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徐向前元帅病逝,临终前留下三条遗嘱,中央:只同意最后一条

徐向前是山西五台人,出生于1901年,父亲是清末秀才,以当私塾先生为生。小学毕业后,家道中落,已经供不动两个孩子同时读书,无奈之下徐向前只得辍学,进入阜平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两年后,在太原读书的哥哥来信,说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开始招生,只要考上就可以免食宿。徐向前听后十分高兴,向掌柜辞职后赶到太原报考。

徐向前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山西国民师范第一期速成班的学生。两年后,徐向前毕业,成了一名小学老师。不久后,由于在学校传播进步思想,他被阎锡山任命的校长开除。这件事改变了徐向前的命运,他弃文从武,南下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大革命失败后,老蒋举起屠刀,对革命群众和进步人士大肆迫害。徐向前却不顾危险,毅然加入了我党,显示了非凡的勇气。

1929年6月,徐向前被派到鄂东北担任红31师副师长,当时该师的师长已经牺牲,全师加起来只有300余人,不少还是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战士。徐向前第一次指挥部队作战时,敌人的机枪扫过来,没经验的战士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徐向前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哪里战斗激烈就冲向哪里。战士们见副师长如此勇悍,纷纷受到感染,端着武器向敌人冲去,将敌人杀得狼狈逃窜。

在徐向前的言传身教下,红31师的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很快成为鄂豫皖地区的主力部队之一。一年后,红四方面军成立,徐向前众望所归地成为总指挥。当时他年仅30岁,由此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总指挥。之后徐向前带领四方面军先后在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苏区与敌人作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部队发展到了8万多人,进入鼎盛时期。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徐向前奉命率领西路军渡过黄河马家军作战。由于多种原因,西路军苦战后失利,徐向前一路乞讨回到了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和蒋介石谈判,商议改编事宜。当时延安方面提出,将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四个军,徐向前是军长之一。老蒋为了限制八路军的发展,最终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徐向前出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协助师长刘伯承指挥作战。

1938年3月末,侦查员传来情报,日军近期频繁沿黎城至涉县的公路运输兵员和物资。当时刘伯承去八路军总部开会,徐向前负责指挥部队,他仔细研究后,决定在响堂铺对敌人进行伏击。31日上午,庞大的日军运输车队毫无防备地钻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徐向前一声令下,战士们手中的轻重武器一起开火,瞬间将敌人撂倒了一大片。

经过数个小时的激战,八路军以伤亡317人的代价,消灭日军400多人,炸毁汽车181辆,缴获了大批作战物资。不久后,徐向前开始独当一面,先后被派到冀南和山东指挥作战,表现都十分出色。抗战胜利后,徐向前来到山西,率领以地方部队为主的华北第一兵团将阎锡山的精锐部队一一消灭,为山西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多次担任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90年9月21日,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徐向前元帅不幸病逝。临终前,他给家人留下了三条遗嘱: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与牺牲在那里的战友们为伴。徐帅去世后,家人把他的这三条遗嘱报告给了中央,中央只同意了最后一条。并在八宝山为徐帅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