舆全览图》中,直接在法定意义上确立了库页岛是中国领土的既定事实。
无独有偶,当时很多欧洲来的传教士也纷纷以《皇舆全览图》为准纲,在向西方传阅的各种著作中也相继肯定了库页岛在中国的归属权。
不过,到了17世纪末,清王朝“封关”政策再加上小日本和沙俄的蠢蠢欲动,使得库页岛正式进入三国博弈的视野。
日本力争“桦太岛”
回到前言提出的问题,明明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对库页岛有过长期管辖史,为何日本会跳出来争夺库页岛的主权呢?
这其实要从日本人对于历史的变态畸恋说起:
库页岛在日本人的历史中被称为“桦太岛”,过去生活在北海道和日本本州岛的一些“虾夷人”曾经因为战乱被迫渡海去到了库页岛上生活,并开始遵从惯例和其他土著部落一起向清王朝纳贡。
而日本所谓的“大和民族”的建国历程,先征服了日本南部的隼人,后来征服了北部的阿伊努人,其中就包括北逃的“虾夷人”,而这些“虾夷人”败逃的库页岛就被习惯抢占的日本幕府认定为日本的固有领土。
再者说,日本人这种卑劣的民族向来是“无利不起早”。
库页岛上林木资源极其丰富,林木资源总储量超6亿立方米,相当于我国2020年林木总产量的7倍多,这样庞大的资源日本自然是垂涎三尺。矿产资源方面更不用提,已探明的原油储量高达70亿吨,更不用提煤炭、金银等矿产,极度丰富。
另外还有库页岛的地缘优势,小小的日本岛国天生四面环海,但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最近的距离只有40公里,除了北方四岛外,库页岛可以说是和日本近在咫尺。
如果库页岛被和日本敌对的大国所掌握,那么敌国只需要派兵驻守库页岛,进可攻日本,退可守岛防御,日本方面也只能看着干瞪眼,或者被动挨打。
中、日、俄三方争夺战
沙俄政府对我国东北领土的惦念,从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可看出,当时清朝确实干得不赖,把沙俄硬生生挡在了国土之外。
但随着清王朝自顾不暇,库页岛管理失控,先是日本趁机占据库页岛,但1806年沙俄派遣俄美公司在库尔到南部湾抢滩登陆,日俄双方在库页岛分别增派驻军,呈敌对态势。
后来日本败退,1860年,沙俄强逼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东北领域。
1874年,俄、日再度爆发库页岛冲突,双方举行会谈,商定了《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日本将库页岛全盘让给沙俄,沙俄将千岛交付日本,双方友好相处。
20世纪初,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在陆军和海军相继大胜沙俄的情况下,《朴茨茅斯条约》让日本变相继承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权利,并且掌控了南库页岛,并在沙俄十月革命期间抢占整个库页岛。
到了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苏联因为库页岛的利益开始对日宣战,并通过各种条约变相承认了苏联对库页岛的实际控制权,哪怕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后,库页岛依旧在俄罗斯的统治之内。
从1860年失去库页岛的主权,到二战结束,这将近百年的库页岛争夺战,我们反而成为了一个看客。
日本、俄罗斯对于库页岛的争夺,无疑表明了一个残酷的国际法则:强权即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