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萨之战前沙俄在远东地区的扩张

【清史杂谈-59】

从16世纪后期开始,沙俄即开始越过乌拉尔山,对西伯利亚广袤的土地进行征服和占领。仅用了几十年时间,俄国的势力就扩张到了东部的鄂霍次克海

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是以富商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为主导,以南俄草原的哥萨克人为主力进行的。他们沿着河流一路向东,凭借先进的西式火器,征服沿途的土著居民,并建立了若干据点。

西伯利亚

这些据点大多建在交通便利的河口处,如图拉河口的秋明城,托博尔河口的托博尔斯克堡,康多马河口的库兹涅茨克堡,这些据点用来控制鄂毕河流域;

1628年,俄国人在叶尼塞河上游建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堡,将叶尼塞河纳入控制范围;1632年,又在勒拿河中游修建了雅库茨克城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基地。

叶尼塞河

雅库茨克堡修建后,意味着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已处于沙俄的威胁之下。清崇德八年(1643年),雅库茨克总督戈洛文派出一支100余人的哥萨克队伍入侵黑龙江流域,带队的首领名叫波雅科夫。

他们顺着勒拿河南下,然后在阿尔丹河口逆流而上,翻越了外兴安岭,进入黑龙江流域。波雅科夫这伙哥萨克在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上建立堡寨,掠夺当地达斡尔人的村庄,后取道鄂霍次克海返回了雅库茨克。

波雅科夫入侵路线

顺治七年(1650年),俄国殖民头目哈巴罗夫带领百余名雅克萨侵略军再次翻越外兴安岭,窜至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以西。这是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第二次入侵,他们攻占了雅克萨,屠杀、驱赶当地的中国达斡尔居民。

哈巴罗夫占领雅克萨后,以此为支点,继续向黑龙江中下游进犯。他们顺江而下,沿途洗劫村庄、城镇,一直窜犯至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河口以下300余里的乌扎拉村,给沿途的中国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失和深重灾难。

达斡尔人

这伙儿匪徒在乌扎拉村休整期间,清军宁古塔章京海色曾率600名士兵前去围剿,但因准备不足,清军战斗失利,未能成功。清军退走后,哈巴罗夫也不敢继续往下游进犯,他回莫斯科报功领赏去了。

哈巴罗夫的继任者是斯捷潘诺夫,他负责指挥留在黑龙江上的几百个哥萨克。自从占领雅克萨后,这些侵略者就长期盘踞在黑龙江流域不走了。他们时常外出抢劫,遇到清军反击就龟缩进坚固的城堡,长期为害一方。

雅克萨城旧址

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故乡,清朝的发祥地,清王朝当然不能容忍俄军长期侵占这里。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是清朝军民和朝廷上下的强烈愿望和共同期盼。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即平定三藩之乱的第二年,康熙皇帝即着手准备反击沙俄,收复失地。在随后进行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彻底驱离了沙俄并收复了雅克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