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体验“沉浸式”红色教育,感受南宁历史故事

10月13日,“穿越红色工运 传承红色精神”南宁市第39届国际盲人节主题活动在南宁市红色工运教育体验馆举行。作为全区首个从工人运动角度讲述党史、实现党史与工运史深度结合的教育基地,这也是体验馆自开馆以来首次迎来视障人士参与“沉浸式”红色教育。

视障人士在党史工运史展陈区聆听讲解

《守望光明——南宁电厂保卫战》是体验馆精心打造的沉浸式剧目,主要以解放前夕保卫南宁电厂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原型,采用特定场域戏剧的形式,还原了1949年12月南宁解放前夕的南宁电厂、街道、印刷厂、警察署办公室、监狱等8个场景,并以平行叙事的表现手法,融合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创新元素进行剧本演绎。

聆听解放前夕保卫南宁电厂的真实历史事件

沉浸式剧目最主要的感官刺激来自于视觉,如何才能让视障人士更好地融入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风起云涌的时代故事?“体验馆对各个场景、任务路线进行了全面的排查,不仅将解谜提示更换成盲文,更对剧目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突出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感官体验。”南宁市总工会网络工作部部长蒋金虹举例说,在医院场景,增加了消毒水的味道,当有人巡逻经过时,则强调脚步声,给人带来紧张感。

视障人士沉浸式参与剧场解谜环节

体验结束后,广西残联副主席、南宁市盲人按摩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陶进显得意犹未尽,特别是其中一个场景,当电厂工人被关进监狱,听到铁门咣当一响,陶进也跟着心跳加速,不禁想到如果自己身处同样的年代,能否坚定信仰,作出无悔的抉择。此次体验也让陶进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蒋金虹表示,目前体验馆结合不同人群特点,相继开发了党员版、工会版、青春版、少年版和亲子版沉浸式剧目,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和学习体验的多维化,让更多的人知晓曾经在南宁发生过的真实历史故事,有效激发党史教育情感共鸣,深化党性教育成效。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陈蕾/文 宋延康/图

编辑 | 徐雪凝

校对 | 韦梅芬

审核 | 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