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利民
一、曹丕做皇帝的理由是因为汉献帝的禅让。
根据《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因人心归属于魏,便召集文武百官,在汉高祖庙祭告。派御使大夫张音拿着符节、捧着玉玺把皇位禅让给魏王。在策命书中写道:“咨尔魏王:天命无常,只归有德之人。汉朝国运衰微,世道处于无序状态,皇位传到我身上,天下大乱,濒于颠覆崩溃。幸亏魏武王神明英武,拯救危难,使华夏清平,保护我祖宗庙宇平安,全国百姓都得感激武王的厚赐。如今您继承先王的事业,弘扬崇高的品德,完备文武大业,发扬光大您父亲的宏伟业绩。皇天有灵,辅助我认清我的使命,恭敬地把皇位让给您。您应恭敬地接受大礼,享有万国,以顺承天命。”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丕形象
既让刘协不想当皇帝了,又这么诚心诚意的要让位于曹丕,那曹丕就不能客气了。于是在繁阳修筑拜天的祭坛。二十八日,曹丕登上祭坛,接受了皇位的禅让,文武官都在两旁陪拜,改年号为黄初。
二、刘备做皇帝理由是“上命于天,君权神授”。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称帝,尊号魏文帝,改年号为黄初。有传闻说汉献帝被害,于是刘备身着丧服讣告全蜀为献帝发丧。此后各地纷纷报告祥瑞现象,天天月月都有此类消息。谯周等上奏道:“臣听说《河图》、《洛书》,五经谶、纬,经孔子阐释甚验而流传后世。臣听说圣明的君王若在天时之前行事,天命也不会违逆他的意愿,若在天时之后行事,则是顺承天命与神灵相洽。希望大王能应天时顺民心,赶紧登临皇位以安定天下。”许靖、诸葛亮等上奏说:“曹丕篡位弑君,毁灭汉室,窃夺国家政权,胁迫忠良之士,残忍无道,人怒天怨,民心思念刘氏重有天下。现在国家无主,全国人心惶惶,无所仰瞻。臣民上书者前后计八百之多,纷纷报告描述祥瑞的征象,图、谶亦应验甚明。如今上天降下吉兆,儒士英才纷纷进献《河图》、《洛书》的秘密及孔子阐释的图谶真义,应验的征兆全都出现。大王是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裔,嫡系庶出百代相传,天地降福,姿容伟岸高大,神明英武,仁深德重,礼贤下士,故而赢得天下归心。考究《灵图》,阐发谶、纬,神明显示的名号昭然若揭。理应马上登临皇位,继承高祖、世祖创下的伟业,续传宗庙位秩,对天下百姓则是幸事。为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拟定登基礼仪,选择吉日良辰,为您奉上尊号。”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
既然《河图》、《洛书》都预言了,那好吧,天命难违。于是刘备在成都武担山南即位登基。
三、孙权做皇帝的理由是天下没有皇帝。
当时谶纬盛行,称帝必然需要祥瑞。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当初,汉献帝兴平年间,吴中有童谣:“黄金车,斑斓耳,闿昌门,出天子。”黄龙元年(229)春,四月,夏口、武昌都传言有黄龙、凤凰出现。东吴公卿百官都进劝孙权正式称帝。十三日,孙权在南郊正式登基为帝,当日大赦,改年号。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孙权的形象
在孙权的《告天文》中,他找了一大堆的称帝理由,“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干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征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意思是向上天说明:其一,曹丕篡夺汉室,是乱制,他那个皇帝是不符合天命的。其二,汉承继四百三十四年,气数已尽。说到底,现在没皇帝了,而天命在吴,只有我孙权可以名正言顺的作天下的皇帝了。
由此可见,虽然他们三位在称帝形式上各有不同,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以“天命所归”来表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