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三年的抗疫,爆发于2019年的新冠病毒传染病终于快要划上句号了,你知道在古代传染病肆虐,面对如此可怕的灾难,古代的人都是怎么应对的吗?今天一起聊聊一下中国古代对抗传染病的故事。
根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传染病在民间此起彼伏,发生了瘟疫次数达到了22次之多,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起甚至多起传染病,公元171年至公元220年这五十年时间里,死亡人数高达4800万,人口数量锐减到2000万不到,瘟疫死亡的人人数远远大于死于战争的人数。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当中,曹操的军队在秋天来到了当时血吸虫病流行的荆楚地域,到冬天作战之时,将近一半将士染上瘟疫。
那么各个朝代都是如何对抗传染病的呢?
首先秦朝十分注重用法律来控制传染病,秦律规定,凡麻风病人都要送往疠迁所隔离起来,而这个疠迁所就是专门关押麻风病人的大牢。
西汉时期疫情,也采取了及时隔离的措施,以防传染。西汉平帝刘衎即位时才9岁,实际是由大司马王莽主持朝政。公元2年,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青州尤为严重,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瘟疫大流行。王莽还在长安城中造了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200区,朝廷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来医者,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
晋朝为了保护皇室及朝廷官员,规定官员家中如有三个以上的亲属被感染。即便官员自己没有被传染,也不得入宫上朝,居家隔离100天。
按照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公元568年,河南汲郡首次出现了传染病寺院。在西山寺,僧人们设立病房,“收养疠疾”患者。
隋朝专门为麻风病人设立了专门的隔离医院。
唐朝时期发生瘟疫,政府采取赠药,埋葬和在交通要道上告知大家药方的办法来加以控制。在寺院中设立医院也很盛行,武则天还设专使加以管理。
北宋时还首次出现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案例,两宋时期320年的统治时期,爆发了49次瘟疫,
所以宋朝针对瘟疫的经验是非常的丰富的,中央设立有太医局,地方上县州设立医学校。地方还设立了养济院,福田坊,安济坊,安乐坊等等机构,其中安乐坊就是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在杭州设立的,他也是历史上的抗疫功臣。
明朝是中医历史上传染病研究有重大进展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传染病学家。他们总结前朝经验,分别出版了专门研究瘟疫,痘疹,麻风病,梅毒和疟疾等传染病的医学专著。据说某不知名人士传出了种痘预防法,这无疑让中国古代预防传染病的进程前进了一大步。
清朝康熙皇帝还亲自研究天花,大力推广种痘的方法,不过同治皇帝却依然死于了天花。
而今人类已经积累了几千年的抗疫经验,再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科学家们也已经研究出更加先进的新冠疫苗,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冠病毒传染病就会被人类消灭,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会迅速的回到正轨,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